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s 8 月 2024

避险情绪上升,BTC盘中砸向6.2万美元

避险情绪上升,BTC盘中砸向6.2万美元缩略图

原文作者:比推 BitpushNews Mary Liu

周四金融市场惨遭抛售,加密货币、美股均大幅下跌。

美国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升至一年高位,表明劳动力市场继续降温。美国劳工部数据显示,截至 7 月 27 日当周,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为 24.9 万人,高于前一周的 23.5 万人,创 2023 年 8 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此外,美国制造业萎缩幅度创八个月最大, 7 月份 ISM 制造业 PMI 为 46.8 ,低于 6 月份的 48.5 ,为 2023 年 11 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弱于预期的经济数据,加上英伟达等芯片股的抛售,抵消了鲍威尔昨天暗示 9 月份降息后市场的乐观情绪。截至当天收盘时,标普、道指、纳指均收跌,分别下跌 1.37% 、 1.21% 和 2.30% 。美国 10 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跌 12 个基点至 3.98% ,为 2 月份以来 10 年期国债收益率首次跌破 4% 。美元指数上涨 0.38% ,报 104.351 点。

比推数据显示,比特币(BTC)午盘附近在 64, 500 美元附近失去支撑,迅速跌至 62, 227 美元的低点,盘中跌幅达 4.17 %,此后多头逢低买入,截至发稿时,比特币交易价格为 64, 720 美元, 24 小时下跌 0.25% 。

避险情绪上升,BTC盘中砸向6.2万美元

山寨币损失惨重,市值排名前 200 位的山寨代币中,只有 12 个币种实现了正收益。

Convex Finance (CVX) 涨幅最大,上涨 9.3% ,Curve DAO Token (CRV) 上涨 6.7% ,Helium (HNT) 上涨 5.7% 。Mog Coin (MOG) 跌幅最大,下跌 19.7% ,其次是 cat in a dogs world (MEW) 下跌 16.3% ,io.net (IO) 下跌 15.13% 。

目前加密货币整体市值为 2.27 万亿美元,比特币的市场占有率为 55.2% 。

在周四的下跌之前,Kraken 的分析师注意到比特币图表上出现了看涨背离,暗示 BTC 可能很快就会挑战其历史高点。

Kraken 分析师表示:「BTC 似乎有望测试之前的历史高点 (ATH) 73, 666 美元。尽管它在 7 月初短暂跌破 200 天指数移动平均线 (EMA) 和 56, 378 美元的低点,但并没有后续走势。BTC 成功收复 200 日均线,在相对强弱指数 (RSI) 上形成看涨背离。从那时起,BTC 已经收复了 21 日和 50 日均线,表明看涨态势明显。」

避险情绪上升,BTC盘中砸向6.2万美元

这种分析是否长期成立还有待观察,因为周四的抛售导致比特币价格回落至 50 天和 200 天 EMA 以下(如上图所示)。

避险情绪上升

据雅虎财经报道,投资者担心美国经济正在陷入衰退,尤其是失业救济申请数量升至 11 个月以来的最高水平,制造业建筑支出连续两个月下降。

投资者加大了对美国国债的押注,导致五年期国债收益率跌至六个月以来的最低水平。还有一部分原因在于中东紧张局势升级,导致交易员寻求较安全的资产进行避险,例如,黄金价格上涨至 2, 450 美元,仅比历史最高价低 1.5% 。

尽管遭遇抛售,前景仍然看好

尽管周四出现抛售,但业内分析师一致认为,在要求将比特币列为类似黄金的战略储备资产的呼声中,加密货币市场的前景正在改善。

Swan Bitcoin 董事总经理 John Haar 表示:「黄金和比特币都是供应量有限的货币资产。因此,它们对更广泛的宏观经济事件和趋势的反应往往相似。黄金目前的总市值估计约为 13 万亿美元,而比特币目前的市值约为 1.3 万亿美元(约为黄金的 10% ),比特币可以充当黄金的价值存储,还有一个额外的好处,那就是比特币非常适合支付(也称为交换媒介)。」

Haar 表示:「我们认为,黄金在未来几年可能会逐渐升值,因为我们将继续经历这样的环境:法定货币随着时间的推移贬值 / 购买力下降,而外国实体希望尽可能摆脱对美元的依赖,我们认为,未来几年,比特币的价格升值潜力大于黄金。我们预计,未来 5-10 年,黄金和比特币的市值将持平。」

Haar 指出,短期内「可能存在一些影响黄金或比特币价格的因素,导致它们的表现不同。」

他总结道:「如果你相信货币贬值、通货膨胀、债务累积、金融审查或资本管制将不断加剧,那么比特币就是你应该拥有的首要资产。」

Synteq Digital 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Taras Kulyk 认为,「美联储维持现有利率,这可能是比特币未能突破 70, 000 大关的原因,未来几个月,随着全球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开始采用比特币作为金融储备资产,我们应该能够看到比特币价格的额外升值。」

Taras Kulyk 表示:「全球持续的政治紧张局势肯定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提高两者的价值,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意识到比特币真正硬通货的数字货币和财富保值地位,我们应该会看到更大的机构加入进来,增加其资产负债表中对比特币的敞口。」

从分散到整合,细说比特币发展史

从分散到整合,细说比特币发展史缩略图

原文标题:《

撰文:Saurabh Deshpande

编译:Chris,Techub News

 

古往今来,货币在社会中都具有三个关键的功能:财富的储存手段、交换媒介和计量单位。虽然货币的形式在不断变化,但它的功能基本没变。大致可以把货币的思想流派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支持信用货币或软货币,另一种支持硬货币。像今天的法定货币系统一样,信用货币总是某种负债。

 

当你持有美元或卢比时,这些货币实际上是政府的负债。这意味着,货币的价值和使用能力依赖于政府的经济状况和信誉。如果政府无法履行其债务或出现经济危机(如违约),那么货币的购买力将会受到严重影响。也就是说,货币可能会贬值,导致你用这些货币无法购买必需的商品和服务。

 

硬货币指的是不依赖于政府信用的货币。也就是说,它的价值并不取决于政府的经济状况或信誉。贵金属(如黄金)作为硬货币的代表,其价值并不会因政府违约而降低。相反,由于贵金属被视为具有稳定性,它们的价值可能会上升。这是因为在经济不确定时,贵金属被认为是可靠的储值资产。

 

比特币是首个成功实现的数字形式的非主权货币。这里的「非主权」指的是比特币不依赖于任何国家政府的信用或支持。2009 年,Satoshi Nakamoto 发布了比特币,当时世界刚刚经历了一场由于不良贷款和单方面利率决定而导致的全球金融危机。强势美元在其生命周期中已经贬值超过。 Ray Dalio 在他的文章《》中讨论了中央银行在各种危机中降低利率的情况以及这些措施对各自经济的影响。

从分散到整合,细说比特币发展史

来源 – 

 

图表展示了自19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的利率逐渐降低的趋势。同时,货币基础,即流通中的货币量,相对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也在上升。尽管货币供应增长迅速,但实际的经济总产出增长并没有同步跟上。货币供应增加过快,通常会推动价格上涨,导致通货膨胀、更高的生活成本、增加的债务负担和更大的收入不平等。而我们目前所处的高通胀环境是中央银行采取的政策的结果。

 

当经济环境出现通货膨胀和不确定性时,黄金等贵金属就会变得更有价值。与法定货币不同,政府对黄金的供应干预较少。这意味着黄金的供应不会受到政府政策的频繁影响。而且黄金的供应量较为稳定,不像法定货币那样容易受到政策调整的影响,因此更具有可预测性。这种高度可预测性使得黄金在数十年内保持其价值并成为财富的储存手段。

 

比特币诞生时是作为点对点电子现金。多年来,它偏离(或至少扩展)了其最初的电子现金目标,演变成了数字黄金。

 

在2018年,我听到过一个有趣的观点:将区块链比喻成岛屿,由于区块链技术相对独立于外部系统和环境,它们像是一座封闭的岛屿。每个岛屿都有其自己的优先事项和技术及社会特征。比特币岛总是优先考虑安全性和去中心化,而不考虑速度和可编程性。

 

去中心化这个概念非常广泛且复杂,其具体含义可以根据不同的上下文有所不同。,他建议将区块链分解为多个子系统,并分别评估这些子系统的去中心化程度。具体的子系统包括:挖矿、客户端、开发者、交易所、节点和所有权。他提出通过测量这些子系统的 Gini coefficient 和 Nakamoto coefficient 来得出总体去中心化程度。

 

比特币支持者  认为,通过评估用户验证交易的难度,可以判断去中心化的程度。比特币之所以限制区块大小,是为了确保普通用户能够参与交易验证,从而支持去中心化。同时,要实现区块链的通用可编程性,开发人员需要进行详细的规划和设计。

 

首先,他们使用的语言或系统应是图灵完备的。「图灵完备」是指一个系统具有执行任何可以用算法表达的计算的能力,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和内存。这意味着系统能够模拟任何计算机程序,具备执行复杂计算任务的能力。

 

其次,Gas metering 需要达到最佳。Gas metering 指的是如何衡量和计算资源消耗的机制。在区块链中,这主要是用来控制和限制每个区块和每个操作所消耗的资源(例如手续费或 Gas),以确保网络的稳定性和公平性。

 

以太坊的 Solidity 是一种图灵完备的语言,这意味着它可以执行任何计算,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和内存。然而,以太坊的操作受到 Gas 限制的约束,即每个操作和智能合约的执行都有一定的燃料费用。这种设计是为了防止资源过度消耗和网络拥堵。

 

比特币的脚本语言被有意设计得很有限,以确保更高的安全性。它是一种低级的、基于堆栈的语言,设计时就避免了复杂的功能,主要是为了减少潜在的安全风险。但这种设计也带来了一些缺陷,比如自 Satoshi 时代以来存在的未修复的错误,并且缺少一些关键的操作符,使得脚本语言在实际应用中的功能比较有限。

 

以太坊和 Solana 等区块链已经发展成了相互连接的生态系统,它们之间的互动可以带来更多的机会和优势。例如,用户可以在不同的区块链之间转移资产或利用各种服务,形成了一个互联互通的区块链网络。然而Bitcoin island 坚持其核心目标,即安全性,未在其基础设施中引入可以更方便地迁移到其他区块链的功能或变革。比特币岛只允许用户持有、转移或交易比特币,主要用于铭文(inscriptions)和符文(runes),这使得用户在体验上受到限制,因为比特币岛没有提供更广泛的区块链互操作性功能。

 

由于用途有限,BTC 主要被存放在金库中。与此同时,像 ETH 这样的资产有丰富的机会通过质押、再质押、借贷等形式享受收益和被动收入。由于他们开发了新的基础设施,其他区块链经历了快速的现代化,而比特币则保持古老但强大。

 

不要误解,比特币的保守方法确保了其安全性和去中心化。更多的功能通常会带来复杂性,增加攻击的表面。

从分散到整合,细说比特币发展史

 

比特币岛仍然强大但孤立。其他区块链通过许多桥梁相互连接。

 

分离的岛屿让我联想到我家乡孟买的历史。孟买曾被称为Bombay,它最初由七个独立的岛屿组成。这些岛屿的融合始于1680年代,并持续了几个世纪。如今,当我在熙熙攘攘的大都市中漫步时,几乎看不到这些曾经的分隔痕迹。城市感觉像是无缝统一的,它过去的碎片化几乎被遗忘了。

 

孟买的这一转变引发了一个有趣的问题:我们是否会在比特币的生态系统中见证类似的演变?一些团队正在为此努力。

从分散到整合,细说比特币发展史

孟买七岛屿的演变。

 

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些开发团队如何为比特币持有者提供更多的使用方式。首先需要解释为什么我们需要更好的基础设施,然后探讨团队为扩展 BTC 用例所采取的不同方法。最后,我将提到最终的愿景不仅涉及技术共识,还涉及社会共识。

 

这种转变正在发生,因为团队正在为比特币岛构建不同的辅助岛屿,并寻找现代化比特币岛的解决方案。比特币岛的永久改革只能在岛民之间发生社会革命并同意改变其规则后,才能像使用岛内基础设施一样自信地使用通往其他岛屿的桥梁。

 

为什么需要更好的基础设施?

 

成熟的区块链,如以太坊、Solana,甚至即将推出的 Monad,都以开发者为中心进行构建。它们作为开发者创建应用程序的平台,提供了全面的生态系统,包括各种学习资源、工具、框架和功能。相比之下,比特币是在实践中逐步构建起来的,缺乏经过深思熟虑的 API,且几乎没有明确的开发文档。

 

改进网络基础设施有三个关键原因:改善用户体验、促进金融化和扩展支付规模。

 

更好的用户体验将提升活动以带来更多费用

 

通是一种利用比特币 UTXO 并以不同方式查看单个 Satoshi(BTC 的最小单位)的方法,它带来了诸如铭文(比特币上的 NFT)等创新。围绕 Ordinals 和铭文的热情带来了可替代标准如 BRC-20 和  的演变。这些铭文和符文为比特币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得比特币的日均交易总量比仅仅进行 BTC 转账时增加了 70%。

 

从分散到整合,细说比特币发展史

这些新型的比特币交易方式帮助将手续费提高了约 40%。然而,这些新方式往往在比特币社区内引发激烈的争论。一方认为,比特币应专注于提升其作为去中心化支付系统的核心功能。他们认为,超出这一范围的扩展可能会危及比特币作为稳健货币的安全性、简洁性和有效性。

 

另一方则主张采用更灵活的方式,扩展比特币的功能以包括非支付用途。他们认为,这种演变对于比特币在快速发展的区块链生态系统中保持竞争力和相关性是必要的。

从分散到整合,细说比特币发展史

根据 Token Terminal 的数据,比特币矿工在过去 30 天内从手续费中获得了约 1.09 亿美元。而在同一时期,像 Uniswap 和 Lido Finance 这样的应用分别赚取了 9000 万美元和 1.04 亿美元。随着 2024 年 4 月的最新减半,矿工的区块奖励减少了 50%。减半后,区块奖励从每个区块 6.5 枚比特币 减少至 3.125 枚比特币。因此,每月矿工补贴减少了 13,500 枚比特币(3.125*144*30),以每枚比特币 66,000 美元计算,这相当于 8.91 亿美元。因此,每月手续费仅占补贴损失的约 12%。

 

最近像符文这样的发展令人鼓舞,但我们需要更多。有哪些挑战呢?比特币的用户体验远不如 Solana 或像 Arbitrum 这样的以太坊 L2。Solana 上的兑换只需几秒钟且费用仅为几美分。然而,如果你想在比特币上交易符文,你需要支付几美元的费用并等待一个区块来确认交易。

 

此外,当你购买符文时,你必须购买列出的全部数量,买家无法修改要购买的数量。另一个缺点是,符文之间不能互相交换,这与我们在以太坊上可以将 USDC 兑换为 MKR 的方式不同。交易者必须先将一个符文卖成比特币,然后再购买他们想要的另一个符文。这中额外的中间步骤使得用户体验非常差。

 

还有就是,比特币不能直接用作抵押品,也无法进行借贷。用户必须将比特币从比特币原生链提取并转移到其他链上,才能在这些链上进行金融应用。这种过程增加了操作复杂度,并影响了用户的整体体验。

 

增强 BTC 的金融化

 

首先,以每枚比特币 66,000 美元计算,比特币的现在市值接近 1.3 万亿美元。就像黄金一样,比特币是一种外部货币,这意味着政府无法操控比特币的供应量。虽然黄金贷款市场的确切规模不详,但一些报告估计其规模约为 1,000 亿美元。因此,在比特币上构建应用程序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利用比特币作为抵押品来借入稳定币。强大的借贷市场将使比特币持有者能够通过比特币获得收益。

 

以质押为例,其他原生资产如 ETH 和 SOL 在质押中有固有用途,以确保网络安全;约 27% 的流通 ETH 在质押协议中质押,年收益约 4%。另有约 4% 的 ETH 在再质押协议中质押,67% 的流通 SOL 被质押。此外,ETH 和 SOL 都广泛用于各自的 DeFi 生态系统中作为抵押资产。

 

Wrapped BTC ( 或 WBTC) 是不同 DeFi 生态系统中最广泛使用的 BTC 版本,其市值约为 100 亿美元,占总流通 BTC 的不到 1%。这显示了 BTC 金融化的巨大潜力。

 

假设 BTC 在质押或 DeFi 中的使用水平与以太坊相似,达到约 30%,那么这个数额将达到 3900 亿美元。作为对比,目前所有 DeFi 中所有其他链的总锁定价值为 1010 亿美元。BTC 可能成为最具生产力的流动资产,但目前这种潜力被有意的技术限制所束缚。

 

扩展 BTC 支付

 

比特币的基础层并未设计为高吞吐量的系统。如果比特币要成为互联网的结算层,我们需要更快的交易速度。正如 Mohamed Fauda 所提到的,当前比特币区块的最大大小为4MB,这意味着每10分钟的时间段内,比特币网络能够处理的数据量最高为4MB。根据这个限制,比特币网络的交易吞吐量大约为6.66 KB(千字节)每秒。这种处理速度对于大规模的交易需求来说可能不足以满足要求,因此需要提高处理能力或引入新的技术来提高比特币网络的交易速度。

 

比特币网络在处理大量交易时表现不佳。例如,在 Quantum Cats 的铸币或符文发布期间,用户可能会遇到不理想的体验。这种糟糕的用户体验不仅影响那些试图进行铸造操作的人,还会影响其他在网络上发送和接收比特币的用户。简言之,比特币网络的当前处理能力不足以有效应对高流量交易,从而影响到所有用户的交易体验。

 

尽管 Lightning Network 是一种扩展比特币网络的解决方案,但它的实际采用情况并不理想。目前,网络的总容量或流动性约为 5000 BTC,这个数字表示的是所有闪电通道中锁定的比特币总量。这个容量限制了网络的流动性和能够通过它移动的比特币数量,从而影响了 LN 在处理高频率交易和大规模支付时的效能。

 

假设 Joel 需要筹集 100 万美元以支付印度的咖啡种植工人的工资,并决定使用闪电网络接受捐款。要做到这一点,Joel 不能仅仅启动一个 LN 钱包并等待捐款。他需要确保有足够的入站流动性来接受这笔巨额资金。入站流动性指的是对手方在闪电通道中锁定的比特币数量,这些比特币用于支持从对手方到 Joel 的资金流入。

 

再比如,Sid 是 Joel 的一个对手方,他在闪电通道中锁定了 1 万美元的比特币。如果 Joel 要接受 100 万美元的捐款,他需要其他像 Sid 这样的对手方,他们总共锁定了 100 万美元,以确保他可以接收到这笔大额捐款。因为入站流动性受限于各方在通道中锁定的资金,这会限制网络能够支持的交易金额,从而对闪电网络的扩展能力构成挑战。

 

简而言之,入站流动性决定了闪电网络能处理的最大交易金额,而这种流动性总是受限于资本的机会成本,即投资在通道中的比特币无法用于其他用途。

从分散到整合,细说比特币发展史

 

比特币开发的挑战

 

比特币不仅是一个技术系统,也深深植根于文化和社会共识中。比特币的供应上限是一个硬编码的规则,即最大供应量被固定为 2100 万枚 BTC。这一硬性限制被视为比特币的核心价值之一,任何对这一上限的改变都需要得到广泛的社会共识和技术支持。

 

由于缺乏社会共识,进行代码库修改的技术努力可能会变得徒劳无益。比特币的上一次重大争议性分叉发生在 2017 年的区块战争期间。当时,比特币网络分裂为两个不同的区块链:

 

比特币(BTC):在这次分叉中,比特币网络实施了 SegWit(隔离见证)协议,这是为了提高交易处理能力和扩展性。

 

比特币现金(BCH):这是另一个由分裂出来的区块链,它选择增加区块大小,以提升交易吞吐量。

 

在这次分叉中,大多数矿工选择继续在比特币链上进行挖矿。

 

稳定性对于被视为货币或价值储存的资产至关重要。法定货币之所以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失去购买力,主要原因是中央银行经常使用其权力来增加货币供应。中央银行单方面行动的不可预测性会导致某些货币变得不稳定和弱化。

 

比特币的文化则倾向于抵制频繁的变化。比特币社区对于任何可能影响其稳定性的变化持谨慎态度,即使是如 Taproot 这样的技术改进,尽管它不具争议,但从概念提出到实施也花费了多年时间。这种谨慎态度反映了比特币对于保持其货币和价值储存功能的稳定性的重视。

 

实施上述变化不仅仅是改变比特币。比特币基础层需要尽可能简单。简单性对于减少攻击向量和提高稳定性至关重要。想法是像以太坊的 L2 那样,在基础层之外执行复杂的事情,如借贷和使用 BTC 作为抵押铸造稳定币。

 

比特币的 L2?

