Category 注册欧易交易所

巨鲸增持放缓,比特币受挫于6.1万美元阻力位

巨鲸增持放缓,比特币受挫于6.1万美元阻力位缩略图

原文作者:Mary Liu,比推 BitpushNews

周二金融市场表现较为平静,在本周杰克逊霍尔全球央行年会召开之前,未出现明显的市场催化剂。

比推数据显示,比特币在周二凌晨一度飙升至 61, 000 美元以上,然而未能继续突破,午盘后回落至 59, 000 美元的支撑位,截至发稿时,比特币交易价格为 59, 341 美元, 24 小时涨幅 0.36% 。

巨鲸增持放缓,比特币受挫于6.1万美元阻力位

另外,市值排名前 200 位的山寨币代币大多数都出现上涨。 Meme 币 Brett (BRETT) 涨幅最大,上涨 18% ,其次是 BitTorrent (BTT) 和 BinaryX (BNX),分别上涨 16.4% 和 12.3% 。莱特币 (LTC) 跌幅最大,下跌 3.3% , dYdX (DYDX) 下跌 3.2% ,MANTRA (OM) 下跌 2.6% 。 目前加密货币整体市值为 2.11 万亿美元,比特币的市场占有率为 55.7% 。

美股方面,收盘时,标普 500 指数和纳斯达克指数分别下跌 0.20% 和 0.33% ,道指持平。

巨鲸增持放缓

链上分析公司 CryptoQuant 表示,目前「大多数」需求指标都显示出疲软。CryptoQuant 数据显示,较大的 BTC 持有者(相当于巨鲸)自 3 月份创下历史新高以来,已经大幅降低了囤币速度。

报告显示:「鲸鱼持有量的 30 天百分比变化已从 2 月份的 6% (自 2019 年 2 月以来的最快速度)下降至目前的 1% ,从历史上看,鲸鱼持有量的月增长率超过 3% 就与比特币价格上涨有关,但目前情况并非如此。」

巨鲸增持放缓,比特币受挫于6.1万美元阻力位

不过,市场面临的「夏季低迷」的一个例外是「永久持有者」——只买入、从不卖出 BTC 的实体。

报告指出:「尽管比特币整体需求增长放缓,但永久持有者仍继续以前所未有的水平积累比特币。这些持有者的总余额正以创纪录的每月 39.1 万比特币的速度增长。永久持有者的需求增长速度甚至比 2024 年第一季度比特币价格超过 7 万美元时还要快。」

巨鲸增持放缓,比特币受挫于6.1万美元阻力位

分析师:市场正在逐步回暖

Bitfinex 分析师认为,市场正在逐步回暖,在 8 月初出现大量资金流出后,与以太坊 ETF 不同,比特币现货 ETF 上周净流入 3240 万美元,表明被动投资者的兴趣持续存在,BTC 价格多次突破约 60, 000 美元的区间低点。

巨鲸增持放缓,比特币受挫于6.1万美元阻力位

他们表示:「过去一周,ETF 中确实出现了一些逢低买入和获利回吐的现象,投资者趁着低于 50, 000 美元的价位买入,然后至少获利回吐了一部分。这与以太坊 ETF 形成了鲜明对比,尽管以太坊价格的跌幅远大于比特币价格,但以太坊 ETF 本周仍录得净流出。」

流入贝莱德 iShares 比特币 ETF(IBIT)和富达比特币基金(FBTC)的资金有助于防止进一步下跌损失,Bitfinex 将其称为「『被动』需求,他们用这个术语来定义以价格不可知的方式进行系统性投资的 ETF 流入。」

分析师表示:「以太坊 ETF 的投资流入出现这种差异,反映了更广泛的市场对比特币作为一种资产的信心,尽管存在美国政府和 Mt.Gox 等大持有者可能出现的 BTC 供应过剩等挑战。BTC 和 ETH ETF 的命运截然不同,凸显了这两个市场的不同动态。虽然比特币 ETF 成功吸引了持续的资金流入,但以太坊 ETF 却难以保持势头。Grayscale ETH 供应的枯竭可能是以太坊 ETF 的转折点,但未来几个月对于确定需求能否支撑这个市场至关重要。」

该报告补充道:「同样值得注意的是,BTC 目前正试图突破四个月区间的低点。因此,我们处于阻力位,预计接下来不会出现任何爆炸性走势,因为缺乏任何潜在催化剂,夏季的疲软和流动性不足现在仍然普遍存在。」

Bitfinex 表示,通过查看比特币减半后的历史表现,下图「表明,尽管最近有所下滑,但 BTC 仍遵循着与过去牛市和减半周期类似的轨迹。」

巨鲸增持放缓,比特币受挫于6.1万美元阻力位

他们表示:「这些模式表明,减半后的周期通常会出现大幅反弹,即使之前出现短期下跌。截至 2024 年减半年的第 230 天(8 月 17 日),年初至今的标准化回报率为 1.38 (38% )。」

他们指出:「在同一阶段, 2016 年和 2020 年减半后,我们的回报比分别达到 1.32 和 1.68 ;因此,当前的调整并不罕见,尽管最近跌破 50, 000 美元可能是减半后传统的最后一次调整,但我们仍有望遵循过去的牛市轨迹,并可能在第三季度再进行一次最后一次调整,与 2020 年减半后的轨迹一致。」

Bitfinex 分析师总结道:「可以预计,夏季流动性不足将继续。更广泛的宏观经济环境,包括美联储可能降息,也将在塑造 BTC 和 ETH 未来 ETF 流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投资者应该密切关注这些发展,因为它们可以提供对市场走势的进一步洞察。」

Megabit研究报告:流动性增加且比特币“强制抛售”结束,分析师持乐观态度

美国大选后,比特币将更接近历史高点,并转向“有利于流动性的环境”。

VanEck 数字资产研究主管马修·西格尔 (Matthew Sigel) 在 8 月 19 日接受 CNBC 采访时表示:“在所有这些强制抛售都已过去之后,这是一个典型的季节性模式,比特币往往会在减半(即 4 月份)后的一到三个月内陷入困境。”

7 月份,德国政府以 26 亿美元的价格出售了 49, 858 枚比特币。

与此同时,破产的加密货币交易所 Mt. Gox 的债权人中约有 70% 已得到偿还,数据显示许多人仍持有比特币。

近期全球流动性激增

与此同时,一些分析师注意到全球流动性开始激增。

BitVaulty 首席执行官 Francesco Madonna 在 8 月 17 日的 X 帖子中写道:“全球流动性已经开始增加,一种模式正在形成。”

Megabit研究报告:流动性增加且比特币“强制抛售”结束,分析师持乐观态度

“全球流动性终于开始回升,我们会在 2025 年迎来有史以来最大的牛市吗?”匿名加密货币交易员 Kook 补充道。

根据 CoinMarketCap 的数据,截至本文发布时,比特币的交易价格为 60, 431 美元。

投资策略师 Lyn Alden 对于比特币缺乏价格走势“并不特别感到惊讶”,他在 8 月 19 日 Natalie Brunell 的 Coin Stories 播客中解释说全球流动性两年来一直处于平稳状态”。

奥尔登表示:“比特币的波动确实很有道理。”

奥尔登认为,到 2025 年,当市场转向更加“有利于流动性的环境”时,比特币可能会超过目前 73, 679 美元的历史高点。

与此同时,西格尔声称, 11 月的美国总统大选将成为比特币价格的关键时刻。

他认为,无论选举结果如何,未来几年宏观经济状况将保持不变。

他说,市场必须“认识到无论哪位候选人获胜,我们都将面临四年不计后果的财政政策。”

西格尔表示:“从历史经验来看,比特币在那个时候才真正达到了顶峰”,随后他声称,“我们是这里的买家,我们真的认为它可以复苏。”

Babylon参与指南:BTC质押时代启幕 比特币生态还有哪些潜在优质空投?

Babylon参与指南:BTC质押时代启幕 比特币生态还有哪些潜在优质空投?缩略图

作者:Yumi Kong

比特币质押龙头项目Babylon主网终于要上线了!

