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Puffer UniFi AVS:从Preconfs到以太坊的下一个十年?

原文作者:Puffer

9 月 16 日,Puffer 正式官宣以太坊安全基础设施产品「UniFi AVS」,作为一项基于 EigenLayer 的主动验证服务(AVS),它专为以太坊生态尤其是 Based Rollup 领域的预确认(Preconfs)挑战而设计,旨在释放 Based Rollup 的全部潜力。

或许很多用户对 Puffer 的第一印象还停留在单一的原生流动性再质押平台,其实早在 8 月,我们就已升维为以太坊去中心化基础设施提供商,产品架构可以概括为「三驾马车」:Based Rollup 方案 Puffer UniFi、预确认(Preconf)技术解决方案 UniFi AVS 以及再质押产品 Puffer LRT。

本文就将和大家深入分享 UniFi AVS 这一产品的功能服务,不过在此之前,有必要简单梳理下 Based Rollup 的相关概念,只要搞清楚了 Based Rollup,也就能触摸到 UniFi AVS 对以太坊未来走向的重要意义和价值所在。

读懂Puffer UniFi AVS:从Preconfs到以太坊的下一个十年?

Based Rollup:以太坊 Rollup 新的最优解?

作为以太坊基金会研究员 Justin Drake 于 2023 年 3 月正式明确提出的概念,Based Rollup 旨在解决现有 Rollup 生态的一系列问题。

众所周知,在 2020 年 Vitalik Buterin 发布「以 Rollup 为中心的以太坊路线图」后,以太坊生态便步入了多 Rollup 时代——据 L2 BEAT 不完全统计,截至发文时 Rollup L2 足足有 39 条之多,其中无论是 Optimistic Rollup 还是 ZK Rollup,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以太坊扩容等老问题,却也带来了流动性日益破碎割裂的新困局。

与此同时,排序器(Sequencer)作为 L2-L1 架构中最核心的组件,负责 L2 向 L1 的交易排序与打包,在提高交易处理效率和降低成本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在运行的 L2 普遍采用由单一或少数实体控制的中心化排序器,因此也面临着排序器故障或作恶的潜在风险:

一旦排序器出现问题,可会导致交易延迟、数据丢失甚至是资产安全受到威胁,这对于依赖 L2 进行交易的用户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隐患。

那市场上呼声颇高的去中心化排序器或共享排序器呢?

理论上,它们确实能杜绝中心化排序器所带来的单点故障及作恶风险,但其协调和共识机制相对复杂,且不同去中心化排序器之间可能存在兼容性问题,难以实现无缝对接,而且实事求是地讲,目前去中心化排序器网络至今还未有成功的大规模实践验证,仍可能面临着各种潜在的攻击和漏洞。

因此 Based Rollup 直接按照「奥卡姆剃刀」原则一步到位,去除了单独的排序器网络机制设计:将交易排序的责任从原先的 L2 转移到了 L1,由以太坊 L1 的验证节点作为区块提议者(proposer)来负责交易的排序。

这不仅避免了中心化排序器带来的风险,还充分利用了以太坊现有的节点网络和去中心化特性,将安全性从直接升级到与以太坊主网同等的高度。

不过,得之东隅,失之桑榆,这也就伴随着衍生出了另一个挑战——原生的 Based Rollup 网络无法实现交易的快速确认。

原因也很简单,目前常见的各 L2 基于中心化排序器,都可以快速进行排序和打包,实现近乎即时的交易快速确认;而 Based Rollup 的交易排序由 L1 验证节点负责,意味着确认时间完全依赖于主网的出块间隔(约 12 秒),使用体验大大逊色于中心化排序器。

读懂Puffer UniFi AVS:从Preconfs到以太坊的下一个十年?

Based Rollup,离不开 Preconfs

说白了,Based Rollup 在安全性、去中心化等方面对齐了 L1,但在交易确认速度上却不得不做出了牺牲。而对绝大部分具备金融属性的链上场景来说,市场行情瞬息万变,莫说 12 秒之差,即便是只相隔 1 秒,都可能引发巨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鉴于此,我们有必要对 Based Rollup 打上一个「补丁」,即预确认(Preconfirmations,简称 Preconfs),它的逻辑也很简单,恰如字面之意,想象一下:

当我们在 12306 购买火车票时,一旦选定行程下单(进行签名交易),订票系统会先给到一份预确认信息,告诉你购票行为(对应每笔交易)已经被接受并且正在进入后续的确认流程,此时我们就可以开始规划行程、准备行李等,而只有当车票最终确认车厢及座位(交易发布至 L1)后,我们才算正式完成了购票订座的交易。

简言之,在 Based Rollup 中,预确认就是在交易被正式提交到 L1 进行确认之前,就承诺将交易包含在区块中,等于先给用户一个初步的确认信号,让用户知晓交易已经被接受并且正在处理中。

读懂Puffer UniFi AVS:从Preconfs到以太坊的下一个十年?

如此一来,便确保了那些亟需时效性的链上交易场景无需漫长等待 12 秒,能够直接实现毫秒级别(约 100 毫秒)的交易响应速度。

这一举措不仅大幅提高了交易速度和用户体验,还无需更改以太坊的核心协议,某种程度上讲,Based Rollup 与预确认(Preconfs)恰似一币两面——如果要充分发挥 Based Rollup 的潜力,就必须实现无需许可、中立且灵活的预确认服务。

只是需要考虑的是,在具体的实现机制中,到底由谁来负责对交易进行排序和预确认,并保证会遵守预确认的承诺?

  • 对于第一个问题,以太坊基金会正在开发一个中立的注册合约,这个合约将不隶属任何特定协议,旨在为预确认的发现和验证提供一个共同的基础,类似于股市中的「注册制」模式,允许任一 L1 提议者都可以自愿通过注册成为预确认验证节点;

  • 对于第二个问题,基于经济奖惩的罚没机制,无疑就能确保验证节点不会违反预确认承诺,只是面临一个翘翘板的选择——如果罚没验证节点的一部分 ETH,则需要重新实现 Restaking 的智能合约逻辑,资本效率高,但复杂度也高;如果要求额外的抵押品,复杂度低,但资本效率更低;

那么,是否有可能借助 EigenLayer 的 AVS 服务,直接基于以太坊主网的经济安全性来解决罚没问题?

Puffer UniFi AVS 正是秉持着这样的思路,它通过利用 EigenLayer 的 Restaking 功能,并可在未来结合以太坊基金会的中立注册合约机制,实现一种近乎理想的情景:

建立起一个无需许可的预确认服务参与机制,允许任一 L1 提议者自愿通过注册成为预确认验证节点,进而实现直接基于以太坊主网的经济安全性,无需额外的惩罚措施。

Puffer UniFi AVS:面向 Based Rollup 的 Preconf 解决方案

Puffer UniFi AVS 具体包含 EigenLayer 集成、链上注册、罚没机制这三个关键组件,其中  EigenLayer 集成更是赋予了 Puffer UniFi AVS 预确认服务一种难以复刻的独家竞争优势:

能够基于 Puffer 的再质押验证节点集,将再质押的 ETH 直接作为预确认抵押品,而无需额外存款,这样「一个机构,两块牌子」,再质押验证节点=预确认服务节点,不仅提高了资本效率,且可迅速拉起一个拥有海量参与者、足够去中心化的预确认验证节点集。

读懂Puffer UniFi AVS:从Preconfs到以太坊的下一个十年?

我们可以简单梳理下 Puffer UniFi AVS 具体的预确认实现流程。

首先,因为 Puffer 验证节点已在以太坊上注册为「Native Restaking」节点,所以当用户提交需要进行预确认的交易后,Puffer 验证节点会直接充当预确认验证节点,在约 100 毫秒内向用户提供预确认承诺,让用户快速知道其交易已经被接收并将包含在未来的某个区块内。

提供预确认服务后,Puffer 验证节点会将这些交易与其他交易一起打包,并向以太坊 L1 提交区块,最后 Puffer UniFi 智能合约 Puffer Sequencer Contract 接受批量交易,确保交易状态已经被确认并且无法回滚。

而在整个过程中,UniFi AVS 的链上注册和罚没机制发挥着重要作用——若验证者未能遵守其预确认的承诺,将受到惩罚,从而确保整个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截至发文时,参与 Puffer UniFi AVS 的要求是:

  • EigenPod 所有权。EigenPods 是以太坊验证节点与 EigenLayer 交互的工具,能够确保 UniFi AVS 服务可以罚没违反预确认承诺的验证节点;

  • 32 枚 ETH。由于预确认验证节点和以太坊验证节点是「一个机构,两块牌子」,因此预确认节点需要至少 32 枚 ETH 才能参与,不过运营商参与形式比较灵活,无论是自己运行原生验证节点,还是属于再质押产品(LRT)的一部分,都不影响;

  • 运行 Commit-Boost。运营商必须在其验证者客户端旁边运行 Commit-Boost 软件,确保执行预确认服务、处理验证者与预确认供应链之间的通信顺畅;

值得注意的是,Puffer UniFi AVS 通过集成 Commit-Boost,旨在专注于注册机制、罚没机制等核心功能,提供更高效、标准化和以社区为中心的预确认服务,同时坚持以太坊的去中心化和开放性基本原则。

谁需要 Puffer 的 UniFi AVS 服务?

风物长宜放眼量,接下来伴随着 Based Rollup 叙事的不断膨胀,众多 Based Rollup 项目们注定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而它们对于预确认服务的需求极为迫切,尤其是面临着复杂的市场环境和技术挑战,需要一个可靠的预确认技术服务商来为其保驾护航。

市场亟需一套安全的预确认技术服务商,因此 Puffer UniFi AVS 本质上就是一个能有效满足各方需求的通用解决方案:

  • 供给侧,链接起再质押验证节点(不止 Puffer,未来亦支持 Etherfi 和 Renzo 等原生再质押 LRT 协议玩家),支持它们参与 UniFi AVS 来一鱼多吃,通过出售自己的验证服务获得额外收入;

  • 需求侧,另一端直接面向所有需要构建 Based Rollup 的项目方,支持它们通过 UniFi AVS 这个资源管道,便捷地获得预确认服务,从而加速交易处理;

一言以蔽之,Puffer UniFi AVS 的服务模式与 EigenLayer 的撮合平台类似,旨在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用——就像 Uber、滴滴一样,接入再质押验证节点作为供应方,通过撮合匹配,为需求方提供 Based Rollup 预确认服务。

这样不仅能大大加速 Based Rollup 领域及以太坊生态的创新进程,还能够为以太坊验证节点群体创造新的收入来源,为整个生态系统带来了新的活力。

小结

总的来看,Based Rollup 作为 Vitalik Buterin 近期屡屡点名的新型 Rollup 思路,势必在以太坊的演进中担当起更加关键的角色。

因此 Based Rollup 所不可或缺的预确认服务,也注定会成为关乎以太坊生态未来走向的关键基础设施,而 Puffer UniFi AVS 作为创新机制设计的预确认技术解决方案,则是目前「Based Rollup+Preconfs」最为关键的一步:

  • 对于用户而言,Puffer UniFi AVS 带来了近乎即时的交易确认体验,大幅提升了用户体验,为 Based Rollup 的普及和广泛采用打下了坚实基础;