 

什么是 L2?它应该做些什么?

 

  • 为第一层提供足够的数据,以验证和解决争议(如果有的话)。

 

  • 除了基础层之外,不应有额外的安全措施。

 

  • 允许用户单方面将其资产撤回到基础层或第一层。

 

由于比特币目前的操作码(opcodes)有限制,无法满足验证任何证明的需求,因此,任何声称是比特币二层网络的链都不能被真正称为L2。

 

L2 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其安全假设应与比特币的安全假设一致。每个区块链都有一些基本的安全假设,例如:

 

  • 大多数挖矿节点是诚实的

 

  • 节点可以独立验证区块并拒绝无效区块

 

  • 分叉会在链的最长分支上得到解决,等等。

 

在设计和实现 L2 解决方案时,不能扩展其基础层的安全假设。例如,如果第二层有一个集中化的区块生产排序器,用户需要能够以低成本对区块生产进行质疑。第一层(如比特币或以太坊)应确保,只要用户的资金未被花费,用户能够通过第一层的机制从第二层中提取其资金。目前,即便是以太坊的 L2 解决方案也未能完全实现这些机制。

 

如果我们严格遵循 L2 的特性,那么一些被认为是以太坊L2的解决方案,比如Arbitrum,也不能被视为真正的L2。由于比特币的操作码(opcodes)目前无法验证任何证明,因此任何声称自己是比特币L2的链实际上都不符合真正的L2定义。闪电网络(Lightning Network)可能是唯一符合L2定义的解决方案。为了方便讨论,本文将这些解决方案统称为比特币扩展层。

 

比特币扩展层的现状

 

总体而言,使用比特币有两个主要途径:

 

  1. 使用跨链桥:由于比特币自身的应用场景有限,用户可以通过跨链桥将比特币转移到其他区块链上,以便在那些区块链上使用比特币进行更多的应用。这种方法允许用户在比特币网络之外,利用其他区块链的丰富功能和应用场景。

 

  1. 创建一个环境或链:开发一个新的环境或区块链,让投资者可以在其中使用比特币的应用程序。这意味着开发一个专门的区块链或平台,能够支持比特币,并允许用户在该平台上进行各种应用和操作,从而扩展比特币的使用范围。

 

为了使比特币能够支持更多的应用场景和功能,这些新层可能会引入一些比比特币基础层更多的安全假设或机制。用户在使用这些新层时,希望这些额外的安全假设和机制能够尽量少地影响比特币的安全性和完整性。通过研究以太坊的扩展策略和方法,可以为理解和设计比特币的扩展方案提供有价值的经验和参考。

 

经过几年的发展,以太坊认识到 rollups 是其扩展的关键方式。目前,我们仍然不知道哪种方法是扩展和使比特币更具可编程性的最佳途径。

 

无论是存储数据还是选择跨链桥设计,项目都在去中心化、安全性、速度和用户体验之间做出权衡。以下问题的答案构成了构建扩展比特币层的项目或公司的设计空间:

 

  • 如何实现从比特币到新链的跨链桥?

 

  • 如何存储数据(数据可用性)?

 

  • 如何使用比特币第一层进行结算?

 

  • 是否期望比特币的基础层发生任何变化以实现其完整愿景?

 

  • 选择哪种执行环境?

 

  • 扩展的比特币层是否促进比特币用于燃料和质押等用途?

 

在扩展比特币的功能和用例时,各个团队在安全性、可用性、性能等方面做出了不同的取舍和决定。每个团队可能会在这些方面采取不同的策略,以便找到最合适的方法来满足用户的需求,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持比特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跨链机制

 

比特币链上的比特币不能直接转移到其他链上,因此需要一种基础设施来实现这种跨链转移。一个典型的跨链机制是将用户的比特币锁定在比特币网络上,并在目标链上铸造等量的合成代币来代表这些比特币。

 

典型的锁定机制是什么?用户希望将其比特币从比特币网络转移到其他链时,会将比特币发送到比特币上的特定地址。这个地址由桥接操作员控制。当桥接操作员检测到比特币的到来时,他们会在目标链上铸造等量的合成代币,并将其发送到用户指定的地址。

 

这种机制的风险在于,如果跨链操作员在比特币网络上丢失了比特币,那么在目标链上铸造的代币将变得一文不值。我们在 FTX 崩溃后见证了这一风险。SolBTC 是由 FTX/Alameda 操作的比特币包装版本,由于 FTX 在申请破产后不再兑现赎回,SolBTC 变得一文不值。

 

因此,用户在目标链上进行的所有操作完全依赖于跨链操作员如何管理和保护用户在比特币网络上的比特币。根据比特币的管理方式,跨链机制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从分散到整合,细说比特币发展史

无信任跨链

 

这种跨链机制只有在 L1 能够验证 L2 提交的证明时才可能实现。对于比特币来说,这种机制目前不可行,因为比特币无法理解其外部发生的任何事情。

 

依赖经济安全的信任最小化跨链

 

比特币跨链的另一种方式是由多个公共方处理比特币的锁定和解锁过程。这些公共方在比特币网络上保护用户的比特币,并在其他链上铸造和销毁合成比特币代币。Threshold Network 的 tBTC 就是这种机制的一个例子。在 tBTC 系统中,多个公共方(即节点)共同保护用户的比特币,并在以太坊等其他区块链上铸造 tBTC 代币。当用户需要赎回比特币时,这些节点会销毁相应的 tBTC,并解锁比特币网络上的比特币。

 

这意味着在操作员可以对用户的比特币执行任何操作之前,需要大多数运行 Threshold Network 节点的操作员同意。tBTC 不是依赖于集中化的中介,而是随机选择一组运行 Threshold Network 节点的操作员来保护用户存入的比特币。

 

谁可以成为 Threshold Network 的节点操作员?该网络有一个治理代币 T。虽然 T 用于治理,但需要至少 40,000 T 才能成为节点操作员。截至 2024 年 6 月 25 日,网络上有 139 个活跃节点。

 

tBTC Beta Stakers 计划旨在通过委托质押的方式逐步去中心化节点网络。Beta 质押者可以将其质押委托给五个专业节点运营商:Boar、DELIGHT、InfStones、P2P 和 Staked。Beta 质押者预计至少运行节点 12 个月,并在此期间积极参与,例如需要在通知后的 24 小时内对网络升级作出响应。

 

每当用户请求铸造 tBTC 时,比特币网络上会生成一个新的存款地址。该地址由 Threshold Network 上的节点控制,并专门用于用户的请求。用户可以在多个网络上铸造 tBTC,包括以太坊、Arbitrum、Optimism、Mezo 和 Solana。

 

用户在请求时需要提供两个地址:一个比特币上的恢复地址(用于在铸造过程中出现问题时退回比特币),以及一个目标链的地址(用户希望接收 tBTC 的地址)。一旦请求发出,用户需将比特币存入生成的地址,并等待守护者确认存款。确认后,铸币者会将 tBTC 发送到用户在目标链上的地址。

 

目前,Threshold Network 锁定了大约 3,500 枚比特币,价值超过 2 亿美元。

 

从分散到整合,细说比特币发展史

考虑到比特币操作码(opcodes)的能力,信任最小化跨链目前可以说是最好的跨链实现方式。信任最小化跨链的具体实现可能会因多重签名(multisig)的设计而有所不同。Threshold Network 的 tBTC、Stack 即将推出的 sBTC 实现以及 Botanix 的 spiderchain 都是信任最小化跨链的例子。

 

托管跨链

 

在这种设计中,一个中心化的提供者将用户的比特币锁定在由托管人管理的地址上。BitGo 的 WBTC 是将比特币跨链到其他链上最广泛使用的方法,超过 150,000 BTC 已通过 WBTC 跨链。当前 WBTC 的分布情况如下。

从分散到整合,细说比特币发展史

BitVM

 

在已有的三种桥接类型之外,Robin Linus 在 2023 年底发布了 BitVM 白皮书。BitVM 提出了一种在比特币上实现图灵完备(Turing complete)智能合约的新方法。如果一个系统可以在给定足够时间的情况下执行任何计算,则称其为图灵完备。正如前面提到的,比特币设计上是图灵不完备的,而 BitVM 提出了一种在不更改现有操作码的情况下克服这一问题的方法,并提出了一种所谓的无信任桥接机制。

 

BitVM 采用了一种 optimistically 验证的方式来处理零知识证明。在这种机制下,默认认为交易执行是正确的,前提是没有人对其提出异议。这种方法依赖于至少有一个验证者监控系统。如果交易执行有错误,验证者有责任站出来质疑,从而保障系统的正确性和安全性。这种机制确保了比特币网络上能够高效地处理和验证复杂计算,同时保持去中心化和安全性。

 

只要没有人对零知识证明(ZK proof)提出挑战,一切都正常进行。如当对零知识证明有异议时,系统会启动一个机制,通过链上的互动来解决争议。这种互动通常会增加链上的交易量,因为每一次挑战和响应都需要在区块链上记录。这种机制确保了即使在存在争议的情况下,系统也能够通过链上透明且可验证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从而保障交易的正确性和系统的安全性。

 

在 BitVM 的早期版本中,流动性管理存在显著的问题。当用户请求从桥接中提款时,系统只能完成部分提款,剩余部分需要由桥接操作员提供流动性。之后,操作员会从桥接系统中得到补偿。随着锁定在桥接中的金额增加,操作员必须预留更多的流动性资金,以确保能够满足所有用户的提款需求。这给操作员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因为他们需要提前准备足够的资金来应对提款请求。由于需要维持高水平的流动性,导致设计在资本效率上表现不佳,也就是说,需要更多的资金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而这些资金在大部分时间可能并不会被实际使用,从而降低了资本利用的效率。

 

假设桥接操作员需要始终保持桥接总锁定价值(TVL)的 10% 作为流动资金。例如,如果桥接 TVL 为 100 亿美元,操作员需要始终保持 10 亿美元的流动性储备。随着桥接系统吸引更多的流动性,操作员需要维持更多的比特币库存,以确保能够处理所有的提款请求。

 

Tyler White 和 Rijndael 撰写了,详细解释了 BitVM 存在的问题,其中包括流动性管理的挑战。

 

执行层

 

为了提升比特币的实用性,设计一个能够提供最佳用户体验的区块链是至关重要的。开发者在设计这个区块链时需要考虑多个因素,以确保用户能够方便、安全地使用比特币。

 

执行环境:是否应该采用 EVM 兼容的链?EVM 兼容性有很多优势,例如:

 

  • 多年来积累的工具,如钱包和连接其他 EVM 链的桥接,开发者可以直接使用。

 

  • 用户对这种 UX 已经非常熟悉。

 

  • 以太坊的 L2 已经从 EVM 兼容性中获益。像 Arbitrum 和 Optimism 这样的 EVM 兼容 L2 能迅速吸引已经在以太坊上的用户和应用程序。而像 Starknet 这种不兼容 EVM 的 L2 则面临较大的采用难题。

 

  • 然而,EVM 也有其缺点。由于 EVM 需要串行执行交易,无法进行并行处理。而较新的执行环境,如 Solana 虚拟机(SVM)和即将推出的 Monad,则支持并行处理。

 

数据可用性:类似于以太坊,比特币领域也出现了一些 Rollup 解决方案。根据数据存储的位置和方式,Rollup 有不同的形式。有些在 L1 上存储状态差异(执行一批交易后链的两个状态之间的差异)和有效性证明。有些在 L1 上存储压缩的交易数据,还有一些仅在 L1 上存储有效性证明,而将交易数据存储在单独的层上。

 

  • 一些链如 Stacks 使用比特币作为检查点机制。Stacks 的区块时间比比特币的要短得多。Stacks 将其区块之间的数据发布到每个比特币区块上。

 

  • 执行层可以通过铭文的形式在比特币上发布交易数据。回想一下比特币网络的 6.66 kbps 带宽。如果我们假设压缩交易的大小为 10 字节(通常约为 20 字节),一个比特币区块理论上可以包含约 600 个压缩交易。然而,这个最大值几乎不可能实现,因为 4 MB 区块非常罕见,而且整个 4 MB 空间可用于铭文的情况更为罕见。

 

  • 区块大小取决于 SegWit 和非 SegWit 交易的混合。SegWit(Segregated Witness)将交易数据与见证数据分离。其理念是,并非存储在区块中的所有数据都是同等重要的。与其将区块大小限制在传统的 1 MB,SegWit 提出了一个新的 4 百万重量单位的限制。因此,如果一个区块全部是非 SegWit 交易,限制将是 1 MB。但如果它全部是 SegWit 交易,它可以达到 4 MB。

 

多个团队在如何利用比特币的流动性方面有不同的策略和方法。每个团队都面临着各自的技术和设计挑战,并在这些挑战中做出了不同的选择。本文将简要介绍这些团队的工作机制、他们所处的开发阶段以及他们到目前为止所取得的进展。

 

通过研究这些团队的工作,可以更好地了解比特币生态系统的扩展和创新方向,以及如何更有效地利用比特币的巨大流动性。

 

Babylon

 

Babylon 专注于扩展比特币作为质押资产的用途。与其他第二层解决方案不同,Babylon 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称为远程质押比特币。这种方法与传统的将比特币锁定在比特币网络上以铸造合成版本的方法不同。Babylon 的远程质押机制引入了以下机制:

 

  • 当用户决定质押其 BTC 时,他们会创建一个特殊的 UTXO,这个 UTXO 被设计成只能在特定条件下使用。首先,它只能在质押期结束后使用,这意味着在质押期间,这些比特币是无法转移或使用的。其次,用户可以通过一个特殊的签名(EOTS)来终止质押并销毁这个 UTXO,从而解锁比特币。这种机制确保了质押的安全性和不可变性,同时也为用户提供了一定的灵活性,以便在需要时终止质押。

 

  • 当用户质押其比特币并完成相应的交易后,他们将获得一个 EOTS。这个 EOTS 允许用户在 Cosmos 生态系统内的 PoS 区块链上参与验证区块。通过验证区块,用户可以赚取额外的收益。

 

  • 当用户在质押期内遵守协议的规则,没有发生任何违约行为(如试图提前提取质押的比特币),他们就可以在质押期结束时解锁其比特币。此时,用户可以选择将其比特币解锁,或者在比特币网络上提交一个解除质押的交易,正式结束质押并收回其比特币。

 

  • 如果检测到不诚实行为,用户的 EOTS 将向公众公开。Babylon 的监察员确保至少有一个诚实的操作员。这个程序套件作为比特币和 Babylon 之间数据的中继者。提交者程序使用 OP_RETURN 将 Babylon 检查点提交到比特币网络。报告者程序扫描 Babylon 检查点并将其报告回 Babylon。如果检测到异常,任何人(称为 slasher)都可以使用公共的 EOTS 密钥并提交比特币交易以获取恶意用户的质押。

 

  • 一个常见的问题是为什么用户不能自己使用密钥取回质押。答案可能是,当矿工看到这笔交易时,如果有人发起相同的交易,矿工会选择费用更高的交易。例如,如果质押金额是 5 枚比特币,slasher 可以与矿工分享其中的 4.99 枚比特币 并获利。在这种情况下,矿工保留大部分利润而不是 slasher。然而,恶意用户无论如何都会失去大部分质押,无论是给 slasher 还是矿工。

 

Babylon 提出的远程质押比特币的方法,通过创建一个只能花费一次的 UTXO,使得用户可以在质押期内使用比特币参与其他 PoS 链的区块验证。然而,这种机制的复杂性在于,目前并不是所有的 PoS 链都成功实现了削减机制(即在验证者不诚实时减少其质押的惩罚机制)。此外,虽然 Babylon 的远程质押方法可以用来保护其他 PoS 链,但如果要实现 比特币的其他用途(如借贷),仍需要通过桥接机制将 BTC 转移到这些应用中。

 

Build on Bitcoin (BOB)

 

BOB 是一种基于 Optimistic Rollup 解决方案,旨在将比特币和以太坊生态系统相结合。Optimistic Rollup 是一种扩展以太坊的技术,通过将交易 Rollup 后再提交到以太坊主网上,来实现更高的交易速度和更低的费用。BOB 计划通过四个阶段的逐步发布,逐步实现其与比特币对齐的目标,为用户提供更加灵活和高效的区块链应用体验。

 

  • 阶段 1 – OP Rollup。在这个阶段,它纯粹是一个以太坊 Rollup。欺诈证明尚未在主网上线。欺诈证明是一种机制,允许任何人质疑包含在 Rollup 批次中的交易的有效性。

 

  • 阶段 2 – 具有比特币安全性的以太坊 Rollup。在这个阶段,BOB 将利用比特币的合并挖矿。合并挖矿允许矿工在比特币的同时保护(或挖矿)多个链。

 