比特币资产增益这个叙事已经说了很长一段时间,但这个释放1.5万亿美金资本的故事一直囿于比特币生息协议的落地,随着8月22日龙头项目Babylon比特币质押主网第一阶段正式上线,比特币将正式进入一个全新阶段。

Babylon参与指南:BTC质押时代启幕 比特币生态还有哪些潜在优质空投?

据了解,Babylon比特币质押主网共有三个阶段,目前处于比特币锁定的第一阶段,主要是支持用户通过发起交易将BTC锁定在安全的自托管脚本中。更直接地说,大家现在可以将手里的BTC锁定到Babylon,并获得相应的质押奖励了。

官方公告中提到,第一阶段质押初始质押量上限为1000个BTC,每笔交易最低质押量为0.005BTC,最大质押量为0.05BTC,若按照第三方服务商收费5%费用为例,存入0.05BTC的用户每月约可获得593.75积分(具体计算方式可查看官方)。

对普通用户来说,积极参与热门项目Babylon质押获取积分奖励,绝对有利可图,不过这中间也涉及到gas成本和成功的概率问题。

当然,这些问题也有相应的解决方案。早在Babylon官宣主网上线前,行业内包括Lombard、Bedrock、Lorenzo、Chakra和pSTAKE等众多LRT项目或平台都相继公布了各种质押活动,为吸引用户参与,这些平台或多或少均进行了Gas减免或直接免收Gas,只要用户通过自家入口质押BTC,除获得Babylon提供的奖励,还将获得相应的代币或积分奖励,实现一鱼多吃。

比特币质押:如何一鱼多吃?

笔者将以Bedrock为例给大家介绍如何实现BTC质押的多重收益。

Bedrock是一个基于Babylon、Eigenlayer构建的多链流动性再质押协议,今年5月获得了OKX Venture和LongHash等机构的投资,此外还获得了Babylon联合创始人Fisher Yu支持。

8月20日,Bedrock宣布其首阶段Cap 1+的400个BTC存款额度满额,并计划很快向用户开放第二阶段存款。根据官网介绍,Bedrock支持用户在OP、以太坊、Mantle、B²、Bitlayer和Merlin等多链的BTC质押至平台,除获得Babylon的质押奖励之外,并获得额外的OP代币,或高达42x的Diamond奖励加成,实现一鱼多吃。

Babylon参与指南:BTC质押时代启幕 比特币生态还有哪些潜在优质空投?

除Bedrock之外,笔者还整理了其他提供更多权益的LRT项目,以供参考:

Solv Protocol:用户除获得Babylon奖励外,还可以赚取加倍20%的Solv XPs;

Chakra: 用户除获得Babylon质押奖励外,还可以获得加倍20%的Chakra Pranas增益,以及瓜分价值5万美金的未来Chakra代币奖励;

pSTAKE: 用户除获得Babylon质押奖励外,还可参与瓜分100,000 $pStake代币;

Lombard: 白名单地址无存款限制,支持用户获得Babylon质押收益,暂无其他增益说明;

Lorenzo:用户除获得Babylon质押奖励外,还可以获得价值150万美金的YAT奖励,以及年化32%的奖励;

Kinza Finance:用户除获得Babylon质押奖励外,还可以获得Kinza未来的代币空投;

PumpBTC:用户除获得Babylon质押奖励外,还将有机会瓜分价值3万美金的$MNT奖励。

大家可以根据以上信息,对比筛选出潜在收益最高的方式,并尝试存入BTC,享受比特币质押增益的第一波红利。此外,包括Bitlayer、B²等比特币L2项目均有计划或已推出相应的激励措施和活动,都希望通过提供丰富的积分或代币奖励,鼓励用户在相应的生态积极参与Babylon存款质押,最终帮助用户增益。

BTC生态优质空投盘点

作为将比特币安全性共享给其他PoS项目的启幕项目,Babylon绝对值得大家参与其中。不过,Babylon第一阶段的存款额度只有1000 BTC,在市场巨大的需求之下,势必还有许多流动性无法得到满足,但比特币生态是一个巨大的金库,其他有潜力的优质空投同样参与。

近日,加密投研社区Biteye整理和发布一个BTC生态潜在发布项目,其中部分项目值得我们关注和深入探索。按照KOL关注度和融资总额等指标综合判断,除Babylon之外,Bitlayer、BOB、B²和Nubit等项目均值得关注,并重点参与。

Babylon参与指南:BTC质押时代启幕 比特币生态还有哪些潜在优质空投?

以Bitlayer为例,目前团队已经对外公布了宝石、积分等空投相关的机制设计,并明确在OKX Cryptopedia、Bitget Wallet的Fair Launchpool活动中给出了丰厚的$BTR奖励,因此可以确认,该项目有明确的针对早期用户的代币激励计划。

因此,想要获得Bitlayer未来空投,可以通过积极参与Bitlayer上线的各种市场活动,以及链上交互等方式累计Bitlayer积分,甚至通过积极参与活动直接获得$BTR空投。其中,奖励最为丰厚的活动要数Bitlayer在OKX Cryptopedia的第20期活动,该活动为用户提供价值125万美金的$BTR奖励,以及高达1亿的积分奖励。

具体的活动参与教程如下:大家需要登录OKX Cryptopedia 活动页面 ,完成 Bitlayer 以及 GamerBoom、Macaron、Anome、Vanilla Finance、Avalon Finance 和 Zearn 共 6 个生态项目设置的任务,包括关注社交渠道、跨链交易,以及存款等简单操作。

Babylon参与指南:BTC质押时代启幕 比特币生态还有哪些潜在优质空投?

Babylon参与指南:BTC质押时代启幕 比特币生态还有哪些潜在优质空投?

Babylon参与指南:BTC质押时代启幕 比特币生态还有哪些潜在优质空投?

Babylon参与指南:BTC质押时代启幕 比特币生态还有哪些潜在优质空投?

据测算,完成这些任务的链上交互损耗只有5美金左右,而从OKX Cryptopedia 显示的数据来看,截至8月20日,这个活动已吸引434.8K人参与,但大部分用户只参与了最简单的社媒任务,完成该任务对应的奖励是价值5万美金的$BTR。对比之下,其他7个项目的任务奖励至少价值15万美金,甚至高达25万美金,而这些任务的参与人数最少只有37K,最多不过208K。

因为Bitlayer生态项目大部分还在早期阶段,如果完成Bitlayer在OKX Wallet的任务,一方面有机会获得活动专属奖励,另一方面也可以累计Bitlayer积分,甚至大概率还可以获得这些生态项目未来的代币空投,实现一鱼多吃。

当然,根据Biteye的统计,其他BOB、B²、Botanix、Mezo和Nubit等比特币二层项目通用值得参与,我们将在后续的内容中给出这些项目的交互交易,以获得更多的潜在空投奖励。

「黑神话:悟空」火进币圈 比特币都不香了?

昨日,很多加密行业大V、平台机构都纷纷拿出不少《黑神话:悟空》激活码来做活动,一夜之间,全行业“万人空巷”都在玩、都在刷屏……不知道的人乍一看以为贵圈又出了什么“大金狗”,谁知压根就跟Web3、区块链、Crypto没有半毛钱关系。
怎么没人讨论比特币了,比特币都不香了吗?
这是怎么个情况?
细数贵圈这些年也烧了那么多钱搞链游、搞元宇宙,没有几千亿也有数百亿吧?
币圈没游戏玩了吗?
不是说好的边玩边赚吗?
又快乐又有钱赚这么“牛逼”概念都没搞起来,怎么都传统游戏充值了?
不得不说背后的真实状况令人汗颜……

链游:赚钱的不好玩,好玩的不赚钱

玩了几年链游,我们会发现一个真相:赚钱的不好玩,好玩的不赚钱。当然这还有后续:赚钱只能“赚三天”,不赚钱就是“不好玩”。
简单的说,基于Crypto的链游,必然带着浓烈的“金融属性”,项目介绍三句不离“Token经济”,因此对大部分人来说,链游最大的卖点不是“玩”而是“赚”。一开始来了很多简单粗暴的GameFi游戏,制作简陋、操作简单,点一点就能产Token,但由于本质上还是玩”盘子”,Token释放得快,前面的赚了就砸盘,Token释放得慢,后面的跟不上一样会崩。
后来一群人开始分析原因,认定GameFi不能持续吸引人进来消费还是因为制作粗糙没有可玩性,玩家不愿意消费,于是引入了不少链改游戏,一些传统游戏厂商闻着金钱的味道也跟着冲进来,带来了号称3A级的精良的制作,比如传统巨头带来的传奇4、原生链游bigtime等等,然而发布前声势浩大“嘻嘻”,发布后没多久就“不嘻嘻”了。