  • 对于预确认服务方,它通过链上注册和罚没机制强化奖惩机制,提升了生态内的效率和可信度;

  • 对于 L1 验证节点来说,则开辟了额外的收入渠道,提升参与节点验证的吸引力,进一步强化了以太坊主网的经济激励与正统性;

从更宏观的视角来看,Puffer UniFi AVS 起于 Based Rollup,却不止于 Based Rollup——它与以太坊的长期愿景紧密相连,在不更改核心协议的基础上实现了快速预确认,影响不仅限于 EigenLayer 生态,更为以太坊创新提供了新的范式,给用户、验证者和整个以太坊社区带来了切实利益,有望为以太坊的持续增长激起一系列连锁反应,注入新的更大可能性。

关于 Puffer Finance

Puffer Finance 是以太坊基础设施领域的领先创新者,专注于由流动再质押(LRT)和预确认作为 AVS 支持的下一代 Rollup – Puffer UniFi。凭借原生再质押协议,Puffer UniFi 和 UniFi AVS 等产品,Puffer 一直致力于增强以太坊的去中心化。  

解析GraFun活动交互策略:获DWF与Floki支持,注册地址破200万

原创 | Odaily星球日报(

作者|南枳(

解析GraFun活动交互策略:获DWF与Floki支持,注册地址破200万

9 月 2 日,Pump 类平台  推出了注册与存款活动。一天后,官方宣布已有 50 万名用户进行了注册。此后在 9 月 20 日,GraFun 宣布获得了 DWF Labs 和  的支持,社区开始大范围推广这一项目,当前注册地址突破 239 万个。

用户完成活动后将获得 GRA(官方暂未说明是代币或者积分),而 GRA 的主要获取方式是在钱包内持有 BNB。这一活动将在两天内结束,当前的积分分布情况如何?末班车是否还来得及?Odaily 将于本文解析链上数据尝试解答这一问题。

解析GraFun活动交互策略:获DWF与Floki支持,注册地址破200万

协议机制速览

GraFun 本质为 PumpFun 类项目,在 Bonding Curve 机制上进行了修改。GraFun 披露,其内盘的 Bonding Curve。

DeXe 表示,传统的 Bonding Curve 由于购买价格的差异非常大,存在价格操控和 Rug 频发的问题。而在 GraFun 的 Fair Curve 模型中,交易者购买的一部分代币将分配给由代币持有者管理的 DAO 金库,旨在减少流通量,降低早期购买者砸盘的风险。

解析GraFun活动交互策略:获DWF与Floki支持,注册地址破200万

在这一模型下,早期买家购买价格更低,但同时向 DAO 贡献了更大的份额(即变相提高早期买家的价格)。随着越来越多的参与者加入,代币价格上涨,发送到 DAO 的部分逐步减少。

代币内盘交易完成并在 DEX(如 PancakeSwap)添加流动性后, 42.5% 的代币供应量将保留在 DAO 中,由社区控制,可用于激励、流动性、上市等长期操作。但 DeXe 暂未披露社区能够通过什么途径和流程操作这一部分代币。

解析GraFun活动交互策略:获DWF与Floki支持,注册地址破200万

积分活动

基本要求

在需完成钱包链接和验证 Telegram 账号步骤,由于 Telegram 为强制步骤,所以是否能够分号取决于用户拥有多少 Telegram 账号

完成注册后,基础任务包括邀请新用户、订阅 YouTube、修改 Telegram 账户名称等,适合持有大量 Telegram 账号,但资金量有限的用户。

而最关键的积分获取来源为在钱包内持有 BNB:

BNB 持仓规则

注册完成后,在钱包内持有 0.05 枚以上的 BNB 即可获得 GRA(无需存入协议),积分每小时结算一次。注册后,BNB 在钱包内存放的时间越长,额外 GRA 激励将越来越高。官:

  • 0.05 BNB = 6.2 GRA/小时;

  • 0.1 BNB = 8.3 GRA/小时; 

  • 0.5 BNB = 15.9 GRA/小时; 

  • 1 BNB = 20.7 GRA/小时; 

  • 10 BNB = 42 GRA/小时;

显然,随着 BNB 持仓量的增加,GRA 的获得效率地增长快速放缓,因此多号效率明显更高但取决于用户是否能够批量注册/购买 Telegram 账号

此外,二者之间的函数关系 Odaily 拟合约为 f(x)= 19.58 ⋅ x^( 1/3),例如持仓 100 个 BNB 则每小时获得 89.5 GRA,计划进一步精算的读者可进行参考。

积分情况详解

Odaily 抽取了 10 万个在 9 月 21 日进行过交易的不重复钱包地址,利用官网 API 调取这 10 万个钱包是否拥有 GraFun 积分,得到共有 1612 个钱包有这一积分,将积分划分为“基本任务积分”和“BNB 持仓积分”两类,其中:

  • 基本积分达到 900 分的地址共有 890 个(占比 55.2% ),其次为 300 分共 203 个(占比 12.6% ),前三名分别为 127200 分、 32000 分、 24000 分。平均分为 1018 分。

  • 1612 个钱包中, 548 个没有 BNB 持仓,仅做了基本注册和社媒任务。1064 个地址存入了 BNB,截止 9 月 22 日 21: 00 平均持有 1539 分,分布情况如下图所示。假设要在 48 小时内达到这一积分,单号需要存入 4.39 枚 BNB((1539/48/19.58)^ 3),若能够分 5 个号操作,则仅需要 0.05 × 5 = 0.25 枚 BNB 即可。

解析GraFun活动交互策略:获DWF与Floki支持,注册地址破200万

  • 进一步地, 10 万个不重复钱包地址大约经历了 17500 个区块(7 小时), 1612 个地址平均积分为 2034 分,而这一活动已持续了 20 天,因此总积分预估为 20 × 24/7 × 1612 × 2034 = 2.24 亿,读者可根据这一总积分预测自己的份额占比

Token2049 小作文合集:行业正洗牌,悲观后是黎明

Token2049 小作文合集:行业正洗牌,悲观后是黎明

每年Token2049落幕之后,就到了小作文时间,本文精选了8篇小作文,让你不去新加坡,也能感受到新加坡的加密脉动。

犹太赵主任:周期、黎明及流动性无能

1.从来没见过欧美项目方这么努力过。

2.以往老白男们动动嘴皮子打打视频,亚洲市场就 shut up and take my money. 赶到今年居然需要办一场场声势浩大的 Side Event,把自己打扮的花枝招展甚至直接下场招揽业务。上次见他们这么努力的还是 2019 年爆炸头来北京融资。

3.欧美和亚洲的信息差还是无比的大:

3.1 欧美项目方还觉得亚洲还有钱,以此想通过不断地拆分盘新资产继续盘剥,可惜亚洲市场真的没钱了,一滴都不剩了;

3.2 至于钱都去哪了,亚洲交易所的合约产品延续了优良传统,吃掉了大部分流动性,BTC 生态(铭文符文 Layer2)也通过比特币亚洲叙事成功在欧美垄断的资产发行业务强行为亚太区复活出一条新赛道,两者拿走了大部分的亚洲流动性;

4.亚洲市场的流动性无能也让今年中文区小作文如此难写,甚至在繁忙的一周之后,参会者说不出任何的感受,因为不管是资方、项目方、KOL 还是散户,基本子弹都打光了,导致今年参会就像是太监逛窑子,心如止水甚至有一些瞬间,竟然佛系到没有很想赚钱了。

5.毕竟,谁想赚钱,谁就是韭菜,最好赚钱的就是去赚想赚钱那个人的钱。

6.SOL 的 Breakpoint 是今年 Side Event 最亮的仔,至于以太坊,不管是 foundation 还是 Layer 2,都没有一场稍微像样的活动证明一下自己的存在:

6.1. 如果说四月份 V 神还是“Web3 汉献帝”,那么 9 月份卖币恋爱的小 V 就只能是”以太坊周幽王“了;

6.2. 台上唱歌的样子活脱是完成女主人褒姒 public shame 的任务;

6.3. 脑子不清楚的叫嚣“取缔一些不达标的 Layer 2”,真像是爱美人不爱江山的昏君手难缚鸡还硬要削藩的样子;

6.4. 真的也想看看 Web3 是怎么“清君侧”的;

7.至于周期,今年这波上涨不是新的牛市,而是 21-22 年周期的余音,这也是为什么今年的行情无限趋近于 2019 年,要是不信,你看看你的持仓的山寨币,是不是大多数还是 2021 年发出来的。2019 年距离 2020 年 8 月的 DeFi Summer 开启新的周期就不远了,当然,距离 312 也更近一点。

8.一级市场充满了自我抚摸的悲壮感,而悲壮感是很危险的信号,毕竟不投等死,投了找死。

9.市场会在震荡中磨去大多数人的耐心,新的方向也会在沉默中悄然生长,实名看好的方向包括:

9.1Consumer Electronics的 DePIN 项目;

9.2 CeDeFi RWA 作为底层质押发行稳定币项目(BlackRock Buidl+USDM);

9.3 所有的链上交易+所有增加链上杠杆的工具(Perp Dex);

10.新的周期已经不远,但黎明到来前的黑暗是伸手不见五指的,也是最考验心力的时间,传统金融和 Crypto 的结合在未来不久将超出预期的结合起来,币圈鸡犬升天也好,接受招安也罢,面对的都是诸位未曾体验过的无限的星辰大海。

11.在黎明前你不能倒下,我们每个人作为行业的最后防线都不能倒下,因为我们背后空无一人。

12.一句话与诸君共勉:从暴风雨中走出来的人,从来不是靠伞。

Ruby (Incuba Alpha) :行业洗牌进行时

  1. 行业在洗牌,中小 VC 在出清,好多 dpi 都做不到 1。相反头部 VC 持续成长,5 个月内迅速 close 新 round。只投早期有品味的 incubator 或者专注生态的垂直 VC 可以 leverage 超高赔率/垂直竞争优势找到生存空间。

  2. 监管是房间内的大象,但美国人对美国监管比中国乐观,相比恐惧风险,准确评估风险,了解自己在面对的风险更重要。

  3. mm 还是最核心的 player,新出来好多 mm,创始团队选择和 pua mm 的能力也成为核心能力之一,判断熊市牛市市场环境,制定合适的 mm deal structure。

  4. 讨论最多的 Application 赛道是 Socialfi 和 AI Crypto,AI 落地有硬 barrier,需要等技术 Breakthrough 的拐点时刻。pumpfun 是最成功的 SocialFi,真正适合 Web3 的 socialfi 不是 Web3 Twitter,而是社交化的赌场。

  5. 量化收益进一步被压缩,好多离开 A 股的量化团队在进入 Crypto。

  6. BTC,稳定币/支付,赌场是行业目前唯一证明有效的 biz model。稳定币在一级成为新的卷王赛道,但没人能讲清楚如何打破 Tethe 的网络效应。所有人都要准备好如果未来没有新创新,所有增量都只买 btc,我们该怎么办。

  7. 生态角度:Solana breakpoint 比主会场热闹,开发者看好 firedance 更新打破 Solana“停机链”魔咒。“pay now buy never” 试图把 Ponzi 加入支付赛道。