  • 阶段 3 – 通过 BitVM 的乐观比特币 Rollup。BitVM 目前尚未上线。当它在当前版本的基础上改进后上线时,BOB 将开始使用 BitVM 在比特币上结算。

 

  • 阶段 4 – 比特币上的 ZK Rollup。在比特币接受允许验证 ZK 证明的操作码后,BOB 将使用 ZK 证明在比特币上结算。

 

截至 2024 年 6 月 17 日,BOB 的 TVL 约为 6000 万美元,其中 Sovryn DEX 贡献了约 2000 万美元。

从分散到整合,细说比特币发展史

 

Botanix

 

Botanix 团队带来了一个重要的创新:Spiderchain。Spiderchain 是 Botanix 上的一种滚动多重签名机制的协调节点。让我们来详细解释一下。一个 L2 需要一个桥接和一个执行交易的链。协调节点负责在比特币上保护用户资金,并在 EVM 层上铸造和销毁合成比特币。协调者运行比特币和 Spiderchain EVM(Botanix)节点。

从分散到整合,细说比特币发展史

假设网络上有 N 个协调节点。每个比特币区块会随机选择 M(<N)个协调者来保护传入的比特币。每个 spoch,新的密钥会与一组新的协调者一起生成。在桥接过程中,首先选择最新的比特币,以确保较旧和已建立的协调者控制较旧的币。

 

Botanix 的链兼容EVM,并由 PoS 共识机制保护。除了通过参与滚动多重签名网络来保护比特币上的比特币和促进合成比特币的铸造和赎回外,协调者还参与 EVM 链的区块构建。他们将 Botanix EVM 交易的根哈希(一个紧凑版本)作为铭文发布在比特币上。

 

需要注意的是,仅仅在比特币上发布数据并不意味着结算。这里的区别在于,像 Botanix 这样的外部链以铭文形式发布的数据存储在比特币节点(矿工)未验证的地方。比特币协议完全不知道这些数据。因此,无法确定铭文中发布的交易数据是否正确。

 

截至 2024 年 6 月,Botanix EVM 和 Spiderchain 仍处于测试网阶段。

 

Citrea

 

Citrea 正在比特币之上构建一个 ZK Rollup。比特币之上的意思是,它打算使用比特币作为数据可用性层。Citrea 认为,扩展比特币区块的最安全且激励对齐的方式是通过链上可验证性和数据来分片执行。分片执行意味着将执行任务分成更小的部分,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提高整体系统的效率和安全性。

 

然后,Citrea 将这些分片或交易批次聚合起来,并将两个交易批次之间的状态差异与称为有效性证明的证明一起发布在比特币上。然而,目前的问题是,比特币没有能力验证这些证明。因此,Citrea 的最终形式将不得不等到比特币有了允许其验证 ZK 证明的操作码。

 

在此期间,它将使用 BitVM 实现作为临时解决方案来处理证明,并桥接比特币进出 Rollup。自然,Citrea 也继承了前一节提到的 BitVM 的缺点。未来,随着 BitVM 的改进,Citrea 将改进其桥接功能。

从分散到整合,细说比特币发展史

来源 :Citrea

 

截至 2024 年 6 月,Citrea 处于测试网阶段。

 

Mezo

 

Mezo 自称为比特币的经济层,而不是比特币的 L2。它使用 T,将比特币引入和带出 EVM 链。

 

Mezo 由开发了 tBTC, Fold, Keep 和 Taho. 等产品的团队构建。这个团队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比特币相关应用的开发。Mezo 的目标很简单:扩展 比特币的使用场景。它通过以下三种机制实现这一目标:

 

  • 让 Mezo 用户通过质押比特币来保护网络并赚取收益。

 

  • 允许用户用比特币支付 Gas 费用,这些费用将分配给 veBTC 和 veMEZO 质押者。

 

  • 构建一个端到端的 BitcoinFi 体验。

 

那么,什么是 BitcoinFi 和经济层?大多数新链,包括 EVM 兼容链,都依赖现有的用户体验,例如相同的钱包和桥接工具。改进用户体验几乎从未成为优先事项。而 Mezo 从零开始设计整个用户体验,这是非常罕见的。它包括以下内容:

 

  • 一个由 BTC 支持的本地稳定币(mUSD),用户无需从其他链桥接。

 

  • 一个由 BTC 担保的长尾借贷协议。

 

  • 通过 Fold 提供的全面集成的上下车通道。

 

  • 通过 Taho 提供的集成钱包体验。

 

将所有这些应用程序结合起来,Mezo 创建了一个独特的端到端 BitcoinFi 体验。

从分散到整合,细说比特币发展史

Mezo 基于 Cosmos SDK,并使用 Comet BFT 作为共识机制。

 

  • CometBFT 是一种软件,用于在多台机器上安全且一致地复制应用程序。所谓的安全,是指只要少于三分之一的机器以任意方式出现故障,CometBFT 就能正常工作。所谓的一致,是指每台非故障机器都能看到相同的交易日志并计算相同的状态。安全且一致的复制是分布式系统中的一个基本问题;它在从货币到选举再到基础设施编排等广泛应用的容错中起着关键作用。—— 来源:

 

CometBFT 由两个组件组成:一个共识引擎和一个通用应用程序接口。共识引擎基于 Tendermint 核心,负责区块生产、验证和最终性。Tendermint 是最早的权益证明共识设计之一,提供 ,这意味着即使网络中有最多三分之一的节点是恶意的,共识机制仍能正常工作并达成共识。这种容错能力使得网络更加安全和稳定。

 

ABCI 允许共识引擎(负责达成共识和验证区块)与应用程序逻辑(负责处理交易和执行智能合约)在不同的环境中运行。这种分离使系统更加模块化,各个组件可以独立开发、测试和升级。这种灵活性不仅提高了开发效率,还增加了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开发人员不必限制在与共识引擎相同的编程语言中,这降低了开发的学习曲线,并且可以利用现有的技术堆栈和工具。由于可以使用不同的编程语言和工具,更多类型的应用程序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开发和运行,从而吸引更多的开发人员和项目参与。Mezo 最初只兼容以太坊虚拟机(EVM)运行时,这意味着它能够运行基于以太坊的智能合约和应用程序。

 

Mezo 的设计使得随着它的普及,比特币持有者可能会直接或间接受益。具体来说:

 

直接收益:比特币持有者可以在 Mezo 上质押他们的比特币,以赚取质押收益。这意味着他们的比特币不仅是持有的资产,还可以通过质押获得额外的回报。

 

间接收益:即使比特币持有者选择继续在比特币网络上持有比特币,他们也能从中受益。这是因为当更多的比特币被取出流通并用于支付 Mezo 上的费用时,市场上流通的比特币总量减少。这种流通量的减少可能会导致比特币价值的提升,从而使持有者间接受益。

 

Mezo 有一个双重质押模型,如下图所示。网络上的验证者可以质押 比特币和 MEZO(Mezo 网络的本地代币)。通过质押比特币和 MEZO,验证者分别获得 veBTC 和 veMezo。「ve」代表验证者托管,这些代币通常锁定在智能合约中。验证者托管代币持有者具有治理权,网络奖励和费用收入与他们共享。

 

资产锁定时间越长,发放的 ve 代币越多。veBTC 质押者赚取比特币,veMEZO 质押者赚取 MEZO 奖励。部分 MEZO 奖励可以被销毁以增加比特币库存。

从分散到整合,细说比特币发展史

收益是 Mezo 的核心之一,因为用户支付的费用会分配给质押比特币的验证者。Mezo 计划通过其姊妹项目 Acre 提供的流动性质押进一步扩展 比特币质押的应用范围。当用户将比特币存入 Acre 时,他们会获得一个流动性质押代币 stBTC 作为回报。存入的比特币会被用于跨链和 DeFi 应用。通过这些活动产生的收益会累积在 stBTC 中,而 stBTC 可以 1:1 兑换为比特币。

从分散到整合,细说比特币发展史

来源 — 

 

尽管比特币的市值超过了一万亿美元,但它在借贷市场上几乎没有发挥作用。下图显示了 WBTC 在借贷市场中的分布情况。数据显示,从 2023 年 7 月到 2024 年 6 月,前三个借贷应用中使用的 WBTC 数量从约 50,000 减少到约 23,000。借贷应用中 WBTC 总量的下降可以归因于 WBTC 供应量下降了 48%,从 2022 年 5 月的 285,000 WBTC 降至现在的略高于 150,000 WBTC。这种下降主要是由于市场在 Luna、3AC 和 Alameda 事件后的影响下意识到集中化方的风险。

从分散到整合,细说比特币发展史

在 Mezo 首次推出的第一阶段,它就已经开始接受比特币存款,并提供三种不同的锁定期:两个月、六个月和九个月。存款会以 HODL 分数的形式获得积分,每枚 BTC 每天产生 1000 分,且锁定期越长,乘数越高。用户还可以存入其他资产如 USDe、USDC 和 USDT,以增加 BTC 存款的收益。截至 2024 年 7 月,Mezo 的总锁仓量(TVL)达到 1.35 亿美元。

从分散到整合,细说比特币发展史

除了奖励持有者外,Mezo 还将与比特币核心协议分享部分费用。

 

Stacks

 

Stacks最近进行了Nakamoto升级,目的是解决升级前存在的链分叉和交易缓慢的问题。Stacks使用了一种名为转移证明(Proof of Transfer, PoX)的共识机制。

 

在这个机制下,有兴趣在Stacks上生成区块的比特币矿工需要发送一些比特币。假设矿工Alice被随机选中在Stacks上生成区块。矿工Alice发送的比特币会分配给那些质押(锁定/质押)Stacks本地代币STX的用户。这意味着质押STX的用户会得到比特币作为收益。有趣的是,这种收益是以比特币的形式提供的,而不是像大多数区块链那样,以链的本地代币形式提供。这种方式可能吸引更多用户,因为比特币被认为是一种更为稳定和广泛认可的加密货币

 

从分散到整合,细说比特币发展史

 

那么一旦比特币矿工Alice被选中,她就可以一直生成Stacks区块,直到下一个比特币区块被挖出为止。当Alice生成Stacks区块后,这些区块会被发送给签名者进行验证。当超过70%的签名者接受这些Stacks区块时,它们就会被Stacks网络接受并加入区块链。假设 Alice 在下一个比特币区块被挖出前生成了 10 个 Stacks 区块,一旦下一个比特币区块被挖出,新的矿工(例如Bob)将有机会竞争生成下一批Stacks区块。

 

Bob会将Alice在Stacks上生成的第一个区块的哈希值添加到他提交到比特币区块链的区块提交交易中。Stackers(质押者)会检测到Bob提交的这笔交易。然后,他们在Stacks上创建一个任期变更交易,该交易包括Alice生成的最后一个区块(即第10个区块)的哈希值。

 

从分散到整合,细说比特币发展史

 

然比特币层的开发还处于早期阶段,但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对这些链进行比较:

 

  1. 链设计:每条链的基础设计,包括共识机制、智能合约能力和扩展方案。例如,某些链可能注重安全性和去中心化,而其他链则可能更侧重于高吞吐量和低延迟。

 

  1. 桥设计:链之间桥接的设计如何实现跨链资产的转移和互操作性。桥接机制包括如何在不牺牲安全性的情况下将比特币转移到其他区块链上,并保障跨链交易的可靠性。

 

  1. 总锁定价值:总锁定价值是用户锁定或质押在协议中的总资产价值。

 

从分散到整合,细说比特币发展史

除了前面提到的团队外,许多其他团队也在构建比特币的扩展层。这些团队包括 Alpen、Bison、BitLayer、Rootstock、SatoshiVM 和 Soveryn 等。读者可以在这里找到。

 

L2 和 L1 之间的关系

 

L2 在两个方面对 L1 有帮助:扩展规模和降低成本。它们为用户提供了更便宜的交易方式,同时不会牺牲太多安全性(对于那些具有非托管、无需信任的桥接和没有额外安全假设的 L2 来说,甚至没有安全性损失)。

 

以以太坊 L2 为例。根据 Token Terminal 的数据,在 2024 年 6 月的第二周,以太坊上进行了 710 万笔交易,收入为 1060 万美元。用户每笔交易的成本约为 1.5 美元。同时,五个 L2——Arbitrum、Base、Blast、Optimism 和 Polygon——进行了超过 7000 万笔交易,总费用为 275 万美元。每笔交易的费用约为 0.03 美元。

 

我们可以讨论这些交易的质量,包括它们是否是机器人交易。但是不得不承认,以太坊本身无法支持那么多交易。

 

但是,当使用 L2 层解决方案时,L1 不再直接与用户进行交互。这样的缺点类似于传统商业模式中的情况:那些更接近终端用户的企业通常能获取更多的价值。亚马逊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因为它拥有庞大的分销网络,这使得它在与供应商和制造商的关系中占据优势地位。

 

Dollar Shave Club 采用了订阅模式,将剃须刀直接销售给消费者。这种模式绕过了传统的零售渠道,例如商店和批发商,从而节省了这些中间环节的成本。由于没有中间商赚差价,Dollar Shave Club 能够以更低的价格将剃须刀卖给消费者,同时保留了更多的利润和价值,而不是将其分给传统供应链中的其他环节。

 

通常情况下,增加中间层会削弱企业与最终客户的直接联系,这在传统商业中被视为不利,因为企业希望直接接触客户,保持客户关系并获得更多的价值。然而,在区块链领域,通过引入 L2 解决方案,L1 并没有失去与用户的联系。相反,它们采用了一种企业对企业(B2B)的模式,将用户的某些交互和交易处理委托给 L2。这种模式带来了扩展和降低成本的好处。但问题是,这样做是否会让 L2 捕获大部分的价值?并且,L2 是否会向 L1 传递足够的费用,确保 L1 仍然能获得应有的收益和资源来维持其网络运营。

 

以太坊在过去三年里广泛采用了 L2 解决方案,这使得我们可以通过分析这些解决方案对以太坊生态系统的影响来得出结论。掠夺性(predatory)的意思是 L2 是否从以太坊中获取了过多的价值,从而削弱了以太坊自身的价值和作用。要确定这一点,可以从以下两种方法入手:

 

1:通过观察以太坊在其生态系统中收入占比的变化,来评估 L2 的影响。图表展示了以太坊与五个领先的 L2 解决方案在收入上的对比。数据显示,以太坊在整个生态系统的收入中始终占据 90% 以上的份额。这意味着,即使有 L2 的存在,以太坊仍然保持了其大部分的收入,L2 并未对以太坊的经济造成显著的负面影响。

从分散到整合,细说比特币发展史

 

2:另一种方法是查看市值或价格。价值捕获通常反映在资产的价格中。通过分析 ETH(以太坊的原生代币)在整个以太坊生态系统中的总市值占比,可以看出以太坊是否受到 L2 的影响。目前,ETH 占整个以太坊生态系统总市值的 95% 以上,即使考虑到前 10 个 L2 的市值。这表明,即便有 L2 存在,以太坊的市值仍然占据绝大部分,L2 并未显著影响以太坊的总体价值。

从分散到整合,细说比特币发展史

以太坊本身无法支持那么多交易,但它仍然捕获了 90% 以上的生态系统价值,这表明 L2 是扩展以太坊的正确步骤。只要 L2 在 L1 上结算,L2 之间对 L1 区块空间的健康竞争对基础层的健康有利。

 

接下来是什么?

 

假设比特币和其他链条是不同的岛屿。为了创建真正的 L2,这些岛屿需要通过桥梁连接起来,但前提是比特币岛居民需要达成共识。目前,一些项目希望成为比特币的 L2,正在努力建立基础设施,作为一种临时解决方案。

 

当这些 L2 岛屿已经准备好,就只需要等待比特币岛居民同意需要桥接到其他岛屿了。在达成内部共识之前,不要试图找到更复杂的桥接方法,而是要专注于使用已经被证明有效并经过实战测试的基础设施。

从分散到整合,细说比特币发展史

不同项目如何现代化比特币岛并准备桥梁基础设施以连接其他岛屿

 

比特币社区成员对比特币系统的安全性非常重视,他们对于任何可能改变比特币系统的提案都会进行详细的讨论。任何想对比特币进行修改的人都可以起草一个比特币改进提案(BIP)。这个过程通常会首先在各种论坛上进行非正式讨论,作者会根据反馈对提案进行修改。之后,社区中的一个专门委员会会对提案进行审核并编号,使其成为正式的提案。

 

一些比特币社区的成员理解在保持谨慎的前提下对比特币系统进行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性。例如,像 Botanix、Taproot Wizards 和 Thesis 这样的团队正在努力增加操作码,以扩展比特币的可编程性。Ethan Heilman 和 Armin Sabouri 提出的比特币改进提案 (也称为 OP_CAT)有望为比特币带来许多新的可能性。CAT 代表连接(concatenate)。虽然它原本是比特币操作码的一部分,但由于安全问题,中本聪将其删除。不过,随着比特币执行环境的演变,这些安全问题已经得到缓解,因此重新引入这一操作码将为比特币系统带来更多功能和应用。

 

该操作码允许将两段数据连接在一起。它解锁了从自定义交易类型(如动态托管系统)、智能合约(如原子交换)到不同的 DeFi 应用程序以及与外部链更大互操作性的众多可能性。

 

像 Starkware 这样的团队已经建议通过引入 OP_CAT,可以将 STARK 验证引入比特币。这意味着比特币可以验证零知识证明(Zk 证明),从而启用 Rollup 技术。这种设计范式不仅允许在比特币上实现通用的设计,还能显著提高比特币的可扩展性。

从分散到整合,细说比特币发展史

Taproot Wizards 团队正在进行其他设计(如 )。这个设计将使用 OP_CAT 操作码创建无信任桥梁,与当前的 BitVM 设计不同,CATVM 没有流动性要求。CATVM 还将实现序数和符文的去中心化交易,其用户体验将与其他链上的用户体验一样好。

 

SegWit 为 Taproot 升级铺平了道路,而 Taproot 反过来对序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序数和铭文使 BRC-20 和符文的实现成为可能。比特币开发者最近的热情表明,他们越来越支持实现 BIP-420(也称为 OP_CAT)的社会共识。OP_CAT 操作码还具有向后兼容性,这意味着网络不需要进行硬分叉来激活它。我们期待它上线,并见证比特币原生可编程性新时代的到来。

 

比特币开发者围绕比特币构建了许多独立项目,这些项目就像是围绕强大比特币岛的小现代岛屿。随着 BIP-420(一个新的比特币改进提案)的推出,可能会有方法将这些独立的小岛屿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繁荣和现代化的整体岛屿。

 

随着比特币在未来的各种变化,希望用户在不同的金融应用中使用比特币时不再需要了解底层的技术细节和各个层的差异。比特币层之间的整合将会变得像今天在孟买穿行一样自然和无缝,我们完全不会意识到这个繁忙的大都市曾经是由七个独立的岛屿组成的。