玩家发现,因为一些优质大作意味着投入巨大,项目方面临社区和投资人的压力迫切需要盈利,羊毛自然从羊身上来,同时游戏质量上去了,玩法多样性了,Token经济就错综复杂了,操作“赚钱”的空间也就小了,是人们发现,这些有“可玩性”链游完全没赚到钱,甚至不如去玩当初的GameFi小游戏了。
过去冲土狗GameFi亏钱、好不容易来了个火一点的有点赚钱效应的样子,跑的慢还是亏钱,后来玩高质量3A大作链游,赚钱反而更难了,项目方天天改规则,一方面它自己想快速回本、一方面又不想让你赚快了砸盘……
要搞清楚是什么造成链游现状的一蹶不振,可能还得从源头分析。本来说好的,区块链、加密资产、通证经济可以给传统游戏带来不可篡改、自由交易、游戏资产子托管等颠覆性的诸多好处和优势,然而看似解决了传统游戏的弊病,实则引入了新的问题:一开始投资人、项目方、社区、玩家都是奔着赚钱来的,都不想亏钱,谁的钱拿出来给别人赚?那么Web3这些个链游到底谁在赚钱啊?

「黑神话:悟空」给币圈带来的“冲击”与启示

感受完「黑神话:悟空」的空前盛况,除了为币圈链游带来的些许反差感到汗颜之外,也反思了它给币圈带来的这几个“冲击”与启示:
1)加密行业什么都不缺,只欠一份“匠心”和坚持
「黑神话:悟空」制作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们只是在合适的时间幸运地承载了大家的期待,随着软件工业的发展,已经附带了非常多成熟的方案,这是一种技术红利”。「黑神话:悟空」一炮打响,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长时间的准备,大投入、大制作,运用了各种软硬件、AI等最新黑科技加持。按理说加密行业和传统行业是共享这些技术红利的,况且这么多年流入加密行业的资金和人才不计其数,要人有人要资源有资源,包括现在的基础设施以及链游明星团队不见的比「黑神话:悟空」团队要差。
注意到一个细节,「黑神话:悟空」团队原本于2008年在腾讯开发《斗战神》游戏受限,在离开腾讯后于2014年成立“游戏科学”公司,用之前的开发经验和思路再次打造一款西游题材游戏「黑神话:悟空」,从10年前的立项到4年前的预告片,直到2024年8月20日上线,可谓是十年磨一剑。
与“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黑神话:悟空」团队相比,很多加密项目主打一个“快”,很多项目从PPT立项、白皮书到落地、分发Token、最后到跑路一整个生命周期可能都不需要一个月,能坚挺十个月就已经算突出了。主因或是加密市场的高度波动性和周期性,一个概念提出来火一段时间就可能会凉掉,大部分项目方都急于将产品投放市场获利,这样一种“浮躁”的氛围,怎么会有好的产品和应用出来?
2)抓住重点是关键:赚钱就是可玩性
当然,不能以偏概全,有格局能坚持、有长期计划、能跨越牛熊的项目方其实也不在少数,但或许有些项目没有抓住重点,根据过去一些失败经验比如“虎头蛇尾”的传奇4,一开始很火,最后走入快速衰退,问题在于没有抓住加密用户的真正需求,对于大部分加密社区用户来说,他们需要的“可玩性”可能并不是字面意义上的可玩性,而是赚钱,能获利本身就是一种可玩性,这种经济系统能够让用户长期获利,那么项目自然就能进入可持续发展通道。
就好比如果把比特币当作是一个游戏,用传统游戏的目光来看,它充其量算一个简单枯燥的小游戏,点一点、比算力大小,就完事了,但它却始终有那个魅力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
不论是加密应用还是链游,抓住重点,持续为用户带来价值才是关键。
3)Web3也会有自己的「黑神话」,而且肯定能做得更好
「黑神话:悟空」之所以拥有超级的出圈能力,除了精良的制作外,就是它那个经久不衰的西游记故事题材,就像网易长达20多年生命周期并还在延续的《梦幻西游》等游戏。《西游记》代表着一种传统文化,而孙悟空这种家喻户晓人物形象,换到币圈不就是Meme吗?
说到Meme,币圈的Meme潜力挖掘和pump能力在多年的市场激励和实操中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可谓是无人能出其右。结合Meme相关能力再加上Web3现有的Token通证、NFT资产所有权等一整套前沿黑科技方案带来强力的经济激励驱动等优势,完全可以通过“降维打击”,打造出比单机3A大作更优质的项目。
「黑神话:悟空」能迅速火进币圈,说明高净值充值玩家与加密社区用户的高度契合,相信已经有不少大厂早就观察到了这一点,与其在传统游戏“红海”中恶性竞争厮杀,不如来Web3”蓝海”开辟代表未来的链游、元宇宙新天地。

小结

「黑神话」火进圈引发行业追捧,让我们不仅看到了在加密行业流量慌、创新慌的今天面临的许多窘境,也从中真切感受到了传统行业带来的冲击和启示,相信很快我们会看到新一代的链游像「黑神话」一样迅速出圈,震感全网,带领Web3向10亿级用户突破。

Citrea的ZK-Rollup: 比特币未尽之事

Citrea的ZK-Rollup: 比特币未尽之事缩略图

最近,宣称第一个采用ZK-Rollup 方案的Bitcoin Layer-2项目,Citrea,在即将上线测试网之际,受到了来自社区的疑问。其宣传Citrea 采用了一些欺骗性的话术,将它们的项目进行了过度包装。在这个风口浪尖,毫无疑问就是研究Citrea 和BitVM 最好的时机。

一切的起因是:ZKP 在基于以太坊的Layer2 上大显身手,使得许多项目都在寄希望于ZKP 是否能够同样的用于Bitcoin Layer-2 上。显然,大量的开发者(特别是最挑剔的那些人)对比特币Layer2 的发展非常不看好,而它们的担忧也是很有道理的。常规的Layer2, 如基于以太坊的optimisic, zkrollup, 都是通过链下计算,链上验证的方式,对一层网络的数据进行压缩,以及对计算资源进行扩展。单由于Bitcoin 网络并不支持复杂逻辑的validation,因此这个方案难以实现。因此,大部分声称自己采用了零知识证明技术的Bitcoin Layer-2 项目,都采用了一种叫做Sovereign Rollup 的方案。

The Sovereign Rollup

长话短说,Sovereign Rollup 的关键在于:bitcoin 网络只负责将关键的承诺信息用铭文的方式存储在Bitcoin Network 中,而验证全部由链下进行(客户端验证)。总而言之,比特币网络中的数据,解释权属于Layer2 网络。对于一个不清楚规则的参与者,这些比特币网络中的数据毫无意义。但是如果参与者清楚这些数据的使用方式,那么任何一个用户都能够自己建设节点。从这个角度看,Sovereign Rollup 的确具有相当的积极意义,它能够达到Layer2 网络的一些基本要求,即数据的finalized 能够被比特币共识所保护,同时其Layer2 的解析也可以是去中心化的。

听起来第二种方案似乎是第一种方案的妥协,但这点事实上存在极大的争论。大量方案二的支持者认为,Bitcoin 本来就不必和Ethereum 一样:第一种方案的支持者,事实上依然在用以太坊的观点看待比特币,即,它们认为数据的存储以及验证,都应该发生在Layer-1。但事实上这并不是必要的,因为数据的验证非常浪费Layer-1 的效率。在理想的情况下,任何一个智能合约都应该只由一个节点执行,而其他节点只需要验证执行的结果以及其对应的证据就足够了。强制要求所有Layer-1 的节点进行验证,本身就并不一定是最佳答案。