  8. Ton 生态流量效应开始发酵,生态狂卷小应用,几个专注游戏的 VC 带着一把 Web2 游戏团队入驻,目前看不出是要撕下虚假流量的遮羞布,还是带着 VC 和 GameFi Ponzi 补贴把 TG羊毛党转化成有效留存用户。

  9. AI 生态有点尴尬,decentralized AI 和 Agentfi 阶段性证伪之后,拿了大钱的 AI 项目开始把自己卷成新的 Alt layer 1。

  10. Listing 别迷信权威和代理,交易所看的就是项目能带来多少新用户。做好产品,品牌和传播比啥都强。

0xLouisT(L1D 合伙人) :ALT L1 复苏,GameFi 已被遗忘

  1. 碎片化与注意力争夺

Token 2049 的一大亮点是 Side Event 数量创下历史新高(超过 600 场),反映了当前该领域的分散性。

VC 资助的项目显然在争夺注意力,力争在活动、晚宴和营销方面超越对方。我感觉到私募市场已经饱和,资金过剩。

  1. SOL与 ETH

毫无疑问,Solana 主导了讨论。Breakpoint 展示了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强大 Solana 社区。

与此同时,ETH 仍在努力应对其身份危机。我注意到一些 ETH 投资者缺乏贝叶斯思维,尽管最近出现了一些数据点,但他们仍在努力更新自己的论点。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市场情绪低落,但大部分人 ETH 的持仓几乎没有变化。我认识的大多数持币者都没有显著调整他们的 ETH 分配。然而,裂缝开始显现,因为有些人开始用 ETH 换取 SOL。

  1. AltL1 复苏?

显然,Solana 的成功和 ETH 哲学争论前所未有地重新点燃了新 L1 论题。一些人声称 SOL 将成为 ETH 杀手,而另一些人则认为其他 L1 可能是 SOL 杀手。

Monad 和 Berachain 备受关注,但当我问人们为什么看好它时,主要论点归结为一件事:它们的 TPS 高于竞争对手,Sui 也经常被提及。问题是:我们真的需要这么多的区块空间吗?

  1. L1/L2 转向B2B技术提供商失败

我注意到,过去一年来,一些一级 L1/L2 一直在努力吸引关注和使用,现在它们正转向成为 Rollup 和应用链的基础设施提供商。这些战略转变通常侧重于 B2B 交易,而这些交易不会为代币创造有意义的价值。这种趋势对代币持有者来说似乎是利空的,但对股权持有者来说可能是利多的。

  1. 什么是基本面?

人们重新开始关注加密货币的基本面,但市场参与者似乎并不同意这些基本面是什么:盈利能力、现金流、有机收益与无机收益、交易量、交易、TVL、TPS?

虽然加密货币逐渐向基本面靠拢是有道理的,但我注意到,对基本面和现金流的高度关注往往与市场触底相吻合。正如霍华德·马克斯所说,当市场处于最低点时,对基本面分析的呼声最为强烈,因为恐惧驱使投资者转向优质资产。

  1. Aave=DeFi

DeFi 复兴的论点正在逐渐成型,然而除了 Aave(目前已相当普遍)之外,大多数投资者仍然不相信其他 DeFi 的投资……我可以建议看看 Pendle 吗?

  1. VC与 Liquid

在 Token 2049 上,我与许多一级项目进行了交谈,他们将重点从风险投资转向流动性基金,目标是:

  • 流动性投资者:由于缺乏二级买家。

  • 流动性提供者:随着对资本和关注的竞争加剧。

许多风险投资公司意识到形势正在发生变化,开始推出流动性基金。然而,由于缺乏资金流动,目前这些基金很难筹集资金。原因很简单:过去一年,大多数二级基金的表现都不如比特币。我仍然相信,二级基金在本轮周期中的表现将远远超过风险投资公司。

  1. 基础设施与应用程序

人们开始慢慢但肯定地承认,我们已经迷失在了底层象牙塔中。加密需要更多的应用程序和切实的用例。DeFi 和 DePIN 是新应用开发最受看好的两个领域。不过,我还没有听到人们对具体应用感到兴奋的共识。

  1. 使用产品

我从没想过我还会这么说,但使用这些产品确实会让你获得优势。许多投资者和研究人员甚至不使用他们所分析的内容就撰写了长达 20 页的报告,这太疯狂了。

经过无数次的交谈,我估计至少有 75% 的投资者没有积极参与他们投资的产品。

  1. Hyperliquid:Perp DEX Chad

Hyperliquid 正在一骑绝尘。流畅的用户体验,迅速成为许多人的首选交易所。人们对它的看法不一,有人喜欢它,有人讨厌它。

交易员们相当透明:有些人坐拥大量积分,在代币发行上押下重注。很难预测它最初的表现如何,但值得密切关注

  1. Memecoin 仍未得到充分分配

如何解读这一点取决于你自己,但令人惊讶的是,大多数机构基金和鲸鱼对任何 memecoin 的敞口均为 0%——甚至连 DOGE 或 PEPE 都没有。

  1. GameFi 已被遗忘

我几乎听不到有人提到 Web3 游戏或表达对其的兴奋之情。我认为这种冷漠标志着情绪触底。

我相信我们会看到 web3 游戏的复苏,目前有几个项目以其估值提供极具吸引力的 R/R —— 但这是另一天的话题……

Zolo(TechFlow 联创):行业永远是由乐观者推动的

从WebX,KBW到TOKEN2049,每个活动都是历届参会人数的ATH。

又一年大会,今年大家都在卷什么?

1-卷dresscode,被berachain掀起来的风,终归还是卷到了所有人,带个头套属于基操勿6,最顶的是可以直接不穿衣服上去分享,目的都一样,希望有传播度;

2-卷DJ,看DJ百大排名,看DJ身材,甚至看DJ有没有头发;

3-卷颁奖,今年很多活动都要颁个奖,大部分颁的其实不是奖,颁的只是人情世故。

不过说到颁奖,今年最让人眼前一亮的颁奖还是来自Breakpoint,这也是最近我参加过的最棒的大会之一。

Breakpoint2024,今年最棒的大会之一

主要特点:

1-大部分Speaker只有5分钟,分享必须抓重点;

2-增加辩论形式,而不是纯乏味的pannel;

3-另类的颁奖环节,社区vibe拉满。

Token2049 小作文合集:行业正洗牌,悲观后是黎明

走进Solana展厅,你感觉他很像一个Supermarket,而不仅仅是在逛展。

项目角度,Jupiter,Pyth,Wormhole,Birdeye等等几十个项目都发布了自己的新品,全程无尿点。

会议是分了两个stage,从左到右,从右到左,我已经记不清跑了多少个来回,就为了不要错过一些重要环节。

第一天会议从早上10:30到下午6:00,得益于紧凑的环节和几乎没有广告的议程安排,几乎场场分享都是座无虚席。

Token2049 小作文合集:行业正洗牌,悲观后是黎明

在听分享的过程中,不管是对“Firedancer”的全场掌声,还是对“DeGods”喊出“GO!”,你会发现现在的Solana社区,在大方向上都有极其一致的共识。

都知道 Solana 未来发展的重点是什么;

都知道 Solana 生态中哪些项目才是真正loyal member;

都知道 Solana 生态中哪些是只有自己人才能听懂的梗。

Solana 是这轮周期里的 Beta 应该是很多人的共识,非共识存在于:很多朋友觉得,比如Pyth, Jupiter, Wormhole, Drift 等大项目上线后,Solana生态貌似已经没有那么多值得期待的alpha项目了。

事实上并非如此。

比如Backpack,Cube,Flashtrade,Sonic, Solayer,ComputeLabs等等等等,Solana 上前赴后继的开发者正在涌入,他们正在创造着更多有意思的东西。

我记得在右侧偏技术的舞台,主持人开场问现场有多少人是第一次来 Breakpoint ,几乎有一半的人在举手,新鲜血液的占比竟然到了50%!

从低谷爬起来的Solana,社区变得更加的坚韧。感谢 Solar ,让我参与了这样一次活动。

Solana 拥有你们这样的社区真是太好了。

Move系,Solana之外的另一个alpha

在 TOKEN 2049 期间,Sui 的暴涨也吸引了不少关注。

Sui Builder House 也是 TOKEN 2049 前最热门的活动之一。

其实我在今年4月左右,就开始就跟人cx SUI,逻辑主要是:

1-Solana 流量外溢,对于认为 Solana 上生态饱和的开发者/投机客来讲,他们会寻找下一个Alpha,上个周期有 polygon,avalanche等,这个周期应该就是SUI、Ton这些;

2-Move语言与RUST的相关性,都知道从RUST转Move并不难,所以Solana的项目不管是被挤出来,还是想做side project发新项目,Move系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比如 solend 去SUI做了 Suilend等。这点对 SUI、Aptos、Movement都适用;

3-技术朋友的认可,目前 Sui,Aptos 都发币上了主网,在咨询了一些技术朋友之后,很多人觉得 Sui 的技术和文档写的更好。

当时还没有所谓的灰度信托,和Sui上的 Native USDC,有了这两者的加持,相信 Sui 也会发展的更好。

当然整体上,我对 Sui,Aptos 和 Movement 都是充满期待的,在写这篇内容时,$APTOS 也涨了 14%。

不过 Sui 的问题还在于可炒作资产确实太少了,虽然推出了 SuiPlay,在韩国 KBW 做了最大的游戏展位,但目前明星项目还是之前的 Cetus,Turbos,Navi,Scallop,算上Meme,两只手都数得过来。希望之前 Cetus 和 Sui 搞得孵化计划多出来点东西。

Aptos 的问题貌似在于用户/社区对于其基金会想往哪个方向发力,还有点摸不着头脑。Movement 是目前唯一还没发币的 Move 系项目,保持关注,希望能早点看到些明星Case。

有降息预期之后,大家都乐观了不少

从日本,韩国到新加坡,由于我是个交易白痴,所以只能抓住一切机会向朋友们咨询他们对于后市的看法,普遍上大家貌似更乐观了一些。

两三个月前,大部分朋友还觉得周期结束了,或者牛市顶多到今年Q4,明年Q1。

现在来看,牛市到明年 Q1 反而是比较保守的观点,很多人认为可以到明年Q3。

原因主要在于降息周期开启,50个点只是开始,放水需要时间,同时美股/BTC的资产外流还没启动。

不确定因素主要在11月的大选。

虽然之前有人说大家都是来找退出流动性的,甚至有些老人还表示对行业非常失望,看不到任何创新等等。

但我的建议是,Let it Go。

不要只看到悲观的一面,他们失望就让他们离开好了。

其实行业内仍然有不少努力的Founder,努力的项目。不错是有人在积极找退出流动性,有人在积极发Meme,搞盘子;但也有不少人始终在探索行业的发展方向,不断在试错找PMF,也有代币排名很靠前的Founder仍然在各个会场穿梭当劳模。

比如Jambo,从上个周期的“非洲手机”到现在卖出超过50万台,覆盖120多个国家,前两天也推出JamboPhonev2。每次和他们 Founder 见面,都能感受到他们对于项目的激情。

比如Solv,从之前不好找PMF,到现在拥抱BTC生态,坚韧的团队,让他们目前已经拥有了130亿美元的solvBTC;

比如Sonic,从最开始为游戏项目做 Marketplace,到现在建设 SVM 名声大噪;

比如Matr1x,从启动、到上币、到测试,顶着各种质疑,如今正式上线不删档打金测试。

每个周期都会有看衰行业的人,正如每个项目都会经历不同的Fud。

看衰也好,Fud也罢,

行业永远是由乐观者推动的,没有Fud,就没有真正的Community。

让我们向美好的事物全力以赴!