Mt.Gox已偿还95457枚比特币,4次偿还均造成市场下跌

2024 年 7 月 31 日,Mt.Gox 交易所发布公告称,受托人在 7 月 5 日、 16 日、 24 日和 31 日根据赔付计划通过部分指定加密货币交易所以比特币和比特币现金形式向部分债权人进行了偿还,迄今已经向超过 17, 000 名债权人进行偿还。

Mt.Gox已偿还95457枚比特币,4次偿还均造成市场下跌

图片:Mt.Gox 交易所发布的公告

根据 search.ichainfo.com 的数据,目前 Mt.Gox 已经偿还了总计 141619 枚比特币中的 95457 枚,总价值高达 61.6 亿美元,占总量的 67% 。

Mt.Gox 一共通过 5 家交易所执行赔付,分别是 Bitbank、SBI VC Trade、Kraken、Bitstamp、BitGo,由于在 7 月 31 日之前前四家交易所都已经收到来自 Mt.Gox 的比特币,所以在当日收到 33963 枚比特币的地址极有可能属于 BitGo。

Mt.Gox已偿还95457枚比特币,4次偿还均造成市场下跌

图片:Mt.Gox 偿付资金分布情况

1HRAprcXCzx1YqYv7dcCcDzf3vYVGPv3b2

12Gws9EsEiDZLinu2SWkHdk7TcobjTau9u

1MUQEiiQEckiBkrQswqq225nQTRWJ5SXZZ

Mt.Gox已偿还95457枚比特币,4次偿还均造成市场下跌

在 Mt.Gox 交易所 7 月进行的赔付中,虚拟货币市场均收到较大影响,根据 search.ichainfo.com 在赔付当日及次日,比特币的价格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跌,跌幅在 4% -8% 之间。

Mt.Gox已偿还95457枚比特币,4次偿还均造成市场下跌

为了监测 Mt.Gox 交易所剩余地址的资金变化情况,iChainfo Search 推出了 Mt.Gox 专题页面(https://search.ichainfo.com/entity/mtgox),展示 Mt.Gox 相关地址的资金余额和最新交易情况。

Mt.Gox已偿还95457枚比特币,4次偿还均造成市场下跌

Web3就业市场半年报:比特币ETF获批后职位激增

Web3就业市场半年报:比特币ETF获批后职位激增缩略图

原文作者:  

原文编译:深潮 TechFlow

要点总结

  • 比特币 ETF 批准后招聘职位激增: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于 2024 年 1 月批准比特币 ETF 后,全球 Web3 招聘职位数量大幅上升, 2024 年上半年同比增长约 20% 。

  • 亚洲招聘职位增加:亚洲的招聘职位有所上升,进一步缩小了与欧洲的差距。新加坡、印度和香港在招聘活动中表现尤为活跃。

  • 亚洲主网招聘职位:尽管自 2023 年以来,亚洲的主网招聘职位有所减少,但越来越多的全球主网正在扩大在该地区的招聘,凸显了亚洲在 Web3 领域日益重要的地位。

1. 引言

公司的招聘职位反映了 1)公司战略的执行情况和 2)特定行业的需求,可用来预测未来市场的活跃程度。在本报告中,我们分析全球 Web3 招聘职位的趋势,以提供对 Web3 市场的整体洞察。本报告的这一部分重点关注 2024 年上半年 Web3 招聘职位的状况。数据主要来源于 ,这是一个提供 Web3 领域职位列表的网站。

2. 2024 年上半年全球 Web3 招聘职位趋势

Web3就业市场半年报:比特币ETF获批后职位激增

2024 年上半年全球 Web3 招聘职位,来源:Web3 Jobs,Tiger Research

2.1. 自比特币 ETF 批准以来招聘职位的变化

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于 2024 年 1 月批准比特币现货 ETF 后,全球 Web3 市场的招聘职位开始显著增加。随着市场复苏预期的上升,招聘活动变得相对活跃。在 2024 年上半年,招聘职位数量同比增长约 20% ,反映出行业整体预期较去年有显著上升。

然而,目前的招聘职位水平仍低于 2021/2022 年的高峰。这主要是由于市场环境、技术创新等多个因素。首先,比特币 ETF 的批准对加密交易和投资领域的影响大于对更广泛的 Web3 生态系统的影响。招聘职位的增加主要来自加密 ETF 管理公司和交易所,而非 Web3 项目。

例如,加密 ETF 管理公司如 Grayscale 的招聘职位在 2024 年上半年增加到 28 个,较上半年的 7 个翻了四倍。虽然加密交易所的招聘职位也有所增加,但变化不大,因为这些公司维持了稳定的需求。

其次,最近的市场回升是由投机驱动的,而非技术创新。目前市场更倾向于像 meme 币这样的投机交易,而不是新的技术趋势。,多个市值超 10 亿美元的 meme 币项目已出现,吸引了市场关注。这一趋势表明,推动行业发展的创新性进展缺乏。鉴于这种短期的投机交易文化,Web3 行业的实际采用需求相对有限。

2.2. 六月标志着招聘职位回归下降趋势

自 2024 年 6 月起,我们观察到 Web3 行业的招聘职位数量急剧下降。这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解读。

首先,市场环境可能恶化。由于 Mt. Gox 和德国政府对比特币的出售施加了压力,加密货币价格下降,加上随之而来的交易量减少,可能抑制了市场情绪。

其次,这也可能是季节性因素。许多公司在 6 月暑假季节时通常会暂时暂停招聘活动。

因此,招聘职位的下降可能是行业整体下滑与季节性因素共同造成的。我们需要密切关注未来的招聘职位趋势,以更准确地分析这一情况。

3. 2024 年上半年各大洲 Web3 招聘职位(按月累计)

Web3就业市场半年报:比特币ETF获批后职位激增

2024 年上半年按大洲累计的 Web3 招聘职位,来源:Web3 Jobs,Tiger Research

分析 2024 年上半年 Web3 行业按地区的招聘职位趋势,招聘职位的排名如下: 1)远程工作, 2)北美, 3)亚洲, 4)欧洲, 5)中东。值得注意的是,远程招聘职位开始超过北美的招聘职位。这一变化表明,远程工作在 Web3 行业中迅速普及,反映出其地域无关的特性,并表明工作安排变得越来越灵活。

另一个显著变化是亚洲和欧洲市场之间招聘职位数量的差距在扩大。自 2023 年上半年起,亚洲开始超过欧洲,而在 2024 年上半年这一差距继续扩大。截至 2024 年上半年,亚洲的招聘职位约占总数的 20% ,而欧洲约占 15% 。这一趋势清晰地表明,Web3 行业的兴趣和活动正在向亚洲转移。

4. 2024 年上半年亚洲 Web3 招聘职位按行业趋势

Web3就业市场半年报:比特币ETF获批后职位激增

2024 年上半年亚洲 Web3 招聘职位按行业,来源:Web3 Jobs,Tiger Research

截至 2024 年上半年,亚洲市场的 Web3 招聘职位在以下地区最为活跃: 1)新加坡, 2)印度, 3)香港。

新加坡依然是招聘人数最多的地区,与 2023 年下半年相比增长约 23% 。这一增长得益于新加坡清晰的监管框架和对加密货币友好的商业环境,使其成为一个有吸引力的市场。

香港在 2023 年 6 月开放了 Web3 市场,最初随着更多 Web3 公司进入市场,招聘人数有所增加。许多公司通过获得加密许可证来准备在香港开展业务。然而,当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SFC)对许可证申请者的大陆服务实施禁令时,情况开始逆转。作为回应,全球交易所如 Binance、OKX 和 HTX 撤回了他们的许可证申请,导致整体招聘人数下降。因此,香港市场的招聘人数较上半年下降近 40% ,滑落至印度之后,位列第三。

5. 2024 年上半年亚洲 Web3 招聘职位按行业趋势

Web3就业市场半年报:比特币ETF获批后职位激增

在 2024 年上半年,加密货币交易所的招聘职位数量较 2023 年下半年增加了约 45.6% 。这一增长可能是由于比特币价格的上涨和加密货币交易量的显著增加,这增强了行业的盈利能力。

2023 年大多数加密交易所的招聘趋势保持一致,主要交易所为 1)OKX 和 2)Binance。此前,Binance 的招聘活动更为活跃,但这一趋势在 2023 年 6 月美国检察官办公室对其提出指控后发生了变化。此外,Binance 在阿布扎比和荷兰等多个国家未能获得许可证的尝试,也可能导致其全球招聘活动的轻微下降。

有趣的是,尽管 OKX 的招聘水平与去年下半年相似,但 Coinbase 的招聘人数却大幅增加,从去年下半年的 39 人增至今年上半年的 209 人。这一激增可能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批准比特币 ETF 有关。根据之前 ,比特币 ETF 的批准导致美国受监管交易所的交易量和流动性增加。Coinbase 似乎从中受益,导致招聘职位显著增加。

6. 2024 年上半年主网招聘职位趋势

Web3就业市场半年报:比特币ETF获批后职位激增

2024 年上半年亚洲 Web3 招聘职位按主网,来源:Web3 Jobs,Tiger Research

在 2024 年上半年,亚洲的主网招聘人数相比于去年下半年略有下降。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更多的主网在亚洲的招聘活动较去年有所增加,其中 Scroll.io 在 2024 年上半年 20 个招聘职位中有 14 个针对该地区。

总部位于澳大利亚的 Web3 游戏主网 Immutable 在亚洲的招聘人数绝对值最高。其他主要非亚洲主网如 Ripple、Aptos 和 Avalanche 也在亚洲持续显示出招聘需求。尽管招聘人数绝对值不高,但显然主网参与者认识到亚洲市场的商业机会和潜力。

7. 其他显著的招聘职位趋势

Web3就业市场半年报:比特币ETF获批后职位激增

来源:Story Protocol

在 2024 年上半年,出现了几项显著的招聘趋势。Story Protocol 宣布计划推出一条用于知识产权代币化的 Layer 1 区块链,吸引了大量关注。他们在年初开始积极招聘,总共进行了 16 次招聘。

虽然 Story Protocol 总部位于美国,但最近的消息表明,他们也在招聘韩国业务负责人。这表明 Story Protocol 计划扩展至韩国市场。

Web3就业市场半年报:比特币ETF获批后职位激增

来源:Mocaverse

Animoca Brands 也在疯狂招聘。在 2023 年下半年仅招聘了四人的情况下,他们在 2024 年上半年增加到了近 40 人。Animoca Brands 正在为多个项目招聘,包括 NFT 项目 Mocaverse 和 Web3 国际象棋游戏 Anichess,同时也在积极招聘其投资业务的人才。

8. 结论

在 2024 年上半年,Web3 市场的招聘职位数量相比于去年同期有所增加,但仍低于 2021 年和 2022 年的招聘水平。随着行业的发展和市场的增长,招聘职位的增加是一个自然趋势。然而,尽管 Web3 行业的增长规模很大,招聘职位的数量仍未能达到行业预期。

这种差异部分是由于 Web3 行业偏向于短期消费趋势,例如 meme 币交易和空投活动,而不是培养一个可持续的生态系统。为了实现可持续增长,行业需要在讨论上进行根本性的转变,并出现新的技术趋势。如果这种变化在 2024 年下半年未能发生,行业增长停滞的风险将会增加。

马来西亚区块链周圆满落幕——3EX CryptoGPT备受关注

马来西亚区块链周活动圆满落幕,此次活动聚集了加密行业中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各界人士,包括技术领域的专家、知名项目方、投资者和政府代表。与会者共同分享了关于区块链技术、数字资产市场和金融科技创新的见解和经验,共同探讨了加密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未来机遇。在本次活动中,作为全球领先的AI交易平台3EX备受瞩目,与多个知名加密机构和行业专家深入探讨了在AI时代下加密行业的发展趋势。

马来西亚区块链周圆满落幕——3EX CryptoGPT备受关注

作为全球首个集成ChatGPT-4o的AI交易平台,3EX CryptoGPT将ChatGPT强大的AI编程能力引入数字资产交易,为全球Web3用户提供智能化、个性化的一站式AI交易服务。活动现场,3EX CryptoGPT展示了其在加密领域的强大AI功能,赢得了现场参会者的高度赞誉。 

交流AI时代的加密未来

在此次活动中,3EX代表与多个加密社区、VC就AI技术在加密投资中的应用展开了深入讨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如何有效利用AI来进行加密项目研究,优化投资策略预测市场波动和提升交易效率,成为了讨论的焦点。3EX 通过其AI交易功能CryptoGPT为例,展示了如何通过智能化工具帮助投资者更好地掌握市场动态,应对市场波动。

马来西亚区块链周圆满落幕——3EX CryptoGPT备受关注

3EX团队还在活动现场进行了CryptoGPT平台的操作演示,展示了平台在交易策略、市场分析和风险管理等方面的功能。同时与参会者进行了互动演示,让参会者亲身体验使用3EX CryptoGPT进行加密市场项目研究,交易策略制定,策略回测等功能。其直观的用户界面和强大的功能引起了与会者的浓厚兴趣,得到了现场观众的一致好评。

探讨监管政策与未来合作

除了技术分享,3EX还与马来西亚的监管机构代表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探讨未来可能的监管政策方向。3EX表示,将积极配合相关监管要求,确保平台的合规运营。同时,3EX还在活动中与多个区块链项目、媒体、VC探讨了未来合作的可能性,寻求在技术、市场推广等领域的深度合作,共同推动加密行业的健康发展。

马来西亚区块链周圆满落幕——3EX CryptoGPT备受关注

在此次活动种,3EX在AI时代加密领域的出色表现,不仅展示了AI技术在加密投资中的潜力,也为行业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3EX将继续致力于技术创新和用户体验的提升,帮助全球投资者在不断变化的市场中获得优势。

马来西亚区块链周的成功举办,为行业各界提供了一个交流合作的平台,也为3EX带来了更多展示其技术实力和产品创新的机会。3EX期待在未来继续推动AI与加密技术的深度融合,为全球加密投资者带来更多创新与机遇。

【3EX相关链接】

https://linktr.ee/3exlinktreecn 

Twitter(CN): https://twitter.com/3EX_ZH 

11张图解读七月加密市场:久违的反弹终于来了

11张图解读七月加密市场:久违的反弹终于来了缩略图

原文作者:

原文编译:Jordan,PANews

刚刚过去的七月,随着美国现货以太坊 ETF 获得批准并顺利上市交易,加密货币市场绝大多数指标终于出现久违的反弹,本文将用 11 张图解读过去一个月的加密市场状况。

1、七月,比特币和以太坊调整后链上总交易额整体增长了 31.8% ,升至 4450 亿美元,其中比特币调整后链上交易额涨幅达到 34.7% ,以太坊涨幅为 27.7% 。

11张图解读七月加密市场:久违的反弹终于来了

2、七月调整后的稳定币链上交易额增长 18.8% ,达到 9974 亿美元,稳定币发行供应量增长 1.2% 升至 1443 亿美元,其中 USDT 和 USDC 的市场份额分别为 78.9% 和 17.1% 。

11张图解读七月加密市场:久违的反弹终于来了

3、比特币矿工收入在七月份达到 9.502 亿美元,小幅下跌 1.2% 。此外,以太坊质押收入也下降了 6.6% ,跌到 2.702 亿美元。

11张图解读七月加密市场:久违的反弹终于来了

4、七月以太坊网络共销毁了 17114 枚 ETH,价值相当于 5640 万美元。数据显示,自 2021 年 8 月上旬实施 EIP-1559 以来,以太坊总计销毁了约 435 万枚 ETH,价值约合 123 亿美元。

11张图解读七月加密市场:久违的反弹终于来了

5、七月以太坊链上 NFT 市场交易额再次延续了较大幅度的下降,跌幅 49.6% ,进一步降至约 1.403 亿美元。

11张图解读七月加密市场:久违的反弹终于来了

6、合规中心化交易所(CEX)的现货交易额在七月份出现反弹,增幅 6.7% 升至 7027 亿美元。

11张图解读七月加密市场:久违的反弹终于来了

7、七月现货比特币 ETF 净流入量增长 473% ,达到 31.5 亿美元;

11张图解读七月加密市场:久违的反弹终于来了

8、在加密期货方面,七月比特币期货未平仓量涨幅达到了 15.6% ;以太坊期货未平仓量下跌 5.6% ;在期货交易额方面,比特币期货七月交易额增加 65% ,跌至 1.66 万亿美元,以太坊期货交易额增长了 43.1% 。

11张图解读七月加密市场:久违的反弹终于来了

9、七月芝商所比特币期货未平仓量增长 13.5% ,反弹升至 106 亿美元,日均成交金额(daily avg volume)增加了 12.3% ,升至约 50.5 亿美元。

11张图解读七月加密市场:久违的反弹终于来了

10、七月以太坊期货月均交易额大幅增长至 7555 亿美元,涨幅达到 43.1% 。

11张图解读七月加密市场:久违的反弹终于来了

11、在加密货币期权方面,七月比特币期权未平仓量上涨 35.9% ,以太坊期权未平仓量同样出现上涨,涨幅为 7.1% 。另外,在比特币和以太坊期权交易额方面,比特币月度期权交易额达到 569 亿美元,增长了 31.9% ;以太坊期权交易额下跌 8.1% ,减少至 155 亿美元。

11张图解读七月加密市场:久违的反弹终于来了

区块链激荡十年

本文来自: ),作者:林默默,星球日报经授权转发。

区块链激荡十年

“应该把 10 月 31 日定为区块链日。”一个社群里,有人给出了这样的提议。

十年前的这天,中本聪发布了比特币第一版白皮书。不到 3 个月,他将白皮书的设想变为了现实。2 年后,中本聪选择事了拂衣去,而他开启的区块链世界却渐渐热闹起来。

区块链激荡十年

这片尚未完全开垦的土地,吸引了技术极客、投资经理、科幻小说作家、牛肉销售员、英语老师……他们并非互联网世界的主角,却在区块链的世界里开荒挖地,成为行业的领路人。运气、眼界、能力……多种因素综合下,他们站在了舞台中央。

回顾这十年,争议不断,机会不断。伴随着一个个造富神话,区块链的车轮滚滚向前。区块链真相沿着时间脉络梳理了这十年的过往,希望尽可能地记录下这段奇妙的时光。

1

2008 年 9 月 14 日上午 9 点左右,一通电话彻底决定了雷曼兄弟的命运。

“我们一致决定,选择一家影响力足够震慑市场的鲁莽机构开刀,主动放弃对它潜在的一切承诺,让它彻底倒闭,借以警示所有市场参与者不要再心存幻想。实际上,雷曼只不过在错误的时间被选择了。”电话那头美联储主席伯克南告诉掌舵人理查德 · 福尔德。