Citrea的ZK-Rollup: 比特币未尽之事

sovereign rollup 原理: 在链上存证,链下验证

这种哲学正是Sovereign Rollup 的核心,即基于客户端验证的思想。总之,妥协也好,创新也罢,就在大家已经准备接受Bitcoin 独有的Layer-2 技术路线时,BitVM 诞生了。

BitVM

关于BitVM 到底是什么,对于社区中的大部分人而言是神秘的:BitVM 似乎提出了一个能够在一层进行ZKP 验证的方案,但是这个方案又最终需要用乐观Rollup 的方法去执行。早期的BitVM 还提出要在比特币上模拟CPU,以实现一切可能的计算 – 听起来就像在Minecraft 里面使用红石建造计算机一样。这些怪异的说法让多数人对其嗤之以鼻,并采用了更加实际的路线如DLC 或是账户托管来保护Layer-2 的资产安全。然而,也有一部分项目认为BitVM 是Layer-2 的未来,并且投入了大量的研究,例如今天的主角Citrea。显然,搞清楚BitVM 究竟是什么至关重要。

为了弄清楚BitVM 的真相,我们将采用最直接的方式:分析BitVM 的Github Repository。总体来看,BitVM 仓库的核心包括:

  • 一个虚拟的Bitcoin Script 运行环境。

  • 用于拼接Bitcoin Script 脚本的辅助函数。

目前BitVM 的构建,主要是通过将Bitcoin 的Opcode 进行组合,来实现更加复杂的计算;而并非采用初始版本中提到的,使用OP_XOR 去构建计算组件。显然,这是一个更加实际的路线。让我们用一个实际的例子来看它到底是如何工作的:通过将Opcode 进行组合,进行uint32 类型的整数计算。

Citrea的ZK-Rollup: 比特币未尽之事

BitVM 实际上很像是积木:由基础的OP_CODE 拼接而成

在这里例子中,我们能够发现两种不同的元素: Opcode,以及已经被封装过的一系列新的Opcode。其中,带有OP_ 前缀的是比特币脚本原生的Opcode,而诸如u8_add_carry 这样的函数,则代表着已经被封装过的,由BitVM 自定义的新Opcode。显然,这个函数u32_add 本身,也会被用于其他进一步的Opcode 构造。

这听起来有些小儿科,但不要小看这些功能,它实际上是进一步构造ZKP 的基础;通过u32 的计算,就能够逐步构造bigint,乃至于bn256 的计算,最终得到证明构造系统。并且从仓库看来,它们已经得到了许多值得一提的成就:它们已经能够构建基于Groth16 的验证函数!看起来,它们离最终构建出可用的ZKP 的距离已经不遥远了。

Citrea与BitVM

在了解到了BitVM 的现状之后,我们当然乐见其成,这对整个Bitcoin Layer-2 的生态都有着极为积极的意义。但是我们也同时注意到,Bitcoin Layer-2 的爆发,和BitVM 的开发步调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不同步。毕竟时间不等人,宣称自己采用了BitVM 的项目,其实更多应该被理解为“将会采用BitVM”,毕竟尽管成果喜人,但它还暂时不能够投入商用。这样看来,Citrea 宣称自己为第一个Bitcoin 上的zk-rollup,就难免引起争议了。 

Citrea的ZK-Rollup: 比特币未尽之事

在BitVM 正式完成前,Citrea 是一种自主Rollup

我们首先最关心的问题是:目前Citrea与BitVM,乃至于ZKP 之间的关系到底是怎样的?显然,最好的办法依旧是深入Citrea 项目的代码,来观察目前它们的进展。在分析了它们测试网的官方仓库之后,我们发现了一些有趣的事情:

(1)Sovereign Rollup

Citrea 目前依旧是一个典型的Sovereign Rollup,而并没有实现真正等效于Ethereum Layer-2 的zk-rollup。关于这点,事实上Citrea 在它们的测试网公告中也提到,即目前BitVM 与它们的核心组件,Clamentiane (https://www.blog.citrea.xyz/unveiling-clementine/),还没有完成。当前的情况是,它们会将Citrea 网络中的账户状态保存为一个默克尔树根,并且在比特币上,通过Inscription 的方式,同时记录默克尔树根的变化以及其对应的ZKPs。显然,在比特币上进行铭刻是无需任何限制的;因此,这些ZKPs 和默克尔树根,需要由Citrea 的节点进行主动的验证。与此同时,比特币只负责对其状态进行最终化,但并不负责保证其正确性。因此很遗憾,Citrea 目前依旧是典型的Sovereign Rollup;其BitVM 参与的部分也仅在于节点对ZKPs 进行主动验证的部分。

Citrea的ZK-Rollup: 比特币未尽之事

自主验证的局限:无法确保链上证据的有效性

(2)RISC0

Citrea 对于它们的ZKPs 以及zkEVM 部分,采用了RISC0 提供的SDK 作为它们构建的基础。RISC0 是一个2022年诞生的,比较新的ZKPs 解决方案。RISC0 和Cairo 有着非常类似的愿景 – 通过构建一个zkVM,令ZKPs 能够进行任何通用计算;但是相比于Cairo,RISC0 本身并不是一种语言,它可以直接通过Rust 当中提供的SDK 进行构建。之后,再通过其定制的zkVM 进行计算。除去RISC0,基于zk-STARK 的Cairo VM 也被Bitcoin Layer-2 所青睐。我们注意到不少项目都在采用这种通用计算+zkVM 的模式,来替代zk 语言 + zk Prover + zk Verifier 的模式。这是由于Bitcoin 中暂时无法提供zk Verifier,因此对于Sovereign Rollup 而言,直接采用zkVM 无疑是更加经济和高效的办法。

结语

首先关于Citrea 最近的争议,它们的团队很明确的指出了,其对BitVM 的兼容还尚未完成;这个结论代表了能够完全继承比特币安全性的Rollup 还没有出现。但是在观察整个项目的过程中,我们也看到了基于Bitcoin Layer-2,还有着连续不断地创新;同时,还有大量的项目在前仆后继的挑战比特币的zk-rollup,如Bitlayer,Alpenlabs,BVM network 等,这些都在驱动着我们持续跟踪和分析比特币当中Rollup 的进展。

10x Research:8月迄今现货比特币ETF已净流出3.2亿美元,仅次于4月流出额

8月19日消息,10x Research在其最新分析中表示,加密货币仍有盈利潜力,但传统的买入并持有策略已不再奏效。 截至8月,比特币ETF流量记录已达到第八个月。8月份将成为迄今为止第二糟糕的月份,资金流出3.2亿美元,仅次于4月份的3.45亿美元。尽管5月和7月分别出现了21亿美元和32亿美元的强劲流入,但事实证明这些资金流入是不可持续的。 由于比特币在等待一个更重要的宏观经济催化剂,ETF的流动未能点燃看涨情绪。加密市场的其他细分市场正面临数十亿美元的潜在资金外流。

比特币每周观察(8.12~8.18):抄底资金持续流入,BTC在修复中寻找突破机会

撰文:Shang2046

本报告所提及市场、项目、币种等信息、观点及判断,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比特币每周观察(8.12~8.18):抄底资金持续流入,BTC在修复中寻找突破机会

美国长期投资者开始在二季度下场,市场资金也在持续流入, 8 月份或可期待 BTC 走出震荡行情

市场一周

本周比特币开于 58717.44 美元,收于 58437.90 美元,最高 61827.20 ,最低 56120.00 美元,振幅 9.72% 。全周受制于周线和双周线压制,运行于牛市上升通道线之下,但仍在新高整理区之内。Coinbase 成交量较上周减少 55% 。

市场仍处于被重创后的缓慢修复中。处于同样环境的美股比 BTC 更为强势,纳指全周上涨 5.29% ,延续了上周的反弹。

BTC 跟上美股的节奏需要资金面的进一步复苏。本周,稳定币通道资金持续大规模流入,但在本轮周期的主力军美国现货 ETF 通道,只维持了微弱的净流入。显示出外部资金暂时处于较慢的节奏之中。如 ETF 通道资金恢复,与稳定币通道资金共振有望解除周线压制,实现下一步突破。