杰克船长:一级市场信仰崩塌,但不要下桌

  1. 大部分panel嘉宾对市场预期偏悲观,甚至担心,如果明年5月,还没有新创新,新增长,市场生态可能整体洗牌重塑;

  2. 创新缺失,存量向头部集中,用户数和市值加权排top15的币,如doge、shib从最高点跌70-80%,其它更惨。(根据自己看到的数据,我猜交易所交易量可能从今年搞点减少80%);

  3. 去中心稳定币、支付应用,两项基础设施建设,是明显的增量赛道;

  4. 一级市场信仰崩塌,最近2年投一级市场项目,少部分赚钱;

  5. 一级不好赚钱,专业金融机构卷二级,李林掏出5亿美元玩2级量化母基金,量化进入市场;

  6. 目前我们感觉有稳定二级量化能力的机构,不会超过10家;

  7. 韭菜对抗量化,策略是top5大币买入和持有不动,减少交易,死熬;

  8. 韭菜,buy&hold,交易所交易量会减少, AUM也减少,交易所难受;

  9. 二线交易所开始猛砸营销,参加了Bitget、 XT活动,跟Gate朋友一起出海,看到BingX, Weex营销…….So,交易所营销成本将增加;

  10. Ton生态上所,Solana生态,好像有些结构性交易性机会;

  11. 作为2003年入行互联网的老兵,虽然看到问题,但相比2000年互联网,从业人员数量技能,基础设施,应用户数,行业总量&细分领域增长空间,还会有很大。So,不要下桌。

小乌鸦(加密城市主编):丰富的展会、活动,但仍缺乏创新

根据官方统计数据,这次 TOKEN2049 总共有超过 400 场演讲、700 场 Side Event,多达 20 万人次参与。加上这次活动后面还接着有 F1 车赛和 Solana Breakpoint 等活动,也导致新加坡住宿费激增,排队人潮超多,甚至金沙附近还有塞车的问题。 而本次活动其实评价非常两极:

单纯以观摩的角度的话,应该会觉得这次活动非常充实,也能够遇到很多待在台湾认识不到的人。

但是在产业创新方面,老实说非常令人失望,因为大部分的叙事内容几乎跟过去几年差不多,也因此蛮多开发者跟我说,他们觉得蛮无聊的。

从摊位来看,主轴主要放在加密支付、AI、DePIN 上面。 这次其实也是有几间专精在运动赛道、粉丝经济和 RWA 的厂商,还有不少专注在合规方面的厂商来参展。 甚至有些项目是这几个月才成立的,就直接来 TOKEN2049 对外进行火力输出。

逛了一圈后,同事也疑惑地问我,为什么台湾活动的 TON 大张旗鼓,但是 TOKEN2049 几乎没看到 TON 生态的项目和宣传(比较明显的应该只有 Catizen) 。

我的猜测很简单:TON 会在亚洲区,甚至台湾大张旗鼓宣传,大部分都是媒体渲染的结果,加上项目方跟 KOL 绑矩阵体系,所以才会有很多人都在玩 TON 生态的感受。 后续我在 Side Event 问了一些国外参与者关于他们对 TON 的看法,蛮多人都是再观察或是不在意,甚至有一位激进的外国人直接回我:「I Don’t Fucking Care about TON!」,这也印证了我的猜想。

回到 TOKEN2049 的价格,本来当初这样定价,就不是为了吸引散户进场,所以主会场里面,大部分都是产业人士,大致上分为这几类:资本、交易所、VC、项目方、KOL (有规模的)、媒体。 加上因为过去一年的行情和流动性非常差,所以大多数人在主会场,都是要谈生意的,所以一般用户进来就真的没有太大的意义。 而为什么这次会有这么多 Side Event?其实也很容易理解,项目方不办活动,基本上很难吸引到资金、用户,甚至是更多合作机会,所以很多项目方是硬着头皮也要办下去,只为了有更多的「成交」机会。

Theo (3rdStCapital 创始人):基础设施估值仍然很高

1.每个人都看好 AI x 加密货币,并寻找优秀的团队进行投资;

2.许多团队正在致力于下一个 pump.fun;

3.我遇到的大多数链上参与者都厌倦了 meme,而更注重实用性;

4.团队对 MemeFi 感兴趣,但不想损害其品牌。因此,大多数团队并不打算建立自己的;

5.目前没有太多好的项目可以投资,许多团队正在开发相同的东西或已经上市的东西的迭代版本;

6.项目推出的周边商品也受到严格评判,人们开玩笑说,由于周边商品质量低下,团队的境况可能会很糟糕,团队应该在这些活动中真正关注细节;

7.许多团队没有资格举办活动,他们活动内容很空;

8.有很多 Side Event,与会者会根据这些活动对你做出评价。有些团队在活动中表现不佳,给人留下了不好的印象,这里就不点名了,因为其中一些项目是朋友投资的等等;

8.基础设施层面的估值仍然很高,生态系统层面的估值则较低;

9.创业团队现在很难筹集资金,VC 们兴趣不大。他们中的很多人都很惊讶我们仍然在积极投资;

10.极度看涨 Solana,SUI 举办了一场盛大的聚会,ETH 的价格走势让每个人都感到不安。

Degentrading (KOL ):大多数项目无聊,只是都在烧VC的钱

  1. 我把 99% 的时间花在了一对一交流上,这比任何活动都更有成效;

  2. 在所有活动中,bittensor asia meetup 是迄今为止最好的 ,我在$TAO 上看到了真正的建设者,这增强了我的信念,这就是本周期的 AI 币;

  3. 大多数项目都很无聊/无趣/只是在烧 VC 的钱,如果我们没有资金流入…创始人就会离开,代币可能会消亡….如果我们确实得到了资金流入,我想他们会好一段时间吧?我不知道,反正不会买这些币;

  4. 除了那些也能交易加密货币相关股票的基金外,大多数流动性基金的表现都不如比特币;

  5. 许多 VC 确实是智障;

  6. 尽管有些项目拥有巨额的营销预算,但人们的情绪却很低落 ,这实际上让我想起了一些传销计划;

  7. 关于$SOL(Solana):不得不说,对 Solana 生态系统我是真心佩服。虽然我不确定它能否超越以太坊,但我觉得现在 Solana 有很大机会在 FTX 清算带来的代币解锁压力下存活下来… 以太坊的意见领袖们似乎已经脱离群众了(可能是因为太有钱了?谁知道呢,反正这样不太好)。Solana 的进展速度比以太坊快了多少?五倍?

  8. 关于永续合约去中心化交易所:这些交易所最近真是备受冷落,我觉得等 Hyperliquid 上线后,它们会重新火起来;

  9. 关于$LDO(Lido):可能已经到了情绪最低谷了,都没人讨厌它了…大家不在乎。作为一个看多的人,我觉得这其实挺好,总不能更糟了吧?

SignalPlus宏观分析特别版:Don’t Fight the Fed

SignalPlus宏观分析特别版:Don't Fight the Fed

SignalPlus宏观分析特别版:Don't Fight the Fed

看看是谁回来了?

SignalPlus宏观分析特别版:Don't Fight the FedSignalPlus宏观分析特别版:Don't Fight the Fed

正如我们在上周四的 FOMC 会议摘要中所提到的,Powell 主席在上周 FOMC 会议上表现出充满自信的鸽派立场,并采取积极的行动,在提前降息 50 个基点的同时仍主张经济软著陆的观点。结果显而易见,这是一个显著的鸽派刺激,标志著美联储新一轮宽松周期正式开始,风险市场花了大约 12 小时来消化这一信息,然后将股市推向新的历史高点,说好的经济衰退呢?

SignalPlus宏观分析特别版:Don't Fight the Fed

固定收益市场的表现仍较为沉稳,收益率相对稳定,不过结构性曲线陡峭化的趋势开始显现。2 至 5 年期收益率在降息后维持在年内低点,而 10 至 30 年期则在风险情绪改善和防范通胀回升的背景下走升,重要的核心 PCE 数据将于本周五公布。尽管其他人可能有不同看法,我们认为仅从经济基本面来看(亚特兰大联储 GDP 增长预测仍在 3% 左右,就业市场依然稳固,通胀仍高于 2% ),此时降息 50 个基点是“非常规操作”,因此美联储的行动应被视为一个明确的鸽派信号,而市场在短期内有充分理由对此做出回应。

SignalPlus宏观分析特别版:Don't Fight the Fed

那么,什么可能会破坏涨势呢?最终还是得回到美联储一直在暗示的硬数据。关键仍在于 1) 美国就业市场放缓的程度和 2) CPI 放缓的速度,这两者目前仍对美联储有利,除非经济情况能够证明市场是错误的,换句话说,这次涨势将被“无罪推定”,直到经济出现美联储宽松政策也无法挽救的显著放缓为止。

SignalPlus宏观分析特别版:Don't Fight the Fed

对于美国股市来说,在进入软著陆且没有明显下行风险的情况下,积极降息只能意味著股市将再次创下历史新高,而这正是上周所发生的情况。股市已经成功应对了 9 月的负面季节性因素,即使 Trump 的民调下滑也没能阻止风险资产的反弹,高 beta 板块(如 AI 股)有望再次加速上涨。与债券市场的情况类似,经济数据仍是至关重要的,投资者可能会在选举前的最后一个月保持逢低买入的策略。最后,技术指标显示 SPX 指数有向上突破的动能,短期内值得关注。

SignalPlus宏观分析特别版:Don't Fight the Fed

在加密货币方面,随著与股票(和黄金)的相关性回到两年来高点,BTC 价格上周显著反弹,上涨了 6% ,BTC 与 3 倍杠杆 Nasdaq 指数的走势重新趋于一致,不过加密货币在短期内有机会出现更剧烈的走势,特别是 altcoins 上周表现非常强劲,即使是饱受批评的 ETH,在没有任何新发展的情况下,过去一周也成功上涨了 11% 。我们认为,随著美联储的“鸽派转向”最终成为市场共识,这波反弹可能会持续下去。

SignalPlus宏观分析特别版:Don't Fight the Fed

SignalPlus宏观分析特别版:Don't Fight the Fed

Altcoin 的强劲反弹是一个令人鼓舞的信号,且只要股市情绪能够保持,短期内有机会出现更多反弹动能。过去一周,BTC 现货 ETF 的资金流入有所恢复,有望在本月底前创下累计新高。这次的价格反弹是否能够拯救 ETH ETF 的流入量?我们认为答案将取决于股市能否在 11 月之前再次冲顶,而市场已经开始从美联储的鸽派转向中受益。

SignalPlus宏观分析特别版:Don't Fight the Fed

ETF 流入的另一个正面因素可能来自美国 SEC 批准 ETF 期权上市,正如我们长期以来所强调的,期权是 TradFi 中的主流资产类别之一,并受到许多机构投资者的青睐,因此期权进入加密货币市场并在未来得到广泛应用只是时间问题。 

SignalPlus宏观分析特别版:Don't Fight the Fed

谈到期权的重要性,TradFi 市场本周将迎来超过 4.3 万亿美元的美股期权到期,现在几乎每个人都是指数波动率交易员,使得指数期权活动尤其活跃。月末到期后,投资者是否会进行更多看涨期权操作?是时候买入一些 BTC 价外看涨期权了吗?务必密切关注这一领域。

SignalPlus宏观分析特别版:Don't Fight the Fed

接下来,市场将关注一连串美联储官员谈话,周一将有 3 名官员谈话,周四 6 名(包括 Powell),周五还有另外 2 名。市场将特别聚焦在周四 Powell 的发言,以评估他对金融形势显著放松的反应,而唯一值得注意的美国经济数据将是周五的 PCE 数据。

总体而言,宏观市场的基本情况是继续缓慢上涨,在 10 月 4 日非农就业数据公布之前,期权市场的风险溢价定价较低。我们预计美联储官员不会在接下来的谈话中“破坏现状”,最可能的市场走势仍将是上行。

希望各位读者们交易顺利,与美联储作对请务必小心!