最后一线希望落空了。此刻,62 岁的福尔德再也无法重新上演 911 事件当时的奇迹——力挽狂澜,让这家百年投行成功从灾难中挺过来。

9 月 15 日凌晨 1 点,福尔德走出雷曼总部大厦,面对赶来的媒体,宣读了董事会决议:雷曼兄弟投资公司向联邦政府申请 11 号破产保护法案。

这只是金融危机的开始,并不是结束。

当天,美国银行宣布以近 500 亿美元的总价收购美国第三大投资银行美林公司。当月,美国五大投行中仅存的高盛和摩根士丹利转型为银行控股型公司。6 个月以前,华尔街五大投行中实力最弱的贝尔斯登,已被摩根大通以总价约 2.36 亿美元的 “超低价” 收购。

就这样,美国著名的五大投行彻底分离崩析。

很快,经济危机蔓延到全球。各国中央银行疯狂印钱,公众手里的货币贬值,通货异常膨胀,群众购买力大幅度削弱。金融危机中的旧世界风雨飘摇,公众的信用和经济一起缩水,抱怨声此起彼伏,新的秩序亟待建立。

2

此时,一个密码学极客出现了,带着去中心化的梦想。

2008 年 10 月 31 日,名为中本聪的人在 “metzdowd.com(密码朋克)” 网站的邮件列表中发表了一篇论文,题为《比特币:一种点对点式的电子现金系统》。

在论文中,中本聪详细描述了如何创建一套去中心化的电子交易体系,且这种体系不需要创建在交易双方相互信任的基础之上。

可惜的是,他的观点并没有多少人关注,即便是全是密码行业大神的地方。幸运的是,他并没有受影响,有条不紊地开始了自己的计划。

2009 年 1 月 3 日,在位于芬兰赫尔辛基的一个小型服务器上,中本聪挖出了比特币的第一个区块——创世区块(Genesis Block),并获得了 50 个比特币的奖励。

他在区块链上写下了这样一句话:The Times 03/Jan/2009 Chancellor on brink of second bailout for banks。

这是当天《泰晤士报》头版的标题。彼时,迫于金融危机的压力,英国财政大臣达林不得不考虑第二次出手纾解银行危机。此时,不单是英国,美国、俄罗斯都如此,糟糕的金融货币体系在全世界蔓延。

中本聪的这一举动,充分展现了新体系对旧体系的嘲讽。

当天下午 6 点 15 分,创始区块计入公开账簿。区块链 1.0时代——以比特币为代表的加密数字货币时期,正式拉开序幕。

3

早期,比特币更像是技术极客的玩具,未能和现实世界建立联系,直到一个名为 Laszlo Hanyecz 的程序员出现。

2010 年 5 月 18 号,Laszlo Hanyecz 在比特币论坛 BitcoinTalk 上发帖声称:自己可以付一万个比特币购买几个披萨,对方需要把披萨送到自己的住址。

区块链激荡十年

19 岁的小伙子 Jercos 在 BitcoinTalk 看到了这条消息问询而来。事实上,Jercos 和 Hanyecz并不相识,但是二人总是在同一个IRC(聊天室)出入,因此,Jercos 对 Hanyecz的马甲比较熟悉。

最终,Hanyecz 用 1 万比特币购买了价值 25 美元的约翰棒披萨优惠券。

这是历史性的一刻。这项交易诞生了比特币第一个公允汇率,一个比特币值0.3美分,自此比特币有了价格。

但是,此时并没有专属的比特币交易平台,矿工们只能通过论坛发帖来找寻买家,价格也需要不断商量。这样的方式显然不够方便,于是,有人看到了其中的商机。

2010 年 7 月,纽约北部的天气异常舒适,但 Jed McCaleb 却觉得无聊。

他坐在空荡的房间里,身边堆满了神经科学和人工智能方面的书籍。突然间,他聚精会神盯着屏幕,眼前的新事物让他着迷。

原来,游戏间隙,Jed 无意间浏览到一篇 Slashdot 报道比特币的文章,文章提到的 P2P 技术像是一个催化剂,彻底激活了Jed的好奇心。

这是 Jed 早就研究过的技术。2000 年,Jed 研发过一款名为 eDonkey(俗称电驴)的商业软件。这是一个用于共享音乐、电影和软件的分布式网络,其背后采用的就是 P2P 技术。

好奇心驱使之下,他打算入手几个比特币研究下,却发现现有的网站购买比特币极其不方便。

于是,Jed 打算自己成立一个任何时间都能购买比特币的网站。第二天,全球第一个交易所 mtgox-com 上线了。

区块链激荡十年7 月 18 号,开业第一天,Mt.Gox 成交了 20 个比特币,5 美分一个。因为 24 小时可以交易,且界面美观,交易速度够快,还没到一周,Mt.Gox 单天的交易额就超过了一百美金。

此外,随着挖矿难度增加,很多矿工转而购买比特币,这为 Mt.Gox 吸引了更多用户。到了 7 月底,Mt.Gox 就成了全世界成交额最大的比特币交易所。

与此同时,依托交易所,比特币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知道。

4

2010年,比特币先后闯入未来区块链界两个大神的世界。

7月28日,一个昵称为ByteMaster的用户在BitcoinTalk论坛上向中本聪发难。他认为:“和银行相比较,比特币每10分钟一次的交易时间太长,我们需要更快一些,如果要实现这一点,必须改变比特币的共识机制。”

区块链激荡十年

ByteMaster真名Dan Larimer。他诞生于美国的工程师家庭,毕业于弗吉尼亚理工学院暨州立大学计算机专业。他的父亲Stan Larimer是波音公司、洛克希德马丁等公司的资深软件工程师。

Dan Larimer继承了父亲的基因,对新技术颇为感兴趣。2009年,Dan Larimer希望能够创造一种在互联网上流通的数字货币,他理所当然发现了比特币,并在比特币论坛上与中本聪取得了联系。

中本聪回应了关于比特币去中心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之后,霸气的表示:If you don’t believe me or don’t get it,I don’t have time to try to convince you,sorry。

深陷离婚官司的Dan Larimer并没有回怼,但此时的质疑却为他日后创办EOS埋下了伏笔。

2010年,一款叫做《魔兽世界》的MMORPG网游风靡全球。

一位16岁的少年对这个游戏着迷了。从2007年到2010年,少年一路从经典旧世玩到了“巫妖王之怒”。

2010年的一天,他愤怒得删除了《魔兽世界》客户端,因为暴雪刚刚在3.10补丁中移除了术士的技能“生命虹吸”。

区块链激荡十年

少年曾在暴雪官方论坛提出抗议,但得到的回复都是出于游戏平衡才这么做的,不能恢复。

他意识到了网络游戏“中心化管理”的弊端——游戏的拥有者暴雪可以不问玩家意见,随意修改游戏内容。

少年开始寻找有没有一种办法能够打破这种中心化的方式。

他从程序员父亲那里听到一个新鲜词——比特币。这是一种数字货币,却没有政府支持。

“没有任何实际支持的东西怎么会有价值?”这种中心化的数字货币并没有引起少年的足够重视。

过了一段时间,少年的想法发生了转变。他偶然听到了有人谈论到比特币并非是官方发行,而是一种去中心化的模式,他开始决定研究这个东西……

为了解比特币,少年决定赚取比特币。“我做了唯一能做的事情,开始寻找以比特币支付工作薪水的人,我找到了一个策划比特币博客的人,他为每篇文章支付5个比特币,当时价值4美元。”

这个少年就是日后以太坊的创建者——Vitalik Buterin。

5

同样,在中国,这款游戏也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

游戏的火爆激发了另一个产业:代练。他们靠打装备、练等级、做任务、刷战场荣誉、倒卖游戏内资源而赚钱。

此时,他们又碰巧遇到了另外一个“比特币挖矿”游戏。于是他们白天代练赚钱,晚上机器挖矿又能赚钱,有了双份收入。那时,比特币价格在2-3元人民币,平均每台电脑每晚可以赚10元钱左右。

2010年末,比特币进入GPU挖矿时代,原有的CPU挖矿软件近乎失效。但游戏代练电脑硬件比较好,打金工作室第一次占据了先机,他们成了中国最早期的一批矿工,很多人因此财富自由。

与此同时,中国最早的老牌IT媒体《电脑报》也开始了对比特币的报道。

媒体当时并没有介绍比特币的原理和意义,只是教育读者如何下载安装挖矿软件。在老牌媒体的教育下,中国比特币矿工的队伍日益壮大。

可矿工们每天只能通过淘宝和QQ群交易,这样的交易模式对比国外显然有些过时。此时的中国比特币玩家急需一个比特币交易网站。

抓住这个机遇的人是一个温州商人杨林科。他没有读过大学,曾在汽车配件厂打过工,后来当了兵,退伍后便北漂做起了生意。先后涉足蒸房、酒店等等,这些传统生意见利快,杨林科也算是不差钱的,但他却一直在琢磨其他赚钱的买卖。

2011年5月,杨林科从一个程序员口中得知比特币可以赚钱。温州人敢想敢做的特点在他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他发现在中国比特币的交易很复杂,便投资了几万元钱找了几个程序员开始搭建网站。

2011年6月9日,中国第一个比特币交易网站——比特币中国上线。巅峰时期,这个网站曾一度占据了中国80%的比特币交易量。

6

2011年2月初,不到一周时间,比特币和美元同价,达到1个比特币=1美元。

“什么东西,居然比美元还贵”。这样的价格让中国的李笑来震惊了。他从网上下载了比特币的白皮书研究了半年,并以均价6美元,动用1万多美元购买了2100个比特币。

2011年,有一位大三学生在知乎上问:有6000元,有什么好的理财投资建议?

有人回答:“买比特币,保存好钱包文件,然后忘掉你有过6000元这回事,五年后再看看。”

 当时,比特币的价格是3美元。而仅五年后,比特币一度突破 20000 美元(2017年年底),秒杀世界上所有的投资标的。

这个人就是刘志鹏,人称长铗。

2009年,长铗发表了一本“敬未来”题材的小说:《屠龙之技》。这本小说的核心就是:谁掌握了计算能力谁就掌握了核心权力。如今看来,这样的想法颇有前瞻性。

2011年,在南宁广西国土资源规划院做工程师的长铗了解到了比特币。比特币将他以前天马行空的想法变为了现实,因此他开始疯狂地着迷于此,甚至在比特币中国没有建立之前,长铗就在淘宝上买了比特币。

当时,网上关于区块链的内容很少。痴迷比特币的长铗在业余时间建立了巴比特网站,翻译、撰写一些关于区块链的文章。文章发布同时,他会在文末留下自己的比特币地址,邀请读者给作者打赏。            

区块链激荡十年

吴忌寒有张娃娃脸

有一天,他收到了一笔比特币的打赏,这个人就是吴忌寒。

花了2天时间研究了技术层面的可行性后,还在做投资经理的吴忌寒觉得比特币颠覆了以往所有关于货币的认知。他通过朋友募得10万元,随后把这些钱都买了比特币。

“当时了解区块链的人非常稀少,遇到一个好像知音。”长铗笑道。于是,吴忌寒成为了他的盟友,两人凑了几千块钱,租了一个服务器,吸引来了当时国内比特币圈子里仅有的十几人在网站上注册账户,一起布道关于区块链的内容。

在此期间,吴忌寒还翻译了最早版本的比特币白皮书,这成为流传最广泛的版本。

除去盟友,吴忌寒日后最大的竞争对手也开始在这一年展露头角。

7

2011年,28岁的张楠赓还穿梭在象牙塔中。

当时,他正在北航读博士研究生,专业是集成电路设计。像许多工科男一样,生活大多是食堂、实验室、宿舍三点一线。因此,张楠赓经常用动漫来打发时间,一年能看500多部。

一个偶然的机会,张楠赓接触到比特币。比特币世界的新鲜和刺激像一个巨大的磁铁,深深地吸住了张楠赓,也让他的业余生活更丰富了。

彼时,个人电脑CPU挖矿已不能满足矿工的要求,GPU挖矿也达到了算力极限,这时就需要产生专门供比特币矿工们进行挖矿的定制设备,一款名为FPGA的机器。

因为专业优势,张楠赓在业余时间帮外国人订制了几台。据此,张楠赓一年收入了十几万,也在币圈小有名气,人送外号南瓜张。

但这款机器似乎只是一个过渡替代品。

2012年6月,美国蝴蝶实验室宣布制造ASIC(因特定用户要求和特定电子系统的需要的特制的集成电路)矿机。

彼时,越来越多的矿工涌入,加上距离比特币第一次减半(2012年11月28日)只有半年,这意味着挖矿难度将成倍增加,高性能、低功耗的矿机势必成为紧俏商品。

蝴蝶实验室就是看中了这点。从设计上来讲,ASIC跟FPGA比起来明显具备上述优势。为抢占先机,他们把新产品面世时间定为2012年9月。

一个名为蒋信予的少年也看中了矿机这门生意。

他是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15岁那年,他以全国第11名的成绩从湖南邵阳第一中学考入中科大少年班,之后一路腾飞进入耶鲁访学,攻读计算机系统方向的博士学位。

2011年,在耶鲁访学的蒋信予第一次接触到比特币。不依赖政府、不需要信任第三方机构的设计彻底得吸引了无政府主义的他。

2012年7月,Bitcointalk论坛上ID号为Friedcat的人发布了一条消息称自己有能力制造ASIC矿机,并希望通过众筹的方式筹集100万元资金。此人就是蒋信予,由于Friedcat直译为烤猫,因此币圈人大多以烤猫称呼蒋信予。

2012年8月7日,烤猫在GLBSE交易所成功进行了IPO(即现在的ICO)。他把自己的股份分为40万股,0.1BTC/股,公开发行163962股。

吴忌寒和他的朋友疯狂小强(网络作家、第一代比特币炒家)各买了烤猫公司虚拟股票的15000股和12500股。

事实上,吴忌寒早在2011年就结识了烤猫,这一次,他不仅投入10万全部身家,并且全力帮烤猫筹集资金,最后终于凑到了100万。

拿到钱的烤猫占据了先机,南瓜张却还在徘徊。

8

2012年11月,北航博士生南瓜张,手握着一张休学申请书,内心忐忑地徘徊在导师办公室门外。

这个29岁的“老男孩”,终于决定离开象牙塔,追寻他内心的比特币世界。让他最终做出这个决定的是竞争对手蝴蝶实验室和烤猫。

当时,蝴蝶实验室已经将发货日期延迟了2个月。但张楠赓却觉得不踏实,假如一旦研制成功,蝴蝶实验室很可能将掌控比特币世界超51%的算力,也意味着该机构可以对比特币的区块进行篡改,几近拥有完全掌控权。

同时,天才少年烤猫的经历也让他蠢蠢欲动。他决定自己开发ASIC挖矿机,对抗可能出现的垄断。

蝴蝶实验室和烤猫都已经率先出发,最后起航的张楠赓必须抓紧时间。思来想去,他决定向导师请求休学一年,却被导师拒绝了。29岁的南瓜张做出了可能是他一生中,最为叛逆的决定:退学。

从没做过芯片的张楠赓踌踌满志,却还需要一笔钱。他选择了和烤猫完全不同的募资方式——预售。买家赞助1299美金的研发资金,如果研发成功你将获得ASIC矿机一台,如果失败全额退款。

有意思的是张楠庚的预售方式很特别:不承诺发货日期,不做售后服务,不接受更改收货地址,最后不发货也不退款;当时很多人都觉得是一场骗局,但是有一部分还是愿意相信的,因此南瓜张在几天内就拿到了数百个订单。

最后交款的时刻,钱依旧没有凑够。此时,吴钢通过QQ联系到了张楠赓。

他并非比特币小白,相反,他被认为是中国第一个矿工。

时间拉回至2009年6月,在一家P2P视频网站从事技术开发的吴钢偶然间打开了一封介绍比特币的邮件。

好奇心驱使下,吴钢顺手下载、安装,挖矿软件随即在公司的电脑中远转起来,“当时没有任何杂念,只想纯粹体验这项技术”。吴钢的挖矿经历就此开始,他也深知高性能矿机的必要性。

“钱够了没。”

“尚未。”

出于理想主义,吴钢掏了最后十台的钱。

两个天才少年就此展开了角逐,一个以技术为核心的算力战争时代拉开大幕。

9

任谁都没有想到,2013年年初,后来者南瓜张成了第一个研发出ASIC矿机的人。南瓜张将其命名为“阿瓦隆”。这个名字出自日本动漫,是《Fate》中的最强防御武器。

区块链激荡十年

吴钢,抢到了最早的那批,而且数量庞大。他将矿机部署在长沙,没日没夜地挖掘藏在算法深处的比特币,每天数百个。这批机器就像印钞机一样,让吴钢成为别人口中的“土豪”。

5月下旬,央视首次播放了比特币相关的新闻,无数的投资者闻声而来,南瓜机受到市场的广泛欢迎,一度出现抢购潮,芯片从最初的400元热炒到1100元每片。

此时的烤猫还在苦苦研发,南瓜张俨然成了他最强劲的对手。

直到2013年6月,烤猫的矿机USB才问世。不同于南瓜张,烤猫并不把出售矿机作为重点,他只出售全网20%算力以外的矿机,这是因为他们把目标设定为保持全网20%的算力。

此时,矿机市场看似火热,实际上是久旱欠甘霖。2013年4月,阿瓦隆宣布将专注于芯片研发,不再制造矿机,但现实中的芯片生产流程并不能够按照商业周期进行准确推算,因此阿瓦隆的矿机芯片在市场上的流通程度并不高。

直到9月,阿瓦隆的芯片才发货。在此期间,蝴蝶实验室研发的矿机却迟迟没能发货,阿瓦隆前三个批次的矿机虽已出货,加起来只有1500台,对全网的算力助推作用有限。

算力市场在这个期间成为了烤猫的天下,他轻松实现了保持全网20%算力的目标。

期间,烤猫公司的股票飞涨。6月股价达到了3.4比特币,7月股价达到了5比特币/股。

烤猫也迎来最好的时代,三个月内赚了2个亿。

10

很快,烤猫的好运气似乎耗尽了。

2013年10月,烤猫的研发出现了瓶颈,未能及时生产出二代芯片。

投资人吴忌寒似乎早有感觉。2013年4月,他辞去了投行工作,考虑去美国读书深造。

就在这个节骨眼,俄罗斯的一家ASIC比特币矿机芯片研发团队Bitfury成功研发了全定制的挖矿芯片,其功耗极低。

同时,在南瓜张矿机抢购潮中,吴忌寒求而不得。彼时,恰好赶上全网算力价格疯长,吴忌寒间接损失了一大笔钱。这让吴忌寒看到商机,他意识到自己研发芯片的必要。

此时的吴忌寒已经有了资本,投资烤猫的股票让他获得了500倍的回报,短短几个月身价变成了5000万。但他还缺一个芯片研发工程师。

手头恰好有一个合适的人选:詹克团。二人的相识来源于詹克团公司的线下地推活动。彼时,毕业于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的詹克团运营着一家名为DivaIP的创业公司,主要经营机顶盒业务,詹克团是Sophon芯片设计师。