本周值得关注的是,刚结束的美国 13 F 机构持仓报告披露,目前有 701 支新的基金在 Q2 增持了比特币现货 ETF,使总持有者数量达到了 1950 支基金。与上个季度对冲基金占据机构主力不同,此次华尔街巨头的投资顾问成为现货比特币(BTC)ETF 的最大持有者,持有总额超过 47 亿美元。

其中,高盛持有价值 4.18 亿美元的比特币,而摩根士丹利购买了 1.88 亿美元的比特币。

而威斯康星州养老金基金在上季度加倍增持了贝莱德的比特币信托基金。据我们的统计,截止目前,ETF 的平均持仓成本约为 5.8 万美元,最近进场的投资者成本大概率比这些巨头更低。

相信在度过了 90 个交易日的观望期后,越来越多的财富管理公司、保险机构、养老基金、家族办公室等长期投资者的进入才刚刚开始。这将给 BTC 中长期的走势奠定基础。

美联储及经济数据

本周美国没有核心经济数据出炉,多数机构机构认为美国经济实现软着陆的概率增大, 9 月只会以 25 个基点开启降息之路,也有机构(摩根大通)认为即使年内降息 100 个基点,整体美元流动性仍然偏紧缩。美元指数持续走低,黄金突破 2500 美元/盎司。 

资金面

继上周大幅流入 23.36 美元之后,稳定币本周继续把持大规模流入,总计增长 16.55 亿。USDT、USDC 均实现正流入,分别为 12.75、 3.63 亿,USDT 流入规模超过上周。

BTC ETF 通道, 5 个交易日 4 个交易日正流入,但全周净流入仅为 3258 万美元,但结束了此前连续两周的净流出。

筹码供应

本周市场“由短入长”持续,长手持仓成熟 8.21 万枚,而短手减持 6.67 万枚。短手连续 8 周减持,且本周为八周内的第二大减持周。

短手仍处于痛苦的平均亏损区间,且在以亏损价格卖出手中筹码,每日实现数千万美元的亏损。

交易所存量 BTC 本周流出 1.26 万枚,为 6 月 15 日以来最大流出周。表明不只短手抛压被吸收,库存也在被缓慢吸收。矿工群体增持 600 枚,已实现连续 4 周增持。算力值有所下跌,但维持高位。

BTC 链上数据

新增地址、活跃地址在上周修复之后,本周走平或下降。Transactions 持平上周,Gas 收益仍然低迷。

生态分析

Ethereum Eco 恢复较好,新增地址、活跃地址、总转账数均已重回扩张区。

Solana 新增地址、活跃地址、总转账数持续修复,正在重返扩张区。

EMC BTC Cycle 指标

EMC BTC Cycle 链上数据引擎显示,我们仍处于牛市暂时休息时段,指标强度仅为 0.125 。

END

EMC Labs(涌现实验室)由加密资产投资人和数据科学家于 2023 年 4 月创建。专注区块链产业研究及 Crypto 二级市场投资,以产业前瞻、洞察及数据挖掘为核心竞争力,致力于以研究和投资方式参与蓬勃发展的区块链产业,推动区块链及加密资产为人类带来福祉。

更多信息请访问:https://www.emc.fund

从价值存储到可编程平台,比特币如何不仅仅是数字黄金?

原文作者:、  

原文编译:深潮 TechFlow

引言

2009 年,一个名为中本聪的匿名者发布了比特币,这是全球首个去中心化的加密货币。它使得无需中介(如银行)即可进行点对点的货币转移。

由于其早期起源、匿名的创始团队、大量的矿工网络以及缺乏传统的融资方式,比特币已成为最去中心化的加密货币。由于没有单一的控制者,恶意行为者在比特币网络上重写交易是极其困难的。即使多个个体之间发生勾结,协调攻击以损害网络的准确性也因其去中心化而具有挑战性。为了理解比特币的去中心化程度,可以考虑中本聪系数,它用一个数字来表示去中心化程度。该系数代表了控制整个网络超过三分之一的参与方/节点运营商的数量。比特币的中本聪系数估计约为 7000 。在撰写本文时,第二去中心化的网络是 Mina 协议,其系数为 151 。其他值得注意的网络包括 Solana,系数为 18 ,BNB 为 7 。比特币的独特之处在于其特别去中心化。

除了去中心化,比特币还因其基本特性而特殊。比特币的供应量有限,为 2100 万个比特币/ BTC,这使得它成为对抗通货膨胀和经济不稳定的有吸引力的避险资产。因此,比特币常被称为“数字黄金”。

总之,比特币:

  1. 功能简单——它使点对点货币转移成为可能

  2. 去中心化——它远远领先于其他所有加密货币

  3. 安全——它免受攻击,安全性已超过 15 年

这些因素使比特币获得了最高的监管透明度。它被归类为商品,这表明机构承认其去中心化的特性。它的 ETF 也在 2024 年 1 月获得批准,这将比特币引入传统金融市场。

基本情况是:比特币建立了一个基线级别的可信度,并且这一可信度持续增长。如果我们能够在比特币之上构建应用程序,它们将受益于二次效应。

然而,这并非易事。比特币最初并不是为了成为其他应用程序的基础层。

首先,比特币上的交易昂贵且缓慢

如果我向你发送 5 BTC,这笔交易必须在比特币网络中进行记录。更确切地说,这笔交易必须(1)包含在账本上,并且(2)更新后的账本必须分发到成千上万的计算机上。将交易包含在账本上需要众多矿工竞争解决密码学难题来验证和确认交易——这是一项资源密集型且昂贵的过程。确保账本分发也会减慢我们每秒可以处理的交易数量。普通人运行的计算机没有无限的存储能力。在这里,我们观察到比特币对去中心化的关注导致了成本和速度之间的权衡。

其次,比特币对智能合约不友好

假设我们想做一些超出点对点货币转移的复杂事情。例如:我们想在比特币网络上编程一个自动售货机。根据输入的价值,自动售货机输出一个产品,并且自动售货机中剩余的产品数量由比特币网络持续跟踪。这个自动售货机类似于智能合约:一组根据特定触发条件自动执行的规则。

比特币并不直接支持智能合约,这一限制源于两个有意的设计选择。

  1. 比特币采用了一种受限的基于堆栈的脚本语言,该语言故意不具备图灵完备性,缺乏循环和复杂条件等高级特性。换句话说,在比特币上编写复杂逻辑是困难的。仅支持数字签名、时间锁等简单操作。

  2. 比特币使用未花费交易输出(UTXO)模型来跟踪状态——即区块链上所有信息的当前状态——这对于跟踪钱包余额是高效的,但对于跟踪其他类型交易的状态效率较低。

这些架构决策在可编程性上牺牲了安全性和可预测性。因此,尽管比特币在安全价值转移方面表现出色,但它对支持智能合约应用所需的复杂状态依赖逻辑非常不友好。以太坊等网络后来作为解决这些限制的方案出现。

早期克服这些限制的尝试——Segwit、Lightning Network 和 Taproot

比特币的第一次重大升级被称为 Segwit,于 2017 年发布。它使得比特币交易能够更快地进行,同时允许在区块链确认之前修改交易 ID。这使得安全地批量处理多个交易成为可能。最终,发生在区块链之外的多个交易可以被合并为 1 个交易,然后存储在链上。

这带来了第一个比特币二层(L2),被称为 Lightning Network,于 2018 年推出。L2 是一个在底层 L1(在这种情况下,比特币是 L1)上进行结算的协议。

以下是 Lightning Network 中发生的事情的简要说明:

  • 如果我向你发送 10 BTC,而你又向我发送 5 BTC,通常会有 2 个交易记录。Lightning Network 在两个交易方之间创建一个新的迷你账本。它在一段时间后结算净结果(例如,A 向 B 发送了 5 BTC),将主账本上的交易记录从 2 减少为 1 。

  • Lightning Network 将多个交易批量处理为一个,并将该单一交易记录在比特币区块链上。尽管在去中心化方面存在一定的权衡,Lightning Network 提供了显著的灵活性。对于小额交易,用户受益于其速度和更低的交易成本。比特币的交易费用约为 1 美元,而 Lightning Network 每笔交易的费用仅为 0.001 美元。