SignalPlus宏观分析特别版:Don't Fight the Fed

SignalPlus宏观分析特别版:Don't Fight the Fed

您可在 t.signalplus.com 使用 SignalPlus 交易风向标功能,获取更多实时加密资讯。如果想即时收到我们的更新,欢迎关注我们的推特账号@SignalPlusCN,或者加入我们的微信群(添加小助手微信:SignalPlus 123)、Telegram 群以及 Discord 社群,和更多朋友一起交流互动。

SignalPlus Official Website:https://www.signalplus.com

体验升级 一文看懂OKX Web3钱包「发现」板块12个亮点功能

OKX Web3 「发现」板块带来的集成式体验,为用户提供了无缝的Web3世界探索路径。

OKX Web3 「发现 」板块是一站式去中心化应用的聚合板块,聚合了海量 DApp,包括热门 DeFi 项目、链游、DEX、NFT、资讯以及相应的辅助工具等各类链上应用,不仅帮助用户快速找到最新和热门的DApp,还通过清晰的界面简化了访问和操作流程,使得即使是Web3新手也能轻松参与链上活动,快速融入Web3生态。

除了一键探索热门 DApp外,OKX Web3「 发现」还推出了一系列创新服务,比如Cryptopedia帮用户赚取交互奖励、Web3线下活动模块则降低了用户参加 Web3 线下会议的门槛,支持其一键创建 Event、查询和查看地图、线上 NFT Ticket 购买、线下扫码验票及线下社交分享等全流程服务,让用户的 Web3 体验更加丰富和便捷。

此外,OKX Web3 「发现 」还于近期完成了体验大升级,包括集成DeFi板块、上线Eco hub等等,将为用户提供更加精彩的链上服务!为了帮助用户更好地了解并使用这一聚合平台中的DApp板块,本文将深入挖掘其12个核心亮点功能,帮助用户发现更多实用工具,提升Web3体验。用户只需下载OKX APP并切换至Web3钱包,即可在「发现」板块中探索这些强大的功能。

体验升级 一文看懂OKX Web3钱包「发现」板块12个亮点功能

功能一:DApp提醒

OKX Web3 钱包「发现」的DApp提醒功能为用户提供了个性化通知服务,确保他们不会错过重要的链上活动和机会。用户可以编辑DApp提醒时间和事项,为特定的去中心化应用设置提醒,比如,空投时间、交互时间、参与活动等内容。通过及时通知,DApp提醒功能帮助用户在Web3生态中保持信息不遗忘,并能在关键时刻快速采取行动。用户选择并进入OKX Web3 钱包 「发现」的DApp板块,点击右上角的「DApp提醒」按钮。

体验升级 一文看懂OKX Web3钱包「发现」板块12个亮点功能

示意图:DApp提醒

功能二:页面管理 

用户选择并进入OKX Web3 钱包 「发现」的DApp板块,点击右上角的「页面管理」按钮,即可使用该功能。页面管理功能不仅支持用户将DApp页面最小化,还支持用户一键管理所有的DApp页面。这个功能有点类似微信的「浮窗」功能,使用户能够将常用的DApp固定在显眼位置,方便快速访问、以及高效组织和管理,确保在多样化的链上项目中保持清晰有序的操作流程。

体验升级 一文看懂OKX Web3钱包「发现」板块12个亮点功能

示意图:页面管理

功能三:排行榜 

OKX Web3钱包的「发现」板块支持的排行榜功能,可以帮助用户快速发现受欢迎和表现良好的DApp项目。通过排行榜功能,用户可以实时查看DeFi、Dex、NFT以及GameFi等热门去中心化应用的排名,并根据自己的需求按照不同赛道、TVL排名、网络等多维度进行排名。排行榜功能为用户提供了数据驱动的决策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市场趋势和高质量项目。总之,排行榜不仅简化了DApp的筛选过程,还提高了用户在Web3生态中的参与效率。

体验升级 一文看懂OKX Web3钱包「发现」板块12个亮点功能

示意图:排行榜功能

功能四:DeFi功能 

OKX Web3钱包的「发现」板块现在已经聚合DeFi功能。该功能通过统一的交互设计,将海量DeFi协议聚合在一个平台中,极大简化寻找和探索路径,让用户不必在不同协议间切换,从而降低学习成本。此外,平台也通过直观的界面呈现收益结构,帮助用户轻松理解和使用产品。比如年化收益率APY、总锁仓量TVL等多维度数据对协议进行排序,并结合用户的交易组合、持仓情况等,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筛选工具,帮助他们找到较合适的DeFi路径。同时,OKX DeFi还与如Babylon、Pendle、Compound等热门协议合作,争取额外的专属收益激励,帮助用户在基础收益的基础上获得更多奖励。

功能五:Cryptopedia 

用户通过参与OKX Web3 Cryptopedia平台提供的任务和活动,可以快速探索不同区块链网络和去中心化应用(DApp)的学习和互动平台,同时还能获得包括NFT和潜在空投在内的各种奖励。Cryptopedia 是一站式 DApp 探索和奖励交互平台,平台会定期推出以不同区块链网络为主题的活动,并与相应的合作伙伴一起,共同设置 DApp 交互任务。Cryptopedia 旨在挖掘和聚合潜力项目,降低进入 Web3 的门槛,减少用户搜索成本的同时,即使是利用碎片化的时间也能精准交互。OKX Web3 Cryptopedia涵盖多个链上DApp,让用户无需复杂操作即可体验不同网络、各种类别的 DApp,增强Web3参与度。

功能六:Eco hub功能 

Eco hub是OKX Web3 钱包 「发现」板块新推出的功能,主要通过聚合Solana、Base、Arbitrum等公链,为用户提供一个专门的公链探索页面。与Cryptopedia的差异在于:Cryptopedia主要关注链上一系列的DApp交互体验,Eco hub则会有更多生态相关的工具,同时通过「空投领取中」、「热门借贷」等不同的标签,推荐不同公链的热门DApp和活动,帮助用户非常便捷的浏览并快速提发现关键信息。当前,Eco hub仍在持续升级迭代中。

功能七:个性化推荐 

OKX Web3钱包「发现」会根据用户地址的链上交易、持有的FT和NFT资产,在Farcaster上的关注及当前市场趋势等多重维度,智能推荐与用户相关的NFT铸造机会,并提供符合空投资格协议等,这种个性化的推荐机制有助于用户更好地参与Web3生态,获得更多机会。

体验升级 一文看懂OKX Web3钱包「发现」板块12个亮点功能

示意图:个性化推荐

功能八:翻译功能 

为降低新手用户的理解和参与门槛,OKX Web3钱包的「发现」板块支持「英译中」翻译功能,让华语用户能够无障碍地使用DeFi、NFT以及GameFi等各种英文DApp,打破了语言障碍,扩大了Web3生态的全球可访问性。这不仅提升了用户体验,也帮助更多用户融入Web3的多样化世界。 

体验升级 一文看懂OKX Web3钱包「发现」板块12个亮点功能

示意图:翻译功能

功能九:桌面模式 

OKX Web3 钱包 「发现」的还提供了另外一个非常人性化的小功能——切换桌面模式。基于有些DApp不支持移动端、或者在外出场景中用户无法携带电脑等多种痛点,OKX Web3提供了切换桌面模式功能,用户使用OKX Web3钱包APP端,在「发现」板块链接DApp进入后,点击需要访问的DAPP、在浏览器页面选择右下角的「···」,就能选择并切换成电脑端的页面了,使用非常丝滑。 

体验升级 一文看懂OKX Web3钱包「发现」板块12个亮点功能

示意图:切换桌面模式

功能十:风险网址拦截 

OKX Web3钱包基于丰富的数据源和智能化风控策略,提供了强大的风险网址拦截能力,实现了对可疑网址提供安全拦截功能,从而保证Web3用户的交互安全,为用户资产安全保驾护航。截止目前,已检测恶意域名153K+。

体验升级 一文看懂OKX Web3钱包「发现」板块12个亮点功能

示意图:OKX Web3钱包进行风险网址拦截

功能十一:Web3广场 

用户进入OKX Web3 钱包 「发现」板块之后,「下拉页面」即可进入Web3广场。Web3广场涵盖Web3线下活动、链上快讯、每日热搜等等。其中,用户通过「Web3线下活动」,不仅可以快速了解加密行业最新的精彩活动,还可通过地点、主题、类型以及日期等维度,筛选出来自己想要参加的活动。另外,还可以通过「链上快讯」实时查看并了解行业最新的动态等等,而无需跳转不同资讯平台。

体验升级 一文看懂OKX Web3钱包「发现」板块12个亮点功能

示意图:Web3广场

功能十二:内容嵌入

OKX Web3 钱包深刻理解用户参与度的重要性,在「发现」板块特别引入了一项创新功能「内容嵌入」,即通过精选内容的精准嵌入,从而显著提升用户体验。该功能结合了自动算法和人工筛选,在Twitter等平台发掘有价值的KOL,并从他们的内容中挑选出与DApp或趋势相关的信息,让用户轻松掌握市场动向。

通过该功能,用户将直接接触到项目方与KOL的精彩内容,迅速了解市场信息,掌握趋势的背景、原因、和实操攻略。这不仅加强了用户的决策力,也让新趋势的理解和接受变得更加容易。更有直链跳转到Twitter,深入了解更多信息细节。「内容嵌入」功能提供的直观、高效且具有教育意义的内容,可以帮助提升用户的参与度和满意度,更加深度探索Web3世界的无限潜能。

免责声明

本文仅供参考,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OKX立场。本文无意提供 (i) 交易建议或交易推荐; (ii) 购买、出售或持有数字资产的要约或招揽; (iii)财务、会计、法律或税务建议。我们不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或有用性。持有的数字资产(包括稳定币和 NFTs)涉及高风险,可能会大幅波动。您应该根据您的财务状况仔细考虑交易或持有数字资产是否适合您。有关您的具体情况,请咨询您的法律/税务/交易专业人士。请您自行负责了解和遵守当地的有关适用法律和法规。

深入解析Intent Centric原语及其实例化之路

原文作者:NingNing

Intent Centric(以意图为中心)原语在被 Paradigm 提出之后,曾在去年的一段时间成为行业争相讨论的显学。但这个新原语用词有点玄奥,市场上很多人理解起来有些许困难。

本质上, Intent Centric 原语是一种将用户意图抽象化、将复杂执行逻辑封装的计算范式。它通过引入意图层 (Intent Layer) 作为中间抽象层,实现了用户需求与底层执行的解耦。

还是理解无能?举一个更接地气的例子:

  • 传统链上操作: 调用合约 A 的函数 X,获得代币 B,再调用跨链桥合约 C 将 B 跨到链 D,最后在链 D 上调用 DEX 合约 E 兑换成代币 F。

  • Intent Centric 方式: 用 A 换取链 D 上的 F。

看出区别了吗? Intent Centric 方式将复杂的多步操作抽象为单一意图,极大地简化了用户交互模型。

Why Intent Centric?