他力邀詹克团加盟,但条件有点儿奇怪。吴忌寒不给工资,但承诺一旦矿机芯片研发成功,詹克团带来的整个技术团队将获得60%的股份。詹克团研究了2小时比特币后,没有太多犹豫,便接受了这个要求,加入了吴忌寒的队伍。

当时比特大陆所处的环境并不友好,很显然他们已经落人一步。詹克团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开发出顶级芯片,才能在矿机的市场翻身。

他果然不负众望。2013年年底,仅仅半年时间,在詹克团的带领下,基于55nm技术的BM1380芯片研发成功,比特大陆的第一台矿机——蚂蚁S1,自此诞生。

整个2013年,矿机市场热闹非凡,除去上述三者,还有鸽子、比特儿、兰德、小蜜蜂、花园等诸多品牌。

11

巧的是,这一年,互联网领域也颇为热闹。

2013年,智能手机爆发,工信部下发4G牌照,余额宝诞生,微信爆发。互联网创业随之兴起,中关村创业大街成了创业者聚集地。

在创业大街尽头,是一家名为车库咖啡的咖啡馆,和附近的3W咖啡、黑马学院等醒目的大招牌相比,显得异常低调。

这是一家成立于2011年4月7日的咖啡馆,也是全球第一家创业主题的咖啡厅。       

区块链激荡十年

车库咖啡被认为是币圈延安

创始人苏菂,曾是一个成功的互联网公司投资总监。做投资多年,他发现想找个好项目并不容易,而创业者也需要各种各样的服务,比如低成本的办公场所,与投资人见面的机会。

于是,一间以创业和投资为主题的咖啡馆应运而生。

起初的两年,车库咖啡经营得并不算成功。在第一年,苏菂一分钱工资都没拿,甚至不知不觉掉了40斤肉。

2013年3月,一则偶然事件让不知名的车库咖啡火了。当时,一位美国留学生Jake Smith来到车库咖啡,提出以比特币付款。

车库咖啡2号员工黄芬后来说:“我们当时有一个合伙人正研究比特币,正愁没地方去找呢,就同意了。不过,还没等我们拿到比特币,就被研究比特币的合伙人换走了,我们最后还是收的现金。”

这个合伙人就是赵东。

彼时,赵东刚刚卖掉了亲手创办的墨迹天气的股份。据说在卖股份之前,他不确定能不能拿到钱,还跑去北京昌平找老太太算了一卦。

同时,赵东觉得房价已经很高了,预计泡沫破灭很快就要到来,所以在千辛万苦求得老婆大人的同意后,竟然把房子也卖了。

有了闲钱的赵东因缘际会下加入了车库咖啡。他一边担任CTO,一边顺手投了几个项目。“我大概有一半的钱在银行存的定期,还有一半的钱买了基金,当时并没有特别好的投资,存银行定期利息很低,我买了一年的基金以后发现基本上都是赔的,赔10%左右,没有好的理财手段。”赵东在后来接受采访时回忆。

用比特币购买咖啡的事情,引来了央视的报道,车库咖啡名声大噪,成了币圈大佬的聚集地。

12

这让赵东有了更多接触比特币的机会。

在吴钢的引导下,赵东抱着投机心态,拿了1万元人民币入场买了10个比特币,两个礼拜后,赵东赚了1万元,他买了人生中第一个苹果手机。看到比特币可以赚钱,赵东开始大规模买入比特币。

此时,吴钢已经离开了那家P2P视频网络公司,离开的时候,他并没有带走靠公司电脑挖出来的8000个比特币。2013年,吴钢再次入场,买入了价值30万元的比特币。

这年夏天,研究比特币2年的李笑来发起了比特币基金BitFund.PE。

此外,李笑来还在车库咖啡布道。宝二爷的妻子金洋洋就是在车库咖啡听过一节课后进场了。

起初,宝二爷觉得比特币是传销。后来,金洋洋拉着宝二爷去见李笑来。在这场历史性的会面当中,老道的李笑来成功把宝二爷“洗脑”了。他不仅辞掉了卖牛肉的工作,还准备All in比特币。

中国最早的比特币社群,“和平饭店”QQ群也在这一年诞生了。这个社群聚集了币圈早期的一群大佬,人们讨论各种和比特币相关的投资事宜。

每当群里加入一个新人的时候都会被群友问“仰望星空了吗?”,而吴钢的网络昵称就是“星空”,其地位可见一斑。

那一年,币价飞涨,4月1日,比特币首次突破了100美元。与2011年最早期0.03美元的价格相比,比特币实现了增长3000多倍的奇迹。财富效应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涌入了这个淘金胜地。

13

其中,一个人是徐明星。

徐明星喜欢看美剧。2011年,他在《傲骨贤妻》第三季里看到一个词:bitcoin,还顺便记住了其中一句台词:“bitcoin is the future,real is gonna change.”

傲骨贤妻的台词大大地刺激到他,于是他一次性买了几百个比特币,入手时单价不到20美元。徐明星似乎成了19世纪那场美国西部大淘金的第一波淘金客,占尽先机。

徐明星出生于江苏农村,他似乎打小就知道了知识改变命运的真理,因此读书时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尤其是物理和数学。2006年,正在中国人民大学读物理系研究生的徐明星选择退学,自此开始了他的创业之旅,却接二连三碰壁。       

区块链激荡十年

徐明星一度风光无限

第一次创业,他选择的是团购网站。因只懂技术,第一个项目很快沦为炮灰。

第二次创业,他加入了豆丁网,任CTO。豆丁网发展得不错,但该领域正逐渐被巨头挤压。2012年,徐明星退出了豆丁网。

第三次创业,他选择餐饮O2O。这一次,他卖掉了房子,投入了两百万元,all in餐饮O2O。结果项目很快亏损,最后夭折。

但创业的火苗尚未熄灭。2013年,比特币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提及,炒币几年的徐明星发现当时交易平台的用户体验差,以此为切入点,徐明星看到了商机。

2013年6月,比特币交易平台OKCoin问世。平台主打资金实时到账,支持支付宝、网银、财付通等充值方式,大部分交易免手续费等。

这一次,徐明星似乎成了被上帝眷顾的孩子。创业之初即获得创业工场、美国著名投资人 Tim Drapper 的 100万美元的天使投资。

随后,OKcoin上线第一个币种:莱特币。这是比特币中国看门人李启元的弟弟李启威发行的数字货币。李启威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曾在硅谷担任程序员。为避嫌,李启元坚决不同意在比特币中国上莱特币。

起初,莱特币价格在 1-6 元徘徊,10 月,伴随着比特币价格爆发,莱特币暴涨了 80 多倍,最高曾达到 380 元。这一举动也迅速助推OKcoin走红。

三个月后,OKCoin的用户数已经超10万,日交易额达8000万元,在年底完成了千万元级别的A轮融资,一举成为国内最大的数字货币交易平台。

后来,赵长鹏、何一等日后币圈大名鼎鼎的“大佬”也相继进入OKCoin,OK铁三角正式成立,平台交易额更是挤进了世界前10。

14

看中交易所生意的不止徐明星。

还有一个人叫李林。他本科毕业于同济大学,后来复习三个月便考上了清华研究生。在清华,仅仅待了2年便提前毕业了。

李林的第一份工作是在甲骨文,生活安逸。下班后,李林喜欢和一帮IT界的技术男们混在一起,大家一起讨论社会上最前沿的项目和技术,分析还有没有什么“可以抓住的创业机会”。

第一次创业,李林做了“友谊网”,通过人际关系实现资源共享。但不到一年的时间,网站只有大约7万用户,3个合伙人投资的30万元全赔了进去,公司就此夭折。

第二次创业,他搭建了一个叫做人人折的平台,这是一个团购导航网站。依托行业红利,人人折上线1个月就有营收,两个月暴增,业绩数据翻翻的同时,也获得了资本青睐。

李林更愿意将这样的成功归功于抓住机遇,趟的是红海。红海的黄金期总会过去,更有挑战的是“蓝海”。2012年年底,李林从人人折抽身。

他给自己定了一条规矩,下一次创业不但要离钱近,天花板还要高。       

区块链激荡十年

李林毕业于清华大学

2013年9月,李林正筹划他的第二次创业。

这年春天,虚拟货币突然变成了全民热议的话题,来势汹汹。早在2011年就开始关注比特币的李林登录比特币中国买了几个币,也试着交易过,却发现体验并不好。

痛点即是商机。2013年5月15日,他买了域名huobiwang,避开谐音“货币网”日后可能存在潜在风险,最后确定公司注册名称为“火币网”。“要火嘛,红红火火,而且木生火呀。”李林解释名字里的小深意。

此时,李林已经有了创业的资本。依托人人折,李林在北京买了房买了车,账上也有千万级别的存款。

2013年9月1日,火币网正式上线,定位为中国最专业的比特币交易平台。一般平台赚的都是交易手续费,但火币网一上线,李林就昭告天下说永久免除手续费。

不收手续费这一举措让火币网迅速积累了大量用户。上线不到半年,比特币日交易量一度凌驾35万枚,单日交易额15亿元。

很多人把2013年称为中国比特币元年,这一年日后在币圈赫赫有名的大佬几乎全部进场,连通比特币下游的矿机和上游的交易所都有了突破性进展。而这都要归功于比特币技术本身的发展。

这一年,比特币发布了0.8的版本。这是比特币历史上最重要的版本,它完善了比特币节点本身的内部管理、网络通讯的优化。

自此之后,比特币才真正支持全网的大规模交易,成为中本聪设想的电子现金,真正产生了全球影响力。

15

在这样的条件下,比特币迎来最好的时代。

自4月1日,比特币价格突破100美元后,比特币开始了长达几个月增长。

即便FBI在2013年10月关闭了丝绸之路(利用比特币进行枪支毒品等非法交易的匿名黑市),也没有给市场造成持久的大幅波动。虽然比特币在10月2日当天市值跌去了20%,价格回归100美元附近。

但很快,市场回暖了。11月18日,美国参议院进行了主题为“超越丝绸之路——潜在的威胁、风险和虚拟货币的承诺”讨论会,弱化了比特币的负面作用,美联储主席伯南克还表示了对比特币的看好与祝愿。讨论会结束当天,比特币暴涨50%。

后来的一个月,比特币开启了一波凌厉的增长行情。每天1000块钱跳动,比特币迅速到达8000元。比特币玩家群里开始流传“现在一个比特币一部苹果手机,总有一天一个比特币能买一栋房子“的段子。

很快,玩家的激情被冲淡了。

12月6日,央行联合五部委下发《关于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否认比特币的货币属性,国内支付机构开始不支持比特币交易平台的转帐和提现,Okcoin和比特币中国宣布暂停人民币充值。

那一晚的车库咖啡,所有人都紧盯着电脑、手机屏上正在跳动的比特币价格。宝二爷叫住前来采访的记者,“今天咱们见证历史了!”

果然,比特币价格经历了一次历史性大跳水。两天前还是创历史高点的1238美元,禁令一出应声跌至640美元。

就在币圈被紧张气氛笼罩的那几天,李笑来却华丽转身。他以“中国持有比特币最多的人之一”的身份登上《华尔街日报》,从此走上币圈“神坛”。

赵东因为在币价最低点成功上演币价狙击战,随后币价回升100美元,他在币圈一战成名。

币价终究没有回到往日的辉煌。据业内人士回忆,“五部委发文后没多久,五大交易平台的负责人,就在老徐(OKCoin创始人徐明星)颐泉汇的办公室里一起商量,接下来该怎么办。”

漫长的寒冬拉开帷幕,被财富冲昏头脑的人却并没有察觉。

16

赵东丝毫没有意识到2014年将会是他人生的滑铁卢。

即便他提前就得知门头沟交易所即将倒闭,依然没有割肉平仓。

令赵东怎么也没想到的是,2014年2月10日比特币交易市场出现闪电崩盘,价格数秒内从逾600美元暴跌至102美元,跌幅超80%,随后又升回600美元附近。当天赵东爆仓了近一万枚比特币,亏损了800万美元。

2014年3月1日,全球最大的比特币交易平台“Mt.Gox”被盗事件的报道铺天盖地砸来,其交易份额一度占到全球的80%。还没从“五部委”调控中喘息过来的比特币玩家们,再一次,被用力地推到了绝望的边缘。

整个2014年,由于错误估计了形势,投资的矿场入不敷出,赵东亏损了1.5亿人民币。

同病相怜的还有宝二爷。比特币跌到5000元左右时,宝二爷开始抄底比特币。这一次,他不只投入了自己所有的钱,甚至还有借款。

可是,抄底没有成功,门头沟事件后,比特币价格在短短三个月内遭遇腰斩,并在接下来的一年中,从最高点1100美元,一路下滑到最低的200美元。

当时,宝二爷已经在内蒙古建成了当时全世界最大的比特币矿场。矿场一天电费50万,能生产出100枚比特币,平均一枚比特币的成本在5000元,算上其他支出,基本是赔钱的买卖。  

区块链激荡十年

宝二爷再也不用卖牛肉了

后来,宝二爷想明白了,要想让手上的比特币升值,唯一的办法就是让它成为更多人的共识。他和妻子金洋洋开始做视频访谈,采访徐明星、李林、烤猫等当时的币圈新星,他自己则在2015年底做起了中国行。

他事后回忆道:“中国行是被逼出来的,也是自己套得最惨的时候。当时的想法是,再抗一抗,抗不过去这辈子就再回山西老家卖牛肉。”

宝二爷矿场的情况算是整体行情的缩影。当时,矿场入不敷出,急需更低功耗、更高性能的机器。

17

这让吴忌寒感到了莫大的压力。

他的蚂蚁矿机刚刚问世,商业计划是按照比特币高价格做的,而币价腰斩,没有人愿意付出昂贵的电费来挖掘一个价值不断下降的数字货币。矿机卖不动了,市场给他当头一棒。

仅仅成立几个月,公司便来到了生死边缘,他们必须抓紧研发。

此时,烤猫公司的危机也越来越严峻。

2014年8月,从未在公众面前露过脸的烤猫第一次出现在公众面前,他站在一张复杂的图表前,讲解电价与算力增长的关系。穿着一双拖鞋、黑色休闲短裤和浅色T-恤的烤猫依旧不修边幅。

奇怪的是,这个平日里见到员工写感叹号也会进行纠正的人在最后讲起了自己创业的艰辛。    

区块链激荡十年

烤猫最后一次出现

这种行为不符合烤猫的理念。他是一个无政府主义者,他一直喜欢隐藏在幕布后面。熟悉他的人都知道烤猫遇到了大麻烦。

研发的矿机遇到了问题,烤猫意识到,除了调整产品本身以外,营销与宣传是一个绕不开的选择,这迫使他不得不出面。

这是他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出现在公众视野。不久后,烤猫彻底失联。

也是这一年,美国的ButterflyLabs被联邦贸易委员会(FTC)起诉了,另一家矿机龙头企业KnCMiner破产了。而南瓜张早已转型芯片研发,这就意味着整个寒冬里,只有比特大陆,还在不断的迭代矿机。

不同于吴忌寒,他的好友长铗在这一年收获了喜悦。

天使投资人宋欢平专程飞到南宁,跑到长铗的单位找他,“再不出来就晚了。”他带了一批人,提出要将巴比特商业化的构想。

长铗毅然辞职。他苦心经营的这家资讯网站,在20多位专栏作家拾柴续火般坚守了4年之后,终于在2014年得到了资本方的认可。

到了2015年,比特大陆的矿机有了起色。

第五代采矿钻机Antminer S5问世了,其与S1相比减少了约三分之一的功耗。随着比特币的价格上涨,矿工们回到了矿场,Antimer S5也成为其挖矿工具。“那个芯片太棒了,”吴忌寒说,“它让我们的公司起死回生。”据詹克团介绍,比特大陆的产品利润率为50%。

包含BM1384芯片的Antminer S5,扭转了比特大陆的命运,也奠定了比特大陆矿霸的基础。

寒冬那两年,成了许多人命运的拐点。也是在那时,人们开始探讨除了炒作之外,区块链技术的其他价值,尤其是底层技术。于是,在国外,一个新项目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18

2014年7月24日起,一个名为以太坊的项目进行了为期42天的以太币预售。在这期间,一共筹集到31529个比特币,按比特币当时的市价来算,超过1800万美元。对应的,售出60102216个以太币。

令人们惊讶的是,他的创始人是一个年仅19岁的少年Vitalik Buterin,就是当初那个一怒之下卸载《魔兽世界》的孩子。

以太坊的故事要从休学说起。2013年,19岁的Vitalik Buterin步入滑铁卢大学,仅仅8个月便选择了休学。

原来,在参加了圣何塞举行的第一场大型比特币会议后,他意识到社区不是由互联网非主流组成的,他们是真正的公司,真实的人。

布特林要从虚拟网络世界中走出来,去看看这个世界。同为程序员的父亲并不同意,他希望儿子毕业之后可以进入苹果或者谷歌。好在,父亲足够开明,他看透了儿子不安分的本质,对布特林说,“辍学后的人生会更加充满挑战性,但你也会学到很多。”      

区块链激荡十年

被列为大佬的V神

布特林选择环游北美和欧洲,经过一番寻找后,他停留在以色列,在一个名为 Mastercoin的项目工作。在此工作期间,也就是2013年11月左右,以太坊的初版白皮书问世了。

在白皮书中,他肯定了比特币网络“分布式数据库”的伟大理念,但也指出它的缺点:扩展性不足,只有比特币一种符号。

不同于比特币,以太坊可以视为一台分布式的电脑,任何人都可以上传和执行应用程序,矿工们就像是负责计算的CPU,共同组成一个去中心化的世界计算机。

两周后,Vitalik Buterin开始发邮件,邀请朋友合作。与此同时,回复邮件的前10位成为了以太坊的联合创始人,他们成为了一个非盈利性组织。

2014年,环游世界回归的布特林回到了多伦多,带着他的《以太币白皮书》开启了ICO众筹。结果振奋人心,寂静的熊市,以太坊成为了当时排名第二大的众筹项目。

好消息接踵而来,这一年,布特林击败了Facebook创始人,获得了2014年IT软件类世界技术大奖。

19

这样的奖励来源于以太坊颠覆性的设计——智能合约。

这是一种能够自动触发的合约。

举个例子,比如老王答应2月14号给小花5000块钱买包,那么小花14号就可以收到老王给的5000块钱。合约一旦生成,不论老王是否家中有变,在2月14号那天,以太坊都会自动将5000块钱从老王那转给小花。