Lightning Network 提高了速度,但不支持可编程性或其他有趣的应用场景。使用 Lightning Network,我仍然无法向你发送稳定币并让该交易由比特币网络进行安全保障,更不用说在比特币上编程智能合约了。

Taproot 升级于 2021 年激活,为比特币上的智能合约编程奠定了基础。基本上,它放宽了可以放入比特币交易中的任意数据量的限制。

引入 Ordinals

得益于 Taproot,用户现在可以直接在单个聪(100, 000, 000 聪等于 1 比特币)上刻录数据。更确切地说,一个聪可以(1)被分配一个特定的编号以供将来参考,以及(2)被刻录上文本、图像或复杂文件等数据。这个过程有效地将可替代的聪转变为不可替代的聪,创建了通常称为不可替代代币(NFT)。

Ordinals 引发了褒贬不一的观点。

一方面,比特币 Ordinals 可以被认为优于存储在其他区块链上的 NFT。

原因如下:当 NFT 通过刻录存储在比特币网络上时,实际数据——图像、视频等——被存储在区块链上。相比之下,非 Ordinals 的 NFT 通常在区块链上存储元数据/URL 指针,而不是实际数据。因此,Ordinals 对审查、链接失效和数据丢失的抵抗力更强。

另一方面,比特币社区中的许多人认为,强迫比特币节点下载和存储图像浪费了资源。下面是一个著名的 Ordinals 收藏,即 Taproot Wizards 收藏。

从价值存储到可编程平台,比特币如何不仅仅是数字黄金?

来自 Taproot Wizards 收藏的一些 NFT

实际上,与几个月前相比,Ordinals 目前吸引的关注较少。从下面的图表可以看出,创建 Ordinals 所消耗的资源减少了,总体上创建的 Ordinals 数量也在减少。

从价值存储到可编程平台,比特币如何不仅仅是数字黄金?

随着时间推移,创建比特币 Ordinals 的努力减少(来源:Dune Analytics)

关于 Ordinals 是否应占用比特币网络区块空间的担忧是这一减缓的主要驱动因素,但值得注意的是,这并不是一个仅限于 Ordinals 的现象。由于市场过度饱和,对 NFT 的兴趣可能已经下降。

从价值存储到可编程平台,比特币如何不仅仅是数字黄金?

这种热度的下降并非比特币 Ordinals 特有——这是整个 NFT 领域的低迷期(来源:The Block)

到目前为止,本文反复强调比特币对安全性和去中心化的重视,这使其可扩展性降低。这就是 Ordinals 受到批评的原因——许多人认为图像并不值得在比特币网络上增加额外的拥堵。这将我们引向比特币的 L2。

进入二层(L2s)

理解L2s

在深入比特币相关内容之前,了解 L2s 的基本概念非常重要。L2s 可能会让人感到困惑,因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定义。在本文中,我们将 L2s 分为两种主要类型:侧链和 rollups。我们在 Ocular 认为 rollups 是真正的 L2 表示。

侧链

侧链是独立的区块链,不在主链上结算其交易。换句话说,并非每个在 L2 上的交易都可以直接在 L1 上验证。

Liquid Network 就是一个很好的比特币侧链例子。你可以通过桥接将 BTC 从比特币网络转移到 Liquid Network。这涉及将 BTC 发送到由“看守”管理的地址——这是一个由大约 65 名社区选出的信任成员组成的池,包括交易所、金融机构和比特币相关公司的代表。然后,对于每个转移到这个看守管理地址的 BTC,用户会收到一种称为 LBTC 的合成 BTC。这是一个双向挂钩的机制。

Liquid Network 的安全性依赖于这些看守及其持续的信誉;Liquid Network 并未从比特币 L1 继承安全性。如果大多数看守勾结或被攻击,侧链的安全性可能会受到威胁。Liquid Network 的主要好处在于它帮助需要快速和私密交易的各方,而无需完全离开比特币环境——交易速度更快,用户还可以在网络上交易稳定币和其他代币以及 LBTC。

rollups

我们认为 rollups 是真正的 L2,因为每笔交易都有一个提交给 L1 的证明作为支持;这个证明可以直接在 L1 上进行验证。在 rollups 中,若干交易被 rollups 为 1 笔交易。然后,这笔交易连同有效性证明一起提交给L1。有效性证明表明:“嘿,我已经检查了这些交易,并且可以确认它们遵循所有规则。你可以检查我,并获得累积的确定性。你不需要逐个检查每一笔交易!”

从价值存储到可编程平台,比特币如何不仅仅是数字黄金?

说明 L1 与 L2 之间的联系(来源:Limitless Insights)

每笔交易都由一个可以检查的证明进行保护,因此 rollups 从比特币区块链继承了很高的安全性,我们可以将其视为真正的 L2。帮助使比特币更具可编程性的 rollups 包括 MerlinChain、BOB、BEVM、Bitlayer 和 Botanix。

其他方法

Stacks 展示了一种非 rollups、非侧链的方法,仍然从比特币 L1 继承了一定程度的安全性。

从价值存储到可编程平台,比特币如何不仅仅是数字黄金?

Stacks 如何与比特币交织在一起:Stackers 接收 BTC,比特币矿工接收 STX,使这两个区块链交织在一起(来源:Stacks Documentation)

Stacks 本质上是一个独立的区块链,它呼叫比特币矿工来验证其区块,以换取奖励。然而,Stacks 并未在比特币区块链上发布任何证明或哈希,因此它并不像 rollups 那样与比特币直接相关。

在比特币上进行的其他令人兴奋的编程尝试

B² 网络

B² 网络是一个真正的 L2 示例,我们可以用它深入探索 rollups。B²上的交易被批量处理,并生成一个可验证的证明,证明该批次的正确性。该证明随后被记录在 L1 比特币区块链上。

B² 所采用的证明称为零知识(zk)证明,通常被认为是最佳实现方式,因为它们允许在不泄露内容的情况下对批次的有效性进行链上验证。简单来说,zk 证明确保了隐私。B²网络还与以太坊虚拟机(EVM)兼容,这意味着为以太坊编写的代码可以在 B²上运行相同的应用程序。这使得 B² 对开发者具有吸引力。

像 B² 这样的 L2 通过支持面向用户的平台(如 Master Protocol)来扩展比特币生态系统。

Master Protocol

Master Protocol 是比特币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金融平台,旨在促进利率互换和进行流动质押代币(LSTs)及其他收益生成资产的收益农场。

Master Protocol 通过几个关键方式改善比特币生态系统的流动性:

  • 资产聚合:Master Protocol 作为用户和资产的聚合器,深度集成到比特币生态系统中。它整合来自不同协议和 L2 解决方案的各种 LST 和收益生成资产,创建一个集中化的流动性中心。

  • 收益市场平台:Master Protocol 的核心产品 Master Yield Market 将比特币生态系统资产打包成 Master Yield Tokens(MSY),然后分拆为 Master Principal Tokens(MPT)和 Master Yield Tokens(MYT)。这使得用户能够交易这些代币,创建收益市场并改善整体流动性。

  • 简化访问:聚合多个资产和协议使 Master Protocol 简化了比特币生态系统内用户的交互。用户可以访问来自不同协议的收益机会,而无需不断切换,从而增加了生态系统的参与度和流动性。

  • 流动质押和再质押:Master Protocol 允许用户在各种 L2 网络上质押比特币,并获得 LST 作为质押凭证。这些 LST 可以再投资或进一步质押,以赚取流动再质押代币(LRT),增强投资能力和资产流动性,而不影响原始质押。

  • 利率互换:作为一个利率互换市场,Master Protocol 促进收益资产的交易,有助于管理流动性风险并优化资本效率。

  • 生态系统协同:作为一个一站式比特币生态系统收益交易中心,Master Protocol 不仅改善了其采用率,还将流量和用户引导至多个比特币生态系统协议,促进整体流动性。

  • 解决碎片化:Master Protocol 帮助解决比特币 L2 解决方案增长造成的碎片化问题,改善比特币生态系统内的可组合性和可操作性。各种 DeFi 协议和二层解决方案的整合增强了整体流动性流动。