为什么 VC 机构和开发者在这个新原语诞生伊始对其感到兴奋呢?这是因为 Intent Centric 原语不仅仅是一个技术范式创新,它代表了 Web3 从「机制设计」向「体验设计」转变的开端,它有潜力重塑整个区块链计算模型,为真正的大规模采用铺平道路。

Intent Centric 原语在以下 5 个方面有革命性的效应提升:

  • 计算复杂度优化: 通过将多步操作合并为单一意图,可以在执行层面进行全局优化。这不仅降低了 gas 消耗,还能显著提高执行效率。

  • 状态空间压缩: 传统方法下,每个中间步骤都会产生链上状态变化。Intent Centric 模式可以将多个状态变化压缩为单一状态转换,大大减少了链上存储压力。这对于像以太坊这样的状态爆炸问题严重的公链尤其重要。

  • 并行性提升: Intent 的抽象本质允许系统在执行层面进行更灵活的调度。例如,多个用户的跨链 Intent 可以被批处理,从而提高整体吞吐量。

  • 互操作性增强: Intent 作为一种标准化的抽象,可以极大地促进不同协议间的互操作。这为构建真正的跨链、跨协议生态系统奠定了基础。UniswapX 的实践表明,基于 Intent 的路由可以无缝整合多个 DEX 的流动性,为用户提供更优的执行价格。

  • 安全性提升: 通过将复杂逻辑封装在可审计的 Intent 执行器中,可以大大减少用户直接操作带来的安全风险。CoW Swap 的数据显示,采用 Intent 模式后,因用户操作失误导致的损失减少了 90% 以上。

Intent Centric 原语的实例化

目前 Intent Centric 原语的实例化应用案例有(不限于):

  • dappOS 的 Intent Assets: 这是一个典型的状态多态化应用。Intent Assets 在逻辑上表现为单一资产,但在物理上可能分布在多个链上。当用户表达使用意图时,系统会自动进行最优的跨链路由和聚合。这种设计不仅优化了资金利用效率,还为用户提供了无缝的跨链体验。 技术亮点:采用了基于 ZK 的状态证明机制,确保了跨链操作的安全性和低延迟。

  • Renzo 的「Restake from Anywhere」: 这是 Intent Centric 在质押领域的创新应用。通过将质押操作抽象为 Intent, Renzo 成功解决了 ETH 质押的流动性和可组合性问题。 核心创新:引入了一种新的质押代币标准,允许质押 Intent 在不同链间自由流转,从而实现了真正的「跨链质押」。

  • Everclear 的清算层: Everclear 通过引入 Intent 清算层,巧妙地解决了跨链操作中的流动性分散问题。它将多个链上的流动性虚拟化为一个全局流动性池,大大提高了资金利用效率。 技术亮点:采用了创新的多方计算 (MPC) 技术来协调跨链操作,既保证了安全性,又显著提高了执行效率。

  • CoW Swap 的批量拍卖机制: CoW Swap 通过引入批量拍卖机制,巧妙地解决了 DEX 中的 MEV( 最大可提取价值 ) 问题,同时大幅提高了交易效率。这是 Intent Centric 原语在去中心化交易领域的一次革命性应用。 核心创新: a) 批量订单匹配: CoW Swap 将用户的交易意图 (Intents) 批量收集,而不是立即执行。这允许系统在更大的订单池中寻找最优匹配,大大提高了成交概率和价格优化空间。 b) 链下求解,链上结算: 订单匹配在链下进行,只有最终的结算结果上链。这种设计极大地降低了 gas 成本,同时提高了系统的可扩展性。根据 CoW Swap 的数据,这种方法可以将 gas 成本降低高达 90% 。 c) 竞争性 Solver 机制: CoW Swap 引入了 Solver 竞争机制,让多个 Solver 竞争提供最优的订单匹配方案。这不仅提高了匹配效率,还引入了去中心化的元素,增强了系统的鲁棒性。 d) MEV 保护: 通过批量处理和链下匹配, CoW Swap 有效地消除了传统 DEX 中常见的抢先交易、夹子交易等 MEV 攻击。

从以上应用实例中,我们可以总结出 Intent Centric 原语的实例化的通用架构:

用户界面层:

功能:接收用户输入,生成标准化的 Intent 对象。

实例:CowSwap:用户指定想要交换的代币和数量。

UniswapX:用户选择输入和输出代币,以及滑点容忍度。

DappOS:用户表达使用 Intent Assets 的意图,如跨链转账或交易。

Intent 解析层:

功能:解析 Intent 对象,提取关键参数,如代币地址、数量、价格限制等。

实例:CowSwap:解析用户的交易请求,确定交易对和数量。

UniswapX:分析用户的交易意图,包括代币对和价格要求。

DappOS:解析用户的 Intent Assets 使用请求,确定操作类型和参数。

路由优化层:

功能:基于解析的 Intent,计算最优执行路径。

实例:CowSwap:使用批量拍卖机制,找到最佳的撮合方案。

UniswapX:计算最优的代币交换路径,可能涉及多个 DEX。

DappOS:为 Intent Assets 的使用计算最佳的跨链路径和执行策略。

执行层:

功能:根据优化后的路径,调用相关智能合约执行操作。

实例:CowSwap:通过选定的 Solver 执行批量订单。

UniswapX:调用选定的 DEX 合约,执行代币交换。

DappOS:执行 Intent Assets 的相关操作,如跨链转移或交易。

结算层:

功能:处理跨链操作,清算资金,确保所有参与方收到应得的资产。

实例:EverClear:作为专门的清算层,协调不同链间的资金流动和结算。

DappOS:处理 Intent Assets 在不同链间的结算和同步。

深入解析Intent Centric原语及其实例化之路

这些项目都将复杂的链上操作抽象为简单的用户意图,大大简化了用户交互。而且具有高度的灵活性,能够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和用户需求。

链上数据表现与隐藏的第 0 层

不可证伪的真理不是科学,无法达成 PMF 的原语只是空话。

查看以上 4 个实例的 Dune 数据看板,我们会发现 Cowswap 数据表现一枝独秀,Renzo 的「Restake from Anywhere」表现相对亮眼,DappOS、EverClear 的链上数据目前表现相对一般。

深入解析Intent Centric原语及其实例化之路

Cowswap 在抗 MEV、免 Gas 交易、高级订单等等方面解决了链上交易用户的真实痛点,只需要签名,不需要花费 Gas 费 Approve 和 Swap,就可以实现 1 笔交易。当然,手续费还需要你支付。

Renzo 的「Restake from Anywhere」解决了其他 L2/L1 上的 Wrap ETH 参与 Restaking 积分 Farming 存在的交互复杂性和跨链操作额外成本的痛点。

DappOS 的 Intent Assets 解决了用户既要链上原生收益又要保持资产的高流动性和无损互换属性的需求。

EverClear 的清算层则为链抽象时代的协议提供了新的清算底层基础设施,解决 Solver 的再平衡、可编程清算、无许可链扩展等痛点。

深入解析Intent Centric原语及其实例化之路

这些实例链上数据表现的参差,在于它们在 Web3 意图表达 – 执行堆栈选择的层和竞争环境的不同。

Web3 意图表达 – 执行堆栈可以划分为 5 层:

Web3 意图表达 – 执行堆栈的 0 层入口层:推特、Google 搜索、Telegram、AppStore、Crypto 垂直媒体、Facebook、Kakao、WeChat 等。

Web3 意图表达 – 执行堆栈的 1 层钱包账户层:MetaMask 钱包、OKX 钱包、Bitget 钱包、Coinbase 钱包、Ledger 钱包、DappOS 钱包、Privy 钱包等。

Web3 意图表达 – 执行堆栈的 2 层意图表达层:Cowswap、UniswapX、Anoma、Socket、Across 等

Web3 意图表达 – 执行堆栈的 3 层意图执行层:做市商、LP、Solver 服务商 

Web3 意图表达 – 执行堆栈的 4 层清算层:Everclear 

Web3 意图表达 – 执行堆栈的 5 层结算层:  L1L2

目前定位在第 2 层 Cowswap 和 Renzo 的「Restake from Anywhere」顺风顺水。定位在第 5 层的 Everclear 作为新鲜出炉的中间件还处增长曲线的大早期。定位在 1、 2、 3 层的 DappOS 则面临着前后夹击的激烈竞争局面。而且作为后来挑战者凭借自建的 Intent Assets 和 Solver 网络,去从 MetaMask、OKX 钱包、Bitget 钱包这些巨头手中抢食,显得力不从心。

特别要说的是,Web3 意图表达 – 执行堆栈的 0 层在目前的 Intent Centric 实例设计架构中处于隐身状态。但 0 层作为 Web3 生态系统的入口,不仅提供了用户获取渠道,还塑造了用户认知,影响了产品定位和市场竞争格局。

对 Intent Centric 实例项目来说,不妨借鉴 Solana Blinks 的思路,将意图表达从 2 层前移到 0 层,与用户建立直接联系,将是实现并维持 PMF 的关键。

未来展望:Intent Centric 范式的潜在革命

Intent Centric 范式在既有实例之外,尚有以下未开发的潜力:

计算范式转变: 从「指令式」到「声明式」的转变可能会彻底改变智能合约的编写方式。想象一下,未来的 DApp 开发者可能只需要描述期望的结果,而不是详细的执行步骤。

链间状态同步新模型: Intent 可能成为不同链间状态同步的新载体,为真正的互操作性奠定基础。这可能导致「单链中心化」向「多链协作」的转变。

AI 驱动的 Intent 优化: 结合大语言模型 (LLM) 技术,未来可能出现能够理解自然语言 Intent 并自动优化执行路径的 AI 代理。这将进一步降低 Web3 的使用门槛。

去中心化意图市场: 随着 Intent 标准化的推进,我们可能会看到专门用于撮合和执行 Intent 的去中心化市场出现。这将为套利者和做市商创造全新的机会。

Meme 进入下半场,接下来怎么玩?