这让区块链变成了一个可扩展的程序,不仅用于记录各种信息,还能自动执行各种合约(在网络中是一个个等待被执行的程序),这彻底打开了区块链通向商业应用的大门。

此外,以太坊设计了不同于比特币的共识机制。比特币的共识机制是“工作量证明机制”(POW)——谁的算力强,谁就来成为记账员。

但这个共识机制存在效率低下的问题。为了公平,矿工们每天都要比赛,这导致了大量资源浪费。

布特林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他将以太坊设计了4个阶段,在前三个阶段以太坊共识算法采用工作量证明机制(POW),在第四阶段会切换到权益证明机制(POS)——谁持有的数字货币多,拥有的时间长,就可以决定记账权。

2015年6月,布特林团队发布了正式初版以太坊网络Frontier。所有承诺给早期投资者的以太币被顺利地交付,开发者们也开始在以太坊上编织他们的梦想。

同时,传统资本也开始注意到这一领域。

2015年7月,沈波的万向控股投资成立了分布式资本,其合伙人有万向副董事长肖风,沈波,以及以太坊创始人V神(现已离任)组成。这后来成为了中国最大的,也是最知名的区块链投资机构。

区块链2.0的大门正式打开了,维塔利克也成为了媒体口中的天才少年,他有了新的称呼:V神。但有人却对此不屑。

20

他就是在2010年便质疑比特币确认速度的Dan Larimer。

Dan Larimer不认可POW的机制,同样对以太坊也有质疑,甚至在以太坊刚刚开始众筹时,他便预见“将来,以太坊会遇到扩容性和效率的问题”。

于是,在POS的基础上,Dan Larimer独自一人提出了DPOS机制(代理权益证明)。持币人选出几个代表节点来运营网络,这些代表节点好比公司本身,而持币人则是股东,公司为股东产生回报,而股东无需挖矿。   

区块链激荡十年

撸猫程序员BM

2014年,多家中心化交易比特币的交易所被多个国家政府警告,面临关闭的风险,Dan Larimer意识到一个去中心化交易所对于虚拟货币市场交易的重要性。

于是,2014年7月,BitShares(比特股)诞生了。这是一个去中心化的支付系统,服务器分散在全球各地,每秒可以处理10万次交易请求。

依靠比特股,Dan Larimer在圈子里站稳了脚跟,并成为了一颗受人瞩目的新星,一时间风头无俩。同时,人们给他起了一个新名字:BM,即ByteMaster的缩写。

可好景不长。Bitshares的发展并没有一帆风顺,它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种种问题,逐渐开始走下坡路。

因为种种原因,Dan Larimer对公司失去了控制,他愤然离开了Bitshares。

2016年初,Dan Larimer与朋友Ned Scott发布了基于Graphene去中心化区块链技术的社交媒体社区Steemit,这个社区拿到了22万美元的投资。

它可以实现每秒10万次的交易,一笔交易可以在数秒内完成确认,相比比特币十分钟起步的确认速度优势巨大。

同样,Steemit带来了内容领域的一次革命。用户在Steemit上发表文章或者获得喜爱可以获得代币的奖励。据说,曾有作者靠发表在Steemit上的一篇文章赚了15000美元。

此刻的Dan Larimer,褪去少年的稚气,在技术上有了新的突破,他在酝酿一个大事情,同时也不忘关注以太坊的进展。

21

2016年5月,以太坊上的一个名为The DAO的项目开启了众筹,其募资额度超过1.5亿美元,在当时看来是有史以来最大的众筹项目。

这是一个没有单一领导者的分布式组织,理论上只要有互联网连接,它就可以存在,和BM早期创办比特股时提出的一个概念DAC(去中心化自治公司)颇为类似。

因此,The DAO众筹当月,BM便在他的博客中指出The DAO的风险,他认为The DAO正在走比特股的老路,可能已经离死期不远了。

一语成谶。

2016年6月15日左右,The DAO被黑客攻击,市值五千万美元的以太币被转移。

以太坊遭受了类似于当初比特币的Mt.Gox事件,它的安全第一次面临巨大的威胁,V神必须马上想出解决方案。

他先是推出了针对The DAO的软分叉版本,软分叉将从块高度1760000开始把任何与The DAO和child DAO相关的交易认做无效交易,以此阻止攻击者在27天之后提走被盗的以太币。

其次,7月20日,以太坊进行硬分叉,所有的以太币(包括被移动的)回归原处,而不接受此改变的区块链变成了以太坊经典。

此后,以太坊从而形成两条链,一条为原链(ETC),一条为新的分叉链(ETH),各自代表不同的社区共识以及价值观。

当天晚上,以太坊区块链硬分叉成功实施,中国的以太坊矿池BW.com成功挖得新区块链的首个区块。这预示着由未知黑客持有的价值约4000万美元的以太币,已被转移到了一个新的地址,从而“夺回”黑客所控制的The DAO合约的币。

虽然挽救了用户损失,但V神也遭遇了巨大的质疑。这次事件,也让人们再次意识到以太坊的智能合约其实不够安全。

22

国外,以太坊备受质疑;在国内,中国版的以太坊小蚁却受到了市场的欢迎。

2016年9月,小蚁(现在改名为NEO)发起了第二次众筹,众筹价格为1.1元,相比第一次,价格提升了近3倍。

彼时,比特币价格长期徘徊在200-300美元附近,市场信心继续提振。而关注底层技术的项目受到了用户支持,小蚁共计筹得6千多个比特币,当时市价约为2500万人民币。

小蚁的创始人叫达鸿飞。这是一个学科技英语但偏偏对编程着迷的80后。还在华南理工大学读书时,他便用硬盘锁把他专用的那台电脑给锁起来了,以防止别人修改他存在硬盘上的文件。

他的创业灵感来源于2014年的一个夏天。

当时,在老树咖啡馆里,以太坊创始人V神第一次来中国做ICO路演。听过V神路演的达鸿飞觉得智能合约开发平台是一个特别有价值的事情,随后便做了一个重要决定:创建小蚁。

此外,另一个中国公链项目量子链,最初的启蒙也来源于以太坊。

2014年,从中国科学院博士辍学的帅初开始寻找一个新的方向。

2015年,在某项目担任CTO的帅初有了灵感。彼时,他正在做基于以太坊的supplychain应用。这就要求他必须了解以太坊和智能合约的用途。使用过程中,他发现以太坊有很多局限性。

进一步了解后,他发现比特币和以太坊几乎是对立的两方,他开始思考能不能搭建一个桥梁,把这两个社区连接在一起。量子链就此诞生。

2016年10月,量子链完成了天使轮融资。按照帅初的计划,量子链将在2017年年初ICO。

越来越多的人发现了以太坊的不足,而早在2014年便对以太坊提出质疑的BM在此刻有了新动作。

23

2017年3月,Dan Larimer突然离开了Steemit。

一个月后,他创办BlockOne公司,随后,BlockOne公司拿到了顶级区块链投资人和金融机构的投资,团队开始正规化的管理运作。

很快 ,BlockOne公布了新的项目:EOS。据BlockOne创始人介绍这是一个在BM脑中构思多年的故事,他只是在等时机成熟。

眼下,恰好是成熟的时机。一方面,经过多年的运行,石墨烯的技术可行性经受住了考验;另一方面,他有了更强大的团队。

2017年6月,EOS发布了第一版白皮书。这一次,BM打算做一个超越以太坊的区块链操作系统,白皮书说它能够实现每秒百万级的处理量(目前比特币是每秒7笔,以太坊是30-40笔,EOS的这一超强能力吊打比特币和以太坊)。

2017年7月2日,EOS发行了10亿枚代币,随后EOS开启了为期一年的众筹,而这一举动也让EOS震惊全球资本界。

此时的市场已经迎来了久违的高潮。

2017年5月24日,量子链正式登陆交易所。据悉,在云币网上最高价格有66元,相比众筹价格时的2元,涨幅33倍。市场彻底被引爆了。

据国家互金专委会发布的《2017年上半年国内ICO发展情况报告》统计,国内上半年完成ICO的项目达到65个,累计融资63523.64BTC、852753.36ETH。

据业内人士回忆,6月参加ICO峰会,“一大群人围着我,说要上ICO平台,他们中间很多项目连白皮书都还没有。”

通过场外交易还清外债的赵东回归了。他在2017年7月成立了DFUND基金,打算重仓优质项目。

在中国和美国溜达了一圈的宝二爷通过达沃斯论坛流传出来的视频成了红人。此刻,他通过矿场挖出来的多个比特币得以兑现,实现了财务自由。

他还趁机成立了自己的投资基金,四处帮各种项目站台。仅仅三个月时间做了30多个项目,市场总值加起来超过4个亿。

李笑来开始了他的财富自由之路,他疯狂宣扬EOS。后来,EOS让他赚了200倍。       

区块链激荡十年

英语老师李笑来

2017年8月1日,在吴忌寒的主导下,比特币分叉出比特币现金(BCH)。后者主链上的区块可扩容至8MB,前者只有1MB,这就提高了区块的容量。

此时的吴忌寒已经占据了全网70%以上的算力,成为了诸多投资者口中的“矿霸”。

市场异常火爆,很快被浇了一盆冷水。2017年9月4日,这一天国家七部委联合发布公告,明确禁止项目方的私募行为,币圈迎来史上最大的震荡。

很快,曾经中国最大的交易所比特币中国宣布关停。戏剧的是,也是在此时,一家新的交易所完成了逆袭之路。

24

它的名字叫做币安。

2017年6月,赵长鹏着手创办币安。在此之前,他曾担任过OKcoin的CTO,后来又曾为网络交易平台提供技术支持,这为币安的创建打下了技术基础。

他首先进行了币安币BNB的ICO。截至7月2日,ICO结束,共募集到价值1500万美元的数字资产。

7月4日,币安正式上线。可惜的是,在7月底到8月的时间,币安币一直处于破发的边缘,直到何一的到来。

2017年8月22日,波场项目方和何一连线做了个直播,大谈波场项目,当天中午12点,就在直播过程中,他们发起了波场币抢购活动。53秒,5亿个波场销售一空。

9月1日,币安宣布拿到了一笔1500万美金的融资。投资方中除了一家地产集团背景的投资机构黑洞资本,另外一家是由快的打车创始人陈伟星创立的泛城资本。据悉,这笔融资仅仅用了2天。    

区块链激荡十年

出现在公众视野中的赵长鹏总是一袭黑衣

随后,94到来,火币和OKcoin都选择了暂时观望,暂停交易。只有币安很快迁到日本,并且早早出了公告限制国内IP进行交易。

事实上,赵长鹏一开始就想全球布局,避开法币的局限性,打造一个币币交易平台(其他交易所都是法币和数字货币交易),因此币安需要支持全球多语言。

随后,12月19日,币安联合波场再次推出营销活动——从当日开始,一周之内,累计波场币交易量(买入+卖出)排名前一二名的用户,能够获得莎拉蒂和奔驰的奖励,其他的获得iPhone X等苹果公司产品。

就在活动推出的前一天,币安因为单日交易量成为了全球第一的比特币交易平台。

2018年1月17日,币安注册用户突破600万;其中超过97%的用户为国外用户,覆盖全球180多个国家。

很快,OKcoin、币安、火币网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势。而币安的交易量超过火币和OKcoin,成为全球最大数字货币交易平台。

25

94的阴霾很快就过去看,到了年底,币价再一次飞涨。

春节期间,三点钟社群的火爆彻底点燃了ICO。仅仅2018年第一季度,ICO全球资金为63亿美元。这个数据比2017年全年还要多。

ICO变得容易,要归功于2015年以太坊团队推出的ERC-20标准。依托这个标准,10分钟便可以学会发币,同时任何ERC20代币也可以立即进行交易,这为ICO提供了便捷。

项目的质量却有了明显的变化。空气币频发,甚至一纸白皮书都没有就公然募资,维权的故事每天上演。

链圈和币圈就此有了明显的分界线。

2018年2月,赵长鹏以20亿美元的身价登上了《福布斯》杂志封面。这让人们看到了交易背后的巨大利益,这利益吸引着后来者。据不完全统计,那段时间涌现出的交易所超过百家。

其中有一个人叫张健。他本来是火币的CTO,今年4月创办了Fcoin。

Fcoin来势汹汹。成立之初获得丹华资本、节点资本、歌者资本、时戳资本、八维资本、Zipper基金会等机构及个人的联合投资。

同时,依托交易挖矿、持币分红的模式,不到10天,Fcoin的交易量便超过火币、OKEx、币安等交易所24小时交易量之和。短短半个月后,FCoin交易量超过280亿元,高居榜首,高于第二名至第七名的交易量总和。

这样的情况并没有持续多久。3个月后,Fcoin后续乏力,在资金盘、收割散户的质疑中走下了神坛。

26

今年6月2日,EOS为期一年的ICO画上了句号,共募资42亿美元,一举夺得史上最大ICO桂冠。这样的数字跟股票市场科技企业IPO规模类比,仅次于阿里巴巴和Facebook,排名第三,把谷歌、推特等知名公司远远甩在身后。

2周后,几经波折的EOS主网终于成功激活。区块链3.0时代拉开序幕。

这一年,互联网公司迎来上市潮。小米、美团、新东方在线、同城艺龙网均在今年完成了上市。

这股风也吹到了区块链领域。从7月开始,嘉楠耘智、亿邦国际、比特大陆先后向港交所提交了招股书。

连食物链顶端的交易所似乎也在做出某种改变。

8月21日,李林斥资6亿港元买下香港上市公司桐成控股73.73%的股权,成为实际控制人。9月19日,火币集团架构调整,拆分出火币中国。这被外界解读为下一步火币中国即将反向收购桐城控股完成上市。

“非主流”的区块链世界正在尽可能地接受主流资本市场的认可,但他们的上市之路或许并不顺利。

这一年,徐明星过得非常糟心。3月、5月、9月、10月连续四次“宕机”事件让徐明星成了众矢之的,维权者们彻夜守在群英科技园。

回顾过去的十年,大多数人的命运逃不开周期的掌控。不同的是,有人在寒冬默默蓄力,东山再起;有人在寒冬几经挣扎,彻底退出。

提早入场的人站在了币圈财富世界的顶层。10月10日,《2018年胡润百富榜》正式出炉。詹克团、赵长鹏、徐明星、李林、吴忌寒、李笑来、张楠赓等14位币圈人士上榜,总财富接近1200亿元,巨大的造福能力刺激着人们敏感的神经。

有意思的是,比特币的创始人中本聪似乎没有依靠比特币赚到一分钱。同时自2010年12月12日6点22分之后他再也没有出现过,留给世界575封邮件和364次在线活跃的记录以及一个去中心化的构想。

如今,这个构想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他们在这里见山劈山、见水跨水,期待着用更先进的技术改变这个世界,同时从中攫取财富。

部分参考素材:

1、《寻找烤猫》

2、《一代矿霸吴忌寒》

3、《Jed McCaleb创建门头沟交易所的故事》

4、《叛逆者吴忌寒,臣服者张楠赓》

5、《曾经的币圈大佬:爆仓小王子赵东、卖牛肉的宝二爷、和平饭店、头号人物星空》

6、《以太坊创始人“V神” 的故事,一个90后打造的以太传奇!》

7、《BM要从EOS离职?解密这位追求自由市场的区块链大神》

8、《币圈往事:长铗、吴忌寒的巴比特岁月》

回顾2021:资本涌入,触发区块链应用的无限可能

Data Source: Footprint Analytics

这篇文章是我们年度回顾系列的一部分。

2021 区块链融资

融资数量和金额

显示,2021 年,区块链行业融资市场十分活跃,资本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流入区块链领域,这一趋势在 3 月之后更为明显。

回顾2021:资本涌入,触发区块链应用的无限可能

Footprint Analytics – Monthly Investment Trend in 2021

纵观 2021 年的区块链融资,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特点:

  • 资本投入增长迅猛

  • 投资领域更加细分

  • 融资周期短

  • 种子轮融资项目数量剧增

在本篇中,Footprint Analytics 从融资细分产业布局、整体融资轮次、投资机构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以展现全球区块链产业融资全貌,为大家提供行业参考。

根据 Footprint Analytics,整个 2021 年融资情况整体呈现上涨趋势,全年共发生 1045 笔融资,相比于 2020 年的 167 次融资增长 525%。

2021 年,全年数千次的融资事件创造了 302.7 亿美元的融资额,相较于 2020 年的 34 亿美元增长 790%。

相比于 2020 年 DeFi 与 CeFi 为主要融资领域的情况,从各领域投资金额可以看出,2021 年,资本仍然倾向于架构完整、发展成熟的 CeFi 领域,其次是 NFT 领域以及基础设施领域。

回顾2021:资本涌入,触发区块链应用的无限可能

Footprint Analytics – Monthly Funding Amount of Each Area in 2021

产业布局

从融资产业分布看,,DeFi产业仍是资本方的重点投资领域,超过30%为DeFi相关行业。19%为NFT相关,17%为基础设施类。此外,其它细分领域也纷纷崛起。

回顾2021:资本涌入,触发区块链应用的无限可能

Footprint Analytics – Funding Categories by TVL in 2021

回顾2021:资本涌入,触发区块链应用的无限可能

Footprint Analytics – Funding Categories by TVL in 2020

分布更集中在 DeFi、CeFi 以及基础设施领域,可以看出,2021 的区块链世界大大丰富了起来。

融资轮次

从融资轮次来看,种子轮融资超过半数,接下来数量占绝对优势的是 A 轮融资和战略融资。

回顾2021:资本涌入,触发区块链应用的无限可能

Footprint Analytics – Funding Rounds in 2021

,种子轮融资占 61.9%,A 轮融资占 15.9%。由此可以看出,目前区块链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各种新项目频繁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区块链是一个极速更新迭代的领域,很多明星项目也是在今年才开始崛起。区别于传统行业以年为单位的单轮融资时间,区块链行业的每轮融资速度更快。

区块链领域战略融资占总融资的 13.5%,其特点是金额大、持股时间长、参与公司治理。这说明区块链投资企业相对成熟,会给予初创公司一定扶持,帮助其做大做强。

而到达 B 轮以上轮融资的项目寥寥无几。目前进入 B 轮融资的企业,大部分分布在比较稳健的 DeFi、CeFi 领域。项目需要强大的生命力才可以快速发展。

融资机构

融资机构中,AU21 为首位,2021 全年总投资数达 119 个。Coinbase 和 NGC 紧随其后,分别为 102 个和 91 个。

回顾2021:资本涌入,触发区块链应用的无限可能

Footprint Analytics – Ranking of the project number by investment institutions

,AU21 的投资数量遥遥领先。AU21 Capital 是一家位于旧金山的区块链风险投资公司,该机构从 6 月开始发力,以 DeFi 为主,也十分关注 NFT 领域,投资集中于种子轮。