Master Protocol 作为一个中央枢纽,将比特币爱好者与各种应用连接起来,支持新应用的开发,增强比特币基础设施的整体效用。此外,它通过改善可组合性和可操作性来解决比特币L2解决方案增长造成的碎片化问题。

Babylon

是一个创新项目,旨在将比特币无与伦比的安全性扩展至各种权益证明(PoS)链,特别是那些在 Cosmos 网络中的链。

通过利用比特币强大的工作量证明(PoW)共识机制,Babylon 通过一种称为“再质押”的过程提升了 PoS 链的安全性。这涉及在其网络上锁定比特币,并利用它来保护其他 PoS 链,从而提供经济安全,让比特币持有者获得质押奖励。该协议使用先进的加密技术和共识创新来促进这一过程,无需复杂的智能合约。

Babylon 的架构基于 Cosmos SDK,并与区块链间通信(IBC)兼容,允许比特币链与其他 Cosmos 应用链之间无缝的聚合与通信。通过将比特币的安全特性与 PoS 网络的灵活性结合,Babylon 协议有望在比特币生态系统的未来发挥关键作用,推动一个更安全、可扩展和互联的区块链生态。

比特币编程的下一个前沿和我们关注的领域

Ocular 团队密切关注在比特币上构建的应用,并已确定以下领域作为创新发展的观察重点:

  • 更多 L2 解决方案:需要改进的 L2 以提高交易速度和降低成本,同时保持比特币的安全性。

  • 智能合约平台(remorachains):像 RSK(Rootstock)这样的倡议使比特币上具备以太坊式的智能合约功能,变得越来越相关。这些平台允许在比特币上开发去中心化应用(dApps)和 DeFi 服务。

  • 跨链兼容性:允许其他区块链(例如 Solana)的应用在比特币上运行的平台,代表了区块链互操作性领域的一个令人兴奋的投资机会。

  • 比特币上的 DeFi:随着可编程性增加,比特币上强大的 DeFi 生态系统的潜力也在增长。专注于借贷、去中心化交易所和以比特币原生构建的稳定币的项目可能是有趣的投资领域。

  • 比特币原生应用平台:这些平台旨在增强比特币的可编程性,同时保持其安全性和去中心化的核心原则。

  • 零知识证明技术(ZK-Proof Technology):实现零知识证明的比特币项目可能提供增强的隐私和可扩展性特性,使其成为有吸引力的投资前景。

  • 托管解决方案:随着可编程性的增加,将会对安全的托管解决方案产生日益增长的需求,以满足比特币日益扩展的功能,同时保持“不是你的私钥,就不是你的币”的理念。

  • 开发者工具和基础设施:随着对比特币可编程性关注的增加,可能会出现对开发者工具、SDK 和基础设施的需求激增,以支持这一波新的比特币应用。

结论

这些领域代表了比特币从简单的价值存储演变为更通用和可编程平台的前沿。随着生态系统的发展,它可能会吸引更多的开发者、用户和投资者,从而推动比特币及更广泛的加密市场的下一个增长阶段。

WBTC FUD背后 1.2万亿比特币流动性如何安全解锁

WBTC FUD背后 1.2万亿比特币流动性如何安全解锁缩略图

你听说过 WBTC 么?

经历过 DeFi Summer 的老炮们一定对它耳熟能详,作为 2018 年诞生的最早一批稳定币,2022 年 WBTC 扮演了将比特币流动性带入 DeFi 和以太坊生态的旗手角色。

只是 WBTC 在近期却遭遇一场信任危机风波——8 月 9 日,BitGo 官宣与香港企业 BiT Global 的合资企业,并计划将 WBTC 的 BTC 管理地址迁移至这个合资企业的多签,而这个香港企业 BiT Global 的背后正是孙宇晨。
这也由此引发市场对后续 WBTC 实控权安全性的纷纷讨论,同时孙宇晨回应称 WBTC 与之前相比没有任何变化,审计是实时进行的,完全由托管方 Bit Global 和 BitGo 按照与之前相同的程序进行管理。
不过就在这一消息曝光后的过去 6 天内,仅 Crypto.com 和 Galaxy 就赎回了超 2700 万美元的比特币,也说明市场仍疑虑未消,本文就将探究 WBTC 运行机制,并一窥去中心化比特币稳定币的发展现状。

1.WBTC 风波背后的稳定机制缘由

我们可以首先简单温习一下 WBTC 的稳定机制,就能明白此次信任危机的核心争议点。
作为基于以太坊的 1:1 完全抵押比特币的 ERC20 Token,WBTC 的运行依赖于一个联合体模型,有点像现有的银行二层运营体系,在托管商(此前仅 BitGo 一家)和普通用户之间还存在“承兑商”(需要资格认证,多家)的角色。

其中托管商负责接受并保管发过来的一定数量的比特币,并在收到比特币后,按比例发行相应数量的 WBTC Token,并将其释放到指定的以太坊地址上,反之燃烧过程亦然;

而承兑商则扮演了零售的角色,它们直接面向普通用户,执行必须的 KYC/AML 过程,验证用户的身份,最终为用户提供获取和兑换 WBTC 的服务,因此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桥梁的作用,可以大大促进 WBTC 在市场中的流通和交易;

WBTC FUD背后 1.2万亿比特币流动性如何安全解锁

来源:WBTC 官网

这就意味着,本质上托管商直接决定了 WBTC 处的铸造、燃烧和托管的可信度,是绝对中心化的存在——用户需要完全信任托管商不会有任何弄虚作假的行为,会严格按照规定进行 WBTC 的铸造和燃烧。
譬如,如果托管商收到了 100 枚 BTC,但实际上却滥发了 120 枚 WBTC,抑或是将托管的 100 枚 BTC 进行再抵押等形式的挪用,那都是在破坏整个系统的平衡和信任基础。
尤其是潜在的超发行为,会导致 WBTC 的价值与实际抵押的比特币价值脱钩,引发市场的混乱和投资者的恐慌,随时可能导致整个稳定币运行机制的崩塌。
此前,WBTC 一直都只有 BitGo 作为唯一的托管商,而作为老牌的加密托管服务方,BitGo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经受住了市场和时间的考验,为 WBTC 的发展提供了相对稳定的保障——从数据维度看,目前全网共发行了超 15.42 万枚 WBTC,总价值逾 90 亿美元,也说明了市场对 BitGo 的信赖。

WBTC FUD背后 1.2万亿比特币流动性如何安全解锁

来源:WBTC 官网

所以归根结底,还是因为 WBTC 的储备资产多签权限要从 BitGo 转移到由孙宇晨控制的合资企业。
这其实也折射出了对 WBTC 自身运行机制的中心化隐忧,市场因此也在呼吁探索去中心化的解决方案,以降低对中心化托管商的过度依赖,尤其是通过区块链技术减少单点故障和人为操纵的风险,提高 BTC 稳定币运行机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几经沉浮的去中心化 BTC 赛道

其实早从上上一轮牛市周期开始,各式去中心化的 BTC 稳定币方案就是一个重要的创新赛道,诸如 renBTC、sBTC 等相继爆发,成为比特币进入 DeFi 生态的重要管道,并把 BTC 大体量的资金引到以太坊,也盘活了不少 BTC Holder 的多元化收益渠道。
只是一轮轮牛熊过去,大部分昔日的明星项目相继折戟沉沙。
首先是此前声量最大的 renBTC,当时几乎和 WBTC 各自代表了去中心化与中心化的 BTC 稳定币解决方案——它的整个发行过程较为去中心化,即用户将原生 BTC 存入指定的 RenBridge 网关作为抵押,RenVM 通过智能合约在以太坊网络中发行对应的 renBTC。
且项目方与 Alameda Research 关系相当密切(没错,Alameda 其实收购了 Ren 团队),这也一度成为它的最大亮眼标签,但福祸相依,在 FTX 危机后 Ren 毫不意外地受到波及,不仅运营资金断裂,而且资金大规模外逃。
虽然后续也尝试了自救,但截至发文时,最新的对外披露进展还停留 2023 年 9 月的 Ren 基金会公告,现下来看,几乎相当于脑死亡。