撰文:西米 Sammi

来源:西米 Sammi

去年写了一篇文章,两天后 $pepe$aidoge 出现并爆火,meme 开始长达一年多的牛市,逐步发展成为目前加密行业最赚钱最热门赛道。如今时过境迁,meme 也演变成 pvp 战场。拿着旧地图,很难再找到新大陆。需要开始思考 meme 新的发展方向。

一、meme 同质化内卷

根据 CoinGecko 数据,2023 年 4 月 14 日,全球加密货币总市值约 1.34 万亿,meme 板块总市值约为 208 亿。2024 年 9 月 19 日,全球加密货币总市值约 2.242 万亿,Meme 板块总市值约为 434 亿。

这期间单单比特币的市值都涨到 1.25 万亿,meme 板块整体市值也翻了两倍。meme 从一开始作为好玩、易传播、有造富效应的社区币,发展到现在纯粹内卷的 pvp 战场,拼体力、拼工具、拼速度….

发币工具泛滥,人人都可以是项目方。一个好的名字,你发大写,我发小写,你发 Sol,我发 Trx。没有能力做好项目的人,也尝试分一杯羹发币割韭菜,大量人为制造链上垃圾。

Meme 进入下半场,接下来怎么玩?

meme 的生命周期不断缩短;叙事文化不能沉淀;资金、注意力分散,成为赛道目前发展的主要问题。这直接导致热点不稀缺,VC 不稀缺,散户不稀缺,好的 DEV 和社区成为稀缺。

二、 Binance 上币为 meme 续命

在 meme 发展进入瓶颈和审美疲劳的阶段,Binance 上币为 meme 续了命。

Meme 进入下半场,接下来怎么玩?

Binance 这次上线的 3 个 meme 币里,

  • $Neiro :热度高、筹码分散、低估值的社区币
  • $Turbo: 创始人受人工智能启发,花 69 美元用 GPT-4 创造的 meme 币。(AI+meme)
  • #babydoge : BSC 链上的 meme 币(公链 +meme)

Binance 的上币偏好,不管是在主动还是被动层面,都会对未来一段时间的市场具有指导意义。毕竟所有币的终极目标就是上币安。这也指引了一个未来可行的发展方向。

三、meme 进入下半场

Meme 1.0 时代:

蹭名人发言,各种猫狗动物形象,一个表情,一个事件,建一个 TG 群,就可能发展成为一个 meme。

接下来,meme 2.0 时代。发展路线主要 3 条分支:

1、公链 +meme

把公链比作城市,meme 就是景点、特产(淄博烧烤)、是明星开演唱会(侃爷海南演唱会),运作得好能带动一个城市的 GDP。本轮基建项目非常多,上百条公链 L2,估值高、用户少。基建项目官方扶持 meme 币,可以达到「小球控大球」的效果,吸引用户、流量和关注度。对于 meme 币而言,也避免了多链同名,社区争夺大小写的分流局面,建立 meme 币的护城河。

代表币:Bsc 上的 #babydoge,trx 上的 $sundog,sui 上的 $bulb

2、应用 +meme,跨赛道 +meme

应用币是产品,meme 是营销,是广告。市场主流声音一直把 meme 币 VS 机构 VC 币,放在互相对立的立场。如果能够结合两种币的优势,跨赛道融合。应用币负责捕获价值 +meme 币获取社区和用户流量,或者「表面 meme,内在 utility token」的形式,将有机会发展复合型叙事,形成 1+1>2 的效果。比如聚合器 Jupiter 曾为活跃的用户空投测试币 $wen

代表币:AI 概念 +meme 的 $turbo, DeFi 赛道 Jupiter 上的测试币 $wen

3、地推 meme

以前的线上社区,是为了互相充值信仰,主张 hodl。携手做大共识。现在的大部分社区已经不能称之为社区,而是群内喊单出货给家人,社群成为韭菜互割的 pvp 战场。线下社区粘性更高,社区真实性、共识更强,足够多的用户,也会成为各大交易所争相上币的肥肉。

代表币: $Neiro,$core

四、「meme+」时代

目前整个行业陷入叙事荒,各赛道发展都进入瓶颈:

  1. 机构 VC 币估值高,抛压大,链上鬼城,用户少
  2. Meme 币用户多,活跃高,终极 pvp,韭菜互割

VC 币的痛点是用户,meme 币的痛点是缺背书,缺站台,散户的痛点是缺少小市值,靠谱的 meme 去赌。如果将几方力量的目标和优势相结合,比如公链下场造 meme,吸引用户,提高链上活跃度;VC 产品项目空投 meme 币给早期贡献者,激励用户参与,再转化成社区…… 这样跨板块融合,开启「meme+」时代,就有机会迸发新的火花,盘活整个市场,引发「公链 meme 潮」、「产品 meme」潮。

最后

市场上的散户反 VC,要公平,实际上是在反不赚钱。

当我们脱下各种高大上名词组成的叙事外衣,什么 DeFi/L2/ 意图 /GameFi/ 链抽象 /RWA…… 实际上,Web3 最原始,且从始至终都能成功的加密叙事,只有一个,让小部分人实现「小资本翻大身」。

只有普通人暴富,屌丝逆袭的故事破圈,才能为市场真正带来新资金、新用户、新流量,这就是机构和交易所追求的 mass adoption。

链上数据透视:AAVE发展现状如何?

原文作者:日月小楚

核心要点:

  • AAVE 流通市值 23 亿美金,FD V2 4.6 亿美金。每月新流通 4.3 万枚 AAVE。

  • 链上数据显示,美国时区的资金主导增持 AAVE。

  • AAVE 的持币大户大部分处于盈利状态,但整体的盈利并不高。从盈亏情况来看,大部分持仓大户并不是 2021 年牛市的那一批,中间的大部分筹码已经充分换手。

  • AAVE 的增持者地址的是资金量比较大,是有实力的大资金者。

1 AAVE 概况

1)AAVE 总量为 1600 万枚,根据 coinmarketcap 数据,AAVE 现在的流通量为 1493 万枚,流通市值 23 亿美金,FD V2 4.6 亿美金。

2)从筹码分配来看,AAVE 主要分为两部分, 1300 万枚 20 年换币从 LEND 兑换而来, 300 万用于生态激励。300 万,每月新增流通 4.3 万枚。作用与两部分,一部分用于 AAVE 质押者的奖励,一部分拥有创世团队奖励。

3)AAVE 创世钱包依然持有 79 万枚 AAVE,价值 1.22 亿美金。

链上数据透视:AAVE发展现状如何?

2 链上筹码分布

2.1 前 10 大持仓地址情况:

链上数据透视:AAVE发展现状如何?

链上持仓地址来看,持仓最大的地址是 AAVE 的质押地址,质押有 299 万枚。在排名前 20 的地址中,大部分是项目方和交易所的冷钱包。其中值得特别关注的地址为

1)持仓地址 9 ,LEND 迁移到 AAVE 的地址,现在依然有 33 万枚 AAVE 未被迁移,价值 5000 万美金。由于时间间隔好几年,大概率这部分代币的钱包已经忘记私钥了。相当于这部分筹码认为是被销毁了。

2)持仓最大的机构为 blockchain capital,持有 23.3 万枚。blockchain capital 是 AAVE 的投资机构,大部分筹码并没有出售并且持有至今。

2.2 整体筹码分布

链上数据透视:AAVE发展现状如何?

从筹码主题来看,AAVE 在 project 项目方手中的占有 37.29% ,但是这中间包括了 staking 的筹码,这部分属于用户。Binance 交易所中有 219 万枚,占比 13.07% 。其次是 coinbase、Kraken、upbit 等。而 AAVE 主要链上流动性在 Balancer 内,占有 88 万枚 AAVE,流动性高达 1.7 亿美金。其次在 AAVE 的 uniswap 中,流动性 13 M。

从公链分配来看,AAVE 的 1600 万枚大部分以太坊主链上。其它链比较多有分别是 BSC: 50 万枚。Polygon: 22.9 万枚。

2.3 Staking 情况

链上数据透视:AAVE发展现状如何?

1)从质押的变化来看,AAVE 整体保持着 200 ~ 300 万的质押量。从 20 年开启质押来, 10 月份很快达到了 280 万。随后在 21 年 2 月达到最大 360 万枚。

2)从质押数量变化来看,AAVE 的质押者也会受到一定的熊市的影响。22 年的熊市,AAVE 的质押量有一次非常大的下降,从 317 万下降到 197 万,下降了 120 万枚。而在 23 年下半年行情不好的时候,也出现过连续的下降。

3) 24 年 5 月之后,AAVE 的质押再一次不断上升。现在已经恢复到 299 万枚。

3 交易所筹码分析

链上数据透视:AAVE发展现状如何?

上面图中,第一张代表着每日交易所的充值 / 提现情况,其中黄色代表当日净充值,蓝色代表当日净提现。阴影面积是充值提现的累计。第二张图代表着每笔充值 / 提现的平均数量,用来判断充值和提现是否是大户行为还是散户行为。直观的看,值比较高的就是大户的行为,而峰值比较低的主要是都是散户的行为。

1)从交易所的充值提现来看,从 8 月 4 日的 -8.9 万枚知道 9 月 16 日的 + 19 万枚,也就这意味在一个多月内,交易所内累计净流入约 28 万枚。但是,这里会有些不确定的是,这里的交易所包含的 coinbase,并且 coinbase 有 Prime Custody 服务,存入 Custody 服务的 AAVE 不应该算作用户充值到 coinbase。反而,用户将 AAVE 给 coinbase 做代币托管,反而是打算长期持有的表现。

2)从每笔充值的平均数量来看。单币充值的金额都要高于体现的金额。其中最大值为 8.9 日。有一笔 1176 的平均充值。说明是又大户的充值。这点跟我们上面的假设非常符合。因为给 Prime Custody 服务肯定是大户的行为。

链上数据透视:AAVE发展现状如何?

我排除了 coinbase 交易所的数据,统计其它交易所的 AAVE 持有量变化。可以明显的看到,在 7 月 25 日开始,AAVE 是明显的净流出的。已经 345 万下降到 328 万,净流出了 17 万。

链上数据透视:AAVE发展现状如何?

上图是 dex 和 cex 的钱包地址(合约地址)转账的次数,是转入转出的累计的次数。请注意上面是 UTC 的时间。

从 cex 可以看出,CEX 上面最活跃的时间是 UTC 15: 00, 16: 00, 17: 00 。 转化成北京时间的话,中国是晚上 11 点, 12 点,和凌晨 1 点。而对于美国世界正好的活跃的时间。而转入转出量最小的北京时间 12 : 00 和 17: 00 ,对于亚洲活跃的时间。可以间接的说明 AAVE 最近两个月以美国资金活跃为主。

从 dex 可以看出,DEX 上面最活跃的时间 UTC 21 : 00 ,其次是 17: 00 , 07: 00 。转化成北京时间,最活跃的依然是早上八点。当然,我们也可以明显的看出,交易所内的转入转出整体要高于的情况。

从 dex 和 cex 的转账可以明显的看出,资金更加活跃在交易所,并且是美国时区的资金。

4 持币大户深度画像

请注意,这里的持币大户在排除了项目方、dex、cex、mev、dex 中间钱包、cex 中间钱包等地址之后,持有 AAVE 的持币大户。这些持币大户可能包含了机构。

链上数据透视:AAVE发展现状如何?