Coinbase Ventures 是加密货币领域交易量最活跃的风险投资机构之一,也是少数投资数量上百的投资机构,投资以基础设施和 DeFi 为主。

由 NEO 社区主要成员和传统资本市场资深投资人发起的财务投资平台 NGC Ventures 的投资组合同样以 DeFi 和基础设施为主。

由此看来,头部投资机构的投资组合多以稳妥为主,主要为 DeFi 和区块链基础设施,也会对 NFT 有一定涉及,但对于 Web 3 等其他新兴领域则较少涉及。

本文将对五个赛道从金额、轮次、项目 3 个角度进行分析

年度三最:

  • CeFi 赛道融资总额最高

  • DeFi 赛道吸引了最多的投资人

  • 年度最大的融资项目发生在 DeFi 领域

CeFi 赛道融资情况

CeFi 是利用区块链技术或者为区块链项目提供服务,但又不会完全去中心化的的项目。通常有着比较完善的体系和强大的资本背景。

回顾2021:资本涌入,触发区块链应用的无限可能

Footprint Analytics – CeFi Fundraising Amount

 2021 年,DeFi 领域投资总额为 145 亿,在金额上绝对碾压其他赛道。全年 12 个月中,最高为 11 月的 24 亿,可见人们对服务稳定、机制齐全的 CeFi 越来越信任。

回顾2021:资本涌入,触发区块链应用的无限可能

Footprint Analytics – CeFi Fundraising Rounds

融资轮次来看,相比于区块链整体种子轮融资占 61.9% 的现状,CeFi 领域的融资进程明显领先,A 轮融资与种子轮融资数量旗鼓相当。

回顾2021:资本涌入,触发区块链应用的无限可能

Footprint Analytics – Amount of Funding for Each Project in CeFi

项目上来看,股票经纪公司 Robinhood交易所 FTX 以及应用服务平台 Revolut 为前三。

DeFi 赛道融资情况

DeFi 是区块链发展的中心领域,中文名为 “开放式金融”,是区块链开放、平等、去中心化精神的最佳体现。

回顾2021:资本涌入,触发区块链应用的无限可能

Footprint Analytics – DeFi Fundraising Amount

 2021 年,DeFi 领域投资总额为 27.7 亿,全年 12 个月中,单月金额有 11 个月达到亿级以上,3 月、6 月、12 月融资数额最为突出。

回顾2021:资本涌入,触发区块链应用的无限可能

Footprint Analytics – DeFi Fundraising Rounds

融资轮次上来看,依然是种子轮占主导,这与 DeFi 领域创新项目频出,技术更新迭代速度快是分不开的。

回顾2021:资本涌入,触发区块链应用的无限可能

Footprint Analytics – Amount of Funding for Each Project in DeFi

项目上来看,DeFi 项目融资数额前三名为去中心化自治组织 BitDAO、资产交易平台 FalconX 以及去中心化聚合交易所 1inch

NFT 赛道融资情况

NFT 是于区块链上铸造的独一无二的数字收藏品。是 2021 年,NFT 成为《柯林斯词典》公布的年度热词榜首,而与之相关的元宇宙也同样入围。

回顾2021:资本涌入,触发区块链应用的无限可能

Footprint Analytics – NFT Fundraising Amount

被称为 NFT 元年的 2021 年 NFT 融资总额为 35.1 亿,与 2020 年相比有很大的增长。从每月融资金额来看,经历了年中 NFT 大火之后,9 月对于 NFT 项目的发展是个飞速融资的月份。

回顾2021:资本涌入,触发区块链应用的无限可能

Footprint Analytics – NFT Fundraising Rounds

融资轮次来看,由于 NFT 的历史依然很短,种子轮融资占了绝大部分,这让我们更加期待 NFT 领域未来的生命力,希望 NFT 可以带给我们更多惊喜。

回顾2021:资本涌入,触发区块链应用的无限可能

Footprint Analytics – Amount of Funding for Each Project in NFT

从项目角度看,NFT 平台 Sorare、区块链游戏公司 Dapper Labs、NFT 游戏 Zepeto 表现尤为突出。

基础设施融资概况

基础设施是区块链领域的重中之重,在安全漏洞频发的 2021 年,人们对基础设施的重视比以往更加重视。

回顾2021:资本涌入,触发区块链应用的无限可能

Footprint Analytics – Infrastructure Fundraising Amount

基础设施领域,融资总金额为 72.8 亿美元,最高月总额是六月达到的 13 亿美元。

回顾2021:资本涌入,触发区块链应用的无限可能

Footprint Analytics – Infrastructure Fundraising Rounds

融资轮次来看,依然是种子轮和 A 轮融资占主导。目前,区块链基础设施正处于规模化部署阶段,十分需要资本的扶持。

回顾2021:资本涌入,触发区块链应用的无限可能

Footprint Analytics – Amount of Funding for Each Project in Infrastructure

从融资额来看,金额最高的项目为自助矿工 GRIID、挖矿公司 Genesis Digital Assets 以及加密硬件钱包 Ledger。

Web 3 融资概况

Web 3 是基于区块链的新版本去中心化 World Wide Web 的构想。Web 3 的概念是由以太坊联合创始人 Gavin Wood 在 2014 年创造的,但在 2021 年开始大火起来。

回顾2021:资本涌入,触发区块链应用的无限可能

Footprint Analytics – Web 3 Fundraising Amount

Web 3 2021 年融资金额共 22 亿美元,于 11 月单月呈现爆发式的近 10 亿美元的融资额。

回顾2021:资本涌入,触发区块链应用的无限可能

Footprint Analytics – Web 3 Fundraising Rounds

Web 3 的融资轮次也是种子轮为主,这是因为 Web 3 的应用还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

回顾2021:资本涌入,触发区块链应用的无限可能

Footprint Analytics – Amount of Funding for Each Project in Web 3

从项目融资额上来看,为游戏出版商提供区块链解决方案的领先公司 Forte、区块链游戏 Mythical Games 以及智能合约编程语言 Daml 尤为突出。

2021 区块链融资 Footprint 洞察

2021 区块链投融资领域三大趋势总结

(一)投融资活跃,资本涌入逐渐规模化

区块链作为安全共享的去中心化的数据账本,是推动金融及其他领域去中心化交易的底层技术之一。随着区块链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越来越成熟,其行业价值和潜力得到科技投资机构的普遍认可,嗅觉灵敏的资本开始一窝蜂地涌入区块链世界。

上文提到,相较于 2020 年,2021 年融资数量增长 525%,融资金额增长 790%。这种成倍增长告诉我们:投资机构正在大规模涌入区块链领域。

(二)细分领域众多,应用场景呈现多样化

2021 年,元宇宙、NFT 等概念爆火,这也使得 2021 年的区块链世界出现了众多细分领域。NFT DAO、SocialFi、GameFi 项目异军突起,得到了一众有先进眼光、乐于接受新事物的投资机构的青睐。

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其应用场景越来越多,也为区块链世界乃至实体世界创造了更多的可能。

(三)融资阶段较早,项目发展进程同一化

我们看到,区块链项目的融资阶段普遍较早,还处于蓝海阶段,完全走向成熟还需要一段时间。

许多项目在该领域迅速的迭代和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这就需要区块链项目把握住风口,展现核心技术、治理社区强大的生命力,做成长期的、有生命力的区块链项目。

2021 区块链融资未来展望

2021 年,区块链融资节节高升,前景大好。融资轮次集中于战略投资和和 A 轮,初创期的创新项目受到资本热捧。CeFi 和 DeFi 仍是主要投资领域,但基础设施、NFT、Web 3 也不甘示弱,蓬勃的发展吸引了越来越多投资方的目光,大有赶超主流之趋势。

关注资本的动态是个人投资人的必修课,多多关注资本的动态,才有可能在市场热潮来临之前发现优质项目,赶上区块链这一快速迭代领域的节奏。

关于 Footprint Analytics:

Footprint Analytics 是一个一站式可视化区块链数据分析平台。Footprint 协助解决了链上数据清理整合的问题,让用户免费享受 0 门槛的区块链数据分析体验。提供千余种制表模板和拖拽式的作图体验,任何人都可以在 10 秒内建立自己的个性化数据图表,轻松洞察链上数据,了解数据背后的故事。

Footprint Analytics 官网:https://www.footprint.network

Discord 社群:https://discord.gg/3HYaR6USM7

Telegram: https://t.me/joinchat/4-ocuURAr2thODFh

以上内容仅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交流,不构成投资建议。如存在明显的理解或数据错误,欢迎反馈。

版权声明: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商用转载需联系作者授权,擅自商用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的,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019全球区块链投融资报告


编者按:本文来自,作者:赵越,Odaily星球日报经授权转载。

2019年,全球区块链领域融资数量为543笔,融资金额达238.3亿元。融资数量呈“倒V型”特征,融资金额则波动幅度较大。平均单笔融资多属于千万级别。

全球区块链领域融资主要集中于A轮及A轮以前,种子/天使轮和A轮融资数量占比超45%。

数字资产和底层技术是区块链领域最受欢迎的投资场景,企业在实体经济和金融应用上的落地能力有待提高。

中国区块链领域共计发生175笔融资,美国共发生162笔融资,融资金额上,中国公开披露的融资金额不足美国二分之一。从国内看,北京融资数量最多,为76笔;广东融资金额最高,为24.6亿元。

在融资金额排名前15的21家机构中,有4家机构融资金额超10亿元。业务分布上,有8家机构的主要业务以数字资产为主。21家机构中有12家来自美国、5家来自中国。

美国投资机构Digital Currency Group是全球最活跃的投资机构,共计投资14笔。中国投资机构中投资数量最多的是创世资本和分布式资本,均投资11笔。

本报告由零壹财经·零壹智库、数字资产研究院、中国投资协会数字资产研究中心联合发布

作者:赵越

进入2019年,区块链行业持续走热,越来越多的企业及机构选择投身于这场浪潮中,监管部门也愈加重视和关注。摩根大通、Facebook等机构不断入场,中国央行计划推出央行数字货币……

2019年10月24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区块链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第十八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这更是为中国区块链行业注入了“强心剂”,区块链产业也在中国迎来了新的发展。

随着各国区块链布局的逐渐深入,在2019年,区块链依旧是资本方的热门投资领域。

为观察全球区块链领域2019年的发展态势,更好地预判区块链的未来发展趋势,零壹财经·零壹智库联合数字资产研究院、中国投资协会数字资产研究中心发布《2019年全球区块链投融资报告》,对区块链领域投融资情况进行梳理、总结。

为便于统计,报告剔除了ICO、IEO、STO、并购、IPO以及IPO上市之后的融资等,从融资数量和金额、融资轮次、行业分布等维度分析了全球区块链领域融资概况,并列出了全球区块链领域融资排行榜。

一、2019年全球区块链领域融资概况

(一)融资数量呈“倒V型”特征,平均单笔融资金额多属千万级别

据零壹智库不完全统计,2012年至2019年,全球区块链领域共计发生1510笔融资,公开透露的融资金额达782.2亿元。其中,2018年是区块链领域融资的“爆发年”, 2019年,区块链领域融资逐渐趋于理性,相较于2018年,融资金额下滑近40%。2019年,全球区块链领域融资数量为543笔,融资金额达238.3亿元。

图1 2012-2019年区块链领域融资数量、金额

2019全球区块链投融资报告

资料来源:零壹智库

观察2019年各月的具体融资情况,可以看出,2019年融资数量呈“倒V型”特征,融资金额则波动幅度较大。4月开始,资本方对区块链领域的投资热情逐渐高涨,7月、8月达到最高峰,随后又呈现出下降趋势,12月仅发生34笔融资;第三季度是融资高峰期,共计发生190笔融资,融资金额为75.4亿元,分别占全年融资数量、金额的35%和35%。

图2 2019年全球区块链领域融资数量、金额

2019全球区块链投融资报告

资料来源:零壹智库

从平均单笔融资金额看,2019年区块链领域的单笔融资多属于千万级别。其中,1月、2月、7月和12月的平均单笔融资金额超1亿元,其余月份均属于千万级别;2月和12月的平均单笔融资金额最高,均接近1.4亿元。

图3 2019年区块链领域平均单笔融资金额(单位:亿元)

2019全球区块链投融资报告

资料来源:零壹智库

注:平均单笔融资金额=公开透露的融资金额/公开透露融资金额的项目数量

(二)超45%融资发生在A轮及以前,B轮以后融资仅发生29笔

不考虑战略投资,2019年,全球区块链领域融资主要集中于A轮及A轮以前,种子/天使轮和A轮融资数量占比超45%。其中,种子/天使轮融资数量最多,占全部融资数量的29%,其次为A轮,占比17.3%;B轮和C轮以后融资分别为17笔和13笔,合计占比不超过6%。

图4 2019年全球区块链融资轮次分布(按融资数量分类)

2019全球区块链投融资报告

资料来源:零壹智库

注:A 轮包括 Pre-A、A 和 A+;B 轮包括 Pre-B、B 和 B+;C 轮以后包括 C-G 轮。

从公开披露的融资金额看,除战略投资外,A轮融资所获融资金额最高,其次为C轮以后融资,种子/天使轮虽融资数量最多,但由于单笔融资金额较低,融资总额较低,占所有融资金额的11.8%。

图5 2019年全球区块链融资轮次分布(按融资金额分类)

2019全球区块链投融资报告

资料来源:零壹智库

注:A 轮包括 Pre-A、A 和 A+;B 轮包括 Pre-B、B 和 B+;C 轮以后包括 C-G 轮。

(三)数字货币交易所/平台最受资本方青睐,“区块链+保险”成“明星产业”

结合区块链行业发展情况,零壹智库将区块链行业划分为七个一级行业,分别是基础设施/技术/解决方案、数字资产相关应用场景、金融应用场景、实体经济应用场景、链上应用场景和其他等七大相关行业,其中,七个一级行业中共计包含60多个二级行业。

从一级行业融资数量分布看,数字资产和底层技术是区块链领域最受欢迎的投资场景,企业在实体经济和金融应用上的落地能力有待提高。

数字资产相关应用场景融资数量最多,为191笔,占比超35%;基础设施/技术/解决方案融资数量位居第二位,为112笔,占比21%;区块链行业服务相关场景、实体经济应用场景和链上应用场景分别占比15%、12%和8%;金融应用场景融资数量最少,为45笔。

图6 2019年区块链领域一级行业融资数量分布

2019全球区块链投融资报告

资料来源:零壹智库

从二级行业分类看,数字货币交易所/平台依旧最受资本方青睐,2019年,数字货币交易所/平台相关的融资共计发生116笔,占融资总量的21%,占数字资产相关行业融资的比重超62%。

此外,解决方案/技术服务商、行业网站媒体、区块链游戏和数字货币钱包也较受欢迎,融资数量分别为53笔、31笔、29笔和20笔。

图7 2019年区块链领域二级行业融资数量分布(TOP20)

2019全球区块链投融资报告

资料来源:零壹智库

除了在融资数量上遥遥领先于其他行业,数字资产也是最“吸金”的行业,2019年,数字资产相关应用场景融资金额高达73.2亿元,占全行业融资总额的33%。金融应用场景虽融资数量较少,但由于平均单笔融资金额较高,融资金额位居全行业第二,为48.4亿元。

图8 2019年区块链领域一级行业融资金额分布

2019全球区块链投融资报告

资料来源:零壹智库

2019年,数字货币交易所/平台的融资金额最高,融资金额占区块链行业融资金额的近16%,而数字资产相关应用场景中47%的融资额流向了数字货币交易所/平台。

值得注意的是,“保险+区块链”成为2019年区块链行业的“明星产业”,融资金额为19.7亿元,位居全行业第二。解决方案/技术服务上所获融资额排在第三名,为18.3亿元。

图9 2019年区块链领域二级行业融资金额分布(TOP20)

2019全球区块链投融资报告

资料来源:零壹智库

二、2019年全球区块链领域融资排行榜

(一)全球区块链领域融资地区排行榜TOP10

中、美两国是区块链融资大国。据零壹智库不完全统计,2019年,中国区块链领域融资数量最多,共计发生175笔,占全年融资总量的32.3%;美国融资数量稍低于中国,共发生162笔融资,占笔29.9%。

在融资金额上,中国区块链领域公开披露的融资金额不足美国二分之一,美国为117亿元,占全年融资总额的近50%;中国为51亿元,占全年融资总额的21%。

新加坡融资数量位列全球第三,但由于单笔融资金额较低,融资总额远低于排在第四位的英国。

图10 全球区块链领域融资地区排行榜TOP10

2019全球区块链投融资报告

资料来源:零壹智库

(二)中国区块链领域融资地区排行榜TOP10

受政策支持力度、经济发展水平、产业发展基础和创新创业能力等因素的影响,中国的区块链公司/项目融资主要集中于在环渤海地区、长三角地区、粤港澳地区和川渝地区。

从2019年区块链领域融资的地区分布情况看,北京融资数量最多,共发生76笔融资,融资数量远高于排在第二名的香港,但北京融资金额却低于香港;广东是融资金额最高的地区,虽只发生13笔融资,但融资金额高达24.6亿元。

图11 中国区块链领域融资地区排行榜TOP10

2019全球区块链投融资报告

资料来源:零壹智库

(三)全球区块链领域融资机构排行榜TOP15

据零壹智库不完全统计,在融资金额排名前15的21家机构中,有4家机构融资金额超10亿元。业务分布上,有8家机构的主要业务以数字资产为主。21家机构中有12家来自美国、5家来自中国。

其中,在中国的公司中,众安科技融资金额最高,为19.61亿元,它主要侧重于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保险等相关领域;排在第二位的是“矿机巨头”嘉楠耘智。

表1 全球区块链领域融资机构排行榜TOP15

2019全球区块链投融资报告

资料来源:零壹智库

(四)全球区块链领域投资机构排行榜TOP5

从2019年排名前五的15家活跃投资机构可以看出,除SBI集团外,其他机构均专注于区块链和数字货币等相关领域投资。这些机构中有7家来自中国,且成立时间均在2015年以后,来自美国的投资机构有5家。

其中,美国投资机构Digital Currency Group是全球最活跃的投资机构,共计投资14笔。目前,Digital Currency Group已投资全球30多个国家的150多家区块链公司,以北美地区为代表,其投资业务已遍布全球。

排在第二位的是澳大利亚的投资机构科银资本,投资13笔;中国投资机构中投资数量最多的是创世资本和分布式资本,均投资11笔,排在第三位,其中分布式资本是中国最早专注区块链领域投资的风险投资机构;排在第四位的也均为中国投资机构,包括NEO Global Capital、犇睿资本、共识实验室和了得资本,均进行了7笔投资。

值得注意的是,加密货币交易所Coinbase及其下属的投资机构Coinbase Ventures均投资了6笔。

表2 全球区块链领域投资机构排行榜TOP5

2019全球区块链投融资报告

资料来源:零壹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