其次,Synthetix 推出的 sBTC 则是通过 SNX 质押生成的比特币合成资产,也曾是主要的去中心化比特币锚定币之一,只不过今年上半年 Synthetix 完全废除以太坊上的非 USD 现货合成资产,其中就包括 sETH 和 sBTC,始终未能大幅在 DeFi 生态中推广开来。
目前最有意思的还在运行的项目实践,应该就是 Threshold Network 的 tBTC 产品。没错,它和此前 Keep Network 知名的 tBTC 其实是一脉相承的——Threshold Network 就是 Keep Network 后来与 NuCypher 合并而来的新项目。
其中 tBTC 用在网络上运行节点的随机选择的一组运营商取代了中心化中介机构,这些运营商共同使用 Threshold 加密技术来保护用户存入的比特币,简言之就是用户资金由运营商的多数共识控制。
截至发文时 tBTC 的总供应量超 1 万枚,总价值近 6 亿美元,而半年前则只有不到 1500 枚,增长还是相当迅速。

WBTC FUD背后 1.2万亿比特币流动性如何安全解锁

来源:Threshold Network

总而言之,各家方案的竞争,本质上还是围绕资产安全这个核心,而伴随着此次风波 WBTC 揭开了去中心化稳定币市场需求的盖子,未来无论是 tBTC 还是其他类似的项目,都需要在保障资产安全的基础上,不断完善自己的去中心化设计,以满足市场和用户的需求。

3.比特币 L2 的新解?

其实,无论如今的 WBTC、tBTC,还是曾经的 renBTC、sBTC,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它们都是 ERC20 形式的Token
原因也很简单也很无奈,只有桥接到以太坊生态,借助其丰富的 DeFi 场景,才能有效释放比特币资产的流动性——某种角度上说,1.16 万亿美元体量的比特币(2024 年 8 月 15 日最新 CoinGecko 数据),正是加密世界最大的“沉睡资金池”。
因此 2020 年 DeFi Summer 开始后,WBTC、renBTC 等就成了最主要的一种释放比特币资产流动性的尝试:用户可以质押 BTC,获得对应的封装Token,从而作为流动性桥接至以太坊生态,通过与以太坊生态耦合来参与 DeFi 等链上场景。
这种依赖以太坊的困局,直到 2023 年由 Ordinals 热潮带起的比特币生态大爆发才终于迎来了新解——比特币 L2 为用户提供了新的可能,使大家能够直接在基于比特币的 L2 参与各种智能合约应用,如质押、DeFi、社交,甚至更复杂的金融衍生品市场,大大扩展了比特币资产的范围和价值。
以 Stacks 推出的 sBTC(与上文 Synthetix 的 sBTC 同名)为例,作为一种去中心化的 1:1 比特币支持资产,sBTC 可以在比特币和 Stacks L2 之间部署和移动 BTC,并在交易中用作 Gas,而不需要额外的其他加密货币。
且 sBTC 的安全性理论上比传统以太坊上的封装Token更高,因为它的安全性一定程度上由比特币算力保证,要逆转交易,必须对比特币本身进行攻击。
从这个角度看,Stacks 这种比特币 L2 推出 sBTC 的设计目的,某种程度上替代了传统“封装Token+以太坊”的形式,将智能合约引入比特币生态系统,再以去中心化的方式将比特币带入 DeFi 世界。
未来随着比特币 L2 的持续演进和技术创新,类似于 sBTC 这样的新方案有可能会侵蚀 WBTC 等封装Token的市场,进一步提升比特币资产的流动性和应用场景。

4.小结

回过头看,其实 2020 年以来封装Token+以太坊的形式并未做大,总体吸引的 BTC 资金流入有限,只能算是比特币释放流动性的 1.0 模式。

不过坦诚地说,如果我们只是把比特币作为一个万亿美元级别的优质资产池,那没必要重复造轮子再搞一个比特币 L2,「封装Token+以太坊」的链上生态和 DeFi 用例就很够了——其实如今绝大部分的比特币 L2 的逻辑,也和当年把 BTC 用 tBTC、renBTC 这些 ERC20 封装Token引入 EVM 生态没有本质区别。
只是从原生安全性和盘活比特币生态价值的角度,比特币 L2 的出现就具有了重要意义,即更好地保障比特币资产的安全,并遏制其跌落到以太坊生态,让肉烂在自己锅里。

此次 WBTC 的危机引起不小波动,对于比特币稳定币的未来发展你怎么看?欢迎评论交流。

比特币减半是否还有牛市效应

比特币减半是否还有牛市效应缩略图

1. 以太坊ETF通过了,这个事有没有什么说头?

其实这个事件和当时比特币ETF通过的影响类似,在我看来都是间接长远会对以太坊的币价以及流动性有好处,但短期的作用是什么或者有多大,都不太重要。即便有也是转瞬即逝的。

不管是比特币还是以太坊,最能直接刺激币价以及推动生态发展的是它内部生态的应用发展。当年的1CO、后来的DeFi以及本轮的比特币生态中的铭文,莫不如此。

我在前面的文章中写过,自打上一轮牛市结束进入熊市后,在较长一段时间里,比特币和以太坊币价之间的关系一直都维持在大概14:1(即1个比特币换14个以太坊)。

后来当比特币铭文生态发展起来后,比特币和以太坊币价的关系发生了显著变化,很快变成了20:1,乃至今天的22:1。

为什么会这样?

都是生态发展驱动的结果:在这一轮熊市中,比特币生态的发展优于以太坊。

2. BTC域名我有参与吗?

BTC域名我有参与,不过那是很早的事了。当时我只是顺便参与一下,没有花重金,也没有报很大的希望,参与过后基本就放在那里没有管它了。

3. 比特币减半已经过去4个月,从这次比特币大会开始牛市爆发。

我在过往的文章中也刻舟求剑地猜测过牛市什么时候爆发,不过那都是游戏而已。我觉得我们还是不要太纠结牛市什么时候爆发,更不要太花心思和时间在这些猜测上。

太花时间在这上面很容易让自己形成负面的执念,这只有坏处没有任何好处。

我们既然已经定好了自己的操作策略,那就按策略执行好了。我们要按自己的计划走,而不要被市场情绪和自己的情绪牵着走。

4. Degen这个代币有哪些风险点和致命因素?

我看一个加密项目有没有风险点会从团队、应用场景、社区以及其它一些因素(比如经济模型等)上来看。

比特币减半是否还有牛市效应

从团队方面来看,这个项目似乎和一般的加密项目有点区别:它不太像其它项目那样有个明确、集中的团队,它更像一个由社区成员组成的松散团队。

这个松散团队里有不少加密社区的知名人士,这些人都或多或少宣传、助推过这个项目。最早是有玩家把它作为狗狗币那样的打赏代币来推广;后来又有团队基于现有技术将它作为燃料代币推出了基于Base的第三层扩展。

这样的团队没有一个明确的主心骨人物,主要靠零散打游击的方式推进项目。这种方式在前期小打小闹的时候可以,但未来想把它做成一个大项目甚至一个生态应用恐怕会有问题。

所以这在我看来可能是团队方面的一个风险。

从应用场景上来看,它是从社交发展起来的,但社交这个场景能把它催生成一个正式的应用吗?

对此我没有把握,前车之鉴就是狗狗币。

所以这可能算一个应用方面的风险。

从社区来看,它现在主要的社区成员都是Farcaster上的用户。这个群体虽说粘性很强,但目前的规模还是太小了,未来能不能有所突破,真正成为很多人期待的Web 3的社交应用从而广泛吸引大量用户,形成庞大的社区?

这一点现在也不好说,所以这方面也存在问题。

最后从经济模型上来看,目前它的赋能主要是打赏以及作为一个第三层扩展的燃料代币使用,这个代币模型不错,但也不算很亮眼,只能说是还马马虎虎吧。

总体来看,上面我想到的这些风险都是它目前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哪一个处理不好都会影响这个项目未来的发展。

所以我更愿意继续跟踪这个项目,观察它下一步的走势,在目前这个阶段,只是持有一些代币,而不会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