上面是持币大户地址的汇总的核心信息。

1)ROI,从 ROI 来看,超过 75% 的持币大户处于盈利状态,但是盈利并不高。中位数盈利 20% ,最大盈利 137% 。而依然有 26% 大户处于亏损状态,最大的亏损 66% 。结合 AAVE 的币价来看,AAVE 最高点在 21 年牛市最高 668 刀,最低点为 49 刀。从盈利亏损可以明显的推测出,大部分的筹码已经充分换手。

2)HoldDay 代表地址持有的时长,其中位数为 287 天,大约 9 个多月。这说明一半以上的持仓大户是今年刚买入的。而另外一半是 24 年之前的。只有 25% 的持仓大户持有超过 647 天,也就是 1 年以上。最大的持币地址 1342 天。

3)TransactionsPerDay (TPD)是指地址的平均每日的转账次数,用来来衡量钱包在链上活跃度的指标,并能从侧面来判断持币者是长线还是短线操作。从数据来看,AAVE 的持币大户 TPD 的中位数为 0.048 次,即月平均是 1 ~ 2 次,这主要反应出持有 AAVE 的大户基本很少做频繁的交易。这跟现在链上冲土狗和 MeMe 完全不是一波人。

4)从 addressAge 来看,我们可以发现,中位数的钱包时间为 654 天,超过四分之三的钱包已经有 1147 天以上。这表明大部分钱包并非新生成地址,已经存在一段时间。

综合来看,AAVE 的持币大户的钱包大部分是处于 9 月以上的钱包,并且每日转账数量并不活跃,并非是频繁交易者。大部分处于盈利状态,但是整体的 盈利并不高。从盈亏情况来看,大部分持仓大户并不是 21 年牛市的那一批,中间的大部分筹码已经充分换手。

链上数据透视:AAVE发展现状如何?

进一步研究持仓大户的成本。上图是持币大户的成本,以及持有量的关系图。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直观的看到

1)大部分大户的平均持有成本集中在 85 和 150 刀之间,特别是 100 刀左右集中度最高。这个价格也是最近的震荡区间。我们可以看到 85 ~ 100 刀之间,各层级持仓的都有,有 6 K 左右的持仓,也有 20 k、 35 K 持仓量的。

2)有一批断层的成本区间,价格在 200 ~ 200 之间。AAVE 从 22 年 4 月以后,价格一直在 200 以下,说明这部分持仓大户是很早已经就持有不动的。可以看到这部分整体的筹码比较少,最大的一个大户持有 20 K 左右,大部分都持有 10 K 以下。

3)还有一批持仓成本在 70 刀以下的,按照现在的价格已经有翻倍的收益,但是整体占比也比较小。

5 最近 60 天增持大户分析

说明:增持大户是指在新增购买的大户,它可能与持仓大户重叠。比如某个地址,又是 Top 100 的个人持仓大户,又是增持。如果这个地址持仓 50 K,最近这段时间内购买了 2 K,在这里分析的时候,只采用 2 k。

5.1 增持数量分布情况

链上数据透视:AAVE发展现状如何?

上图为近 60 天增持大户的增持情况。最大的增持量是在 0 K~ 1 K,大约在 14 万美金左右,一共有 23 个地址。其次数量为 1 K~ 2 K 的增持大户一共有 15 个。其次在 2 K~ 12 K 之间,各分布着不同的增持地址数量。但是到了 14 K 以上,就比较少了,各类的增持只有 1 位。

最大地址增持在 26 K 左右,价值约 400 万美金。

5.2 增持地址基本情况

链上数据透视:AAVE发展现状如何?

1)地址持有时长分析:

addressAge 列的中位数为 281.5 天,大约为 9 个月。这表明超过一半的持仓大户在过去不到一年的时间内生成地址。并且有 25% 的增持者年龄是 42 天之后。拿它跟大户持仓者对比,发现地址年龄要明显低于大户持仓者(中位数为 654 天),这说明最近的增持者是新进的一批买入者、

2)每日转账次数 (TransactionsPerDay, TPD) 分析:

transactionPerDay 的中位数为 0.0731 次 / 天,即每月大约有 2 笔交易。这表明持有 AAVE 的大户们交易频率较低,并不频繁参与链上的活动,更多的是长期持有。这与当前一些高频短线交易的投资者有很大不同,进一步说明大多数持币者采取了较为保守的操作策略。

3)TokenNum

地址的持有 Token 数量,可以从一个角度来衡量该地址的投资风格。如果数量比较多,那往往是广撒网的地址。而 Token 数量比较少,往往是喜欢重仓买入看好币的投资习惯。AAVE 增持者的平均持有币的数量的中位数为 4 个,因为这里的统计包括 AAVE 本身,说明 50% 的增持者是持有其它币少于 3 个的。其中 25% 的地址值持有 AAVE 一个币种。

5.3 增持者的总资产情况

链上数据透视:AAVE发展现状如何?

增持者地址的总资产情况,可以衡量地址的资金实力,并在一定程度可以衡量这些增持者未来继续买入的潜在实力。从数据来看,资产在 0 ~ 500 K, 500 K~ 1 M, 1 M~ 1.5 M, 1.5 M~ 2 M 的地址分布有 26、 10、 8、 9 个。这说明 AAVE 的增持者是资金量比较大的地址。资金地址最大的是 20.5 M 的地址。

5.4 增持者持仓图谱

链上数据透视:AAVE发展现状如何?

这张图可以清晰的看到,AAVE 的增持者最大的持仓是 AAVE,这当然是非常自然的答案。第二第三位分别是 ETH 和 USDT。另外的持币分布为 ONDO、USDC、UNI、FET、LINK、PENDLE、ETH、stETH、aETHAAVE、USDT。从图谱来看,增持者是比较喜欢传统的项目,而不是最新的热点和叙事。

Nirvana Finance重启:史上首个因智能合约攻击被定罪的黑客是如何被捕的

作者:@Web3Mario

摘要

上周真是大事不少,美联储相对激进降息50个BP,连带着日本央行按兵不动,这基本也就预示了至少在未来几周内不会有过度利空的信息出现,相关分析的文章已经有不少了,在这里就不再赘述了,在这个过程中大家只要关注两个逻辑,就可以相对容易的把握风险,其一是就业市场是否如期恢复,其二是通胀重燃风险。除此之外,倒是有一条快讯吸引笔者的注意,就是Solana上的一个算稳项目Nirvana Finance宣布重启V2,这个项目在2022年7月被黑客攻击350余万美金后宣布中止,我记得之前有了解过攻击该项目的黑客被定罪,而最近能够重启也就意味着相关司法机构应该已经完成了对被盗资金的移转,这就意味着整个事件应该可以被定义为美国首个因智能合约攻击而被定罪的案件,这对于海洋法系来说具有标志性意义,至此之后类似案件的处理流程应该会得到显著提升。因此周末花了一些事件来详细整理了这个案件的始末,与诸君分享。 

Nirvana Finance被闪电贷攻击的背景 

不知道有多少小伙伴了解这个项目,在这里先简单描述一下整个事件的背景信息。首先Nirvana Finance是Solana上的一个算法稳定币项目,在这里就不展开讲了。这个项目在2022年年初启动,并且在2022年7月28日被黑客攻击,并盗走了协议中稳定币NIRV的所有抵押品,大概350万美金。具体攻击的细节也很有趣,由于该项目的合约并没有开源,而黑客仍然可以借助Solend的闪电贷功能获利,当时也一度当其团队面对了不少关于监守自盗的指控。

Nirvana Finance重启:史上首个因智能合约攻击被定罪的黑客是如何被捕的

除此之外,该项目在被盗之前,宣称其经过据其完成了“自动化审计”,但是事实上这并没有其效果。联创Alex Hoffman在之后接收Cointelegraoh的采访中描述,就在攻击发生的当周,团队本来已经开始了审计工作。据他介绍,事实上他在开发之初并没有料想到Nirvana Finance可以获得如此大的关注,直到引起了几家中国新闻媒体的关注,导致TVL大幅飙升。这当然也能理解,彼时正式luna如日中天的时期,算法稳定币赛道自然收到了广泛关注。在获得了启动的成功后,当时Solana的首席执行官Anatoly Yakovenko也亲自敦促他进行智能合约审计,并且尝试将它在审计公司的排期中向前推进。 

而在抵押品被盗后,该项目就陷入了停滞,但是其Discord社区倒一直有官方人员维护。而在这个过程中,社区一直保持了对被盗资金的监控,但是由于黑客最终选择了tornado与门罗币等手段进行了隔离,追讨事实上并没有什么收获。事情在2023年12月14日迎来了转机,一名叫做Shakeeb Ahmed的曾在亚马逊工作过的高级软件安全工程师,在纽约南区法院承认了一项与 Nirvana Finance 和一家未具名的去中心化加密货币交易所遭到黑客攻击有关的计算机欺诈指控。美国检察官办公室也表示,这是有史以来第一起因黑客攻击智能合约而被定罪的案件。

Nirvana Finance重启:史上首个因智能合约攻击被定罪的黑客是如何被捕的

当然该创始人在项目被攻击后并没有停下脚步,转而开发了其他的项目,superposition finance和concordia systems。这也是保持一定匿名性的好处,至少Fud不会被转移。而后该案件在2024年4月15日迎来了宣判,Shakeeb Ahmed因入侵和诈骗两家加密货币交易所而被判处三年监禁。而后在6月6日,被盗资金被转移回团队制定账户,至此意味着该项目被盗资金被正式追回。 

Nirvana Finance重启:史上首个因智能合约攻击被定罪的黑客是如何被捕的

事实上整个案件的源头应该是Crema Finance,而Nirvana Finance是在黑客被捕捉后被主动交代出来从而锁定的 

事实上,这位时年34岁的软件安全工程时,在攻击时是一家国际科技公司的高级安全工程师,专门从事智能合约和区块链审计。并且精通软件反向工程,这就解释了Nirvana为什么在未开源时就会被攻击,所谓反向工程,就是利用一些反编译软件,将一些被编译过的用于执行码反向生成回编译前的高级语言,从而时人类可读。虽然对应合约并没有开源,但事实上智能合约的所有编译码都储存在链上,精通此技术的开发人员倒也是可以轻松获得。

而据后来美国司法部公开的文件中显示,整个案件的源头是一个2022年7月被攻击并损失了月900万美金的去中心化交易所,通过比对判断应该是Crema Finance,2022年7月4日,Shakeeb Ahmed也是通过闪电贷攻击了该平台,并且提出了250万美金的“白帽赏金”以赎回其他用户资产并放弃对黑客的追诉,并且最终Crema Finance 宣布同意接受约 168 万美元的“白帽赏金”。

而在文件中描述,Nirvana Finance是在黑客被捕捉后被主动交代出来从而锁定的,关于Shakeeb Ahmed的定罪证据中,除了对其个人电脑中网页的浏览记录进行回赎,找到了一些相关内容之外,也描述了他在发起这些攻击后,用了很多手段,包括一些混币协议、Tornado和门罗币等进行混淆。那么这就产生一个有趣的问题,Shakeeb Ahmed究竟做了什么事情,导致他最终被捕呢? 

答案可能有两种。首先根据攻击发生时 SolanaFM 的分析发现,攻击者要么与火币交易所地址进行交互,要么与与火币相关联的嵌套交易所地址进行交互。因为攻击地址的初始资金来源于此。其次是对于Tornado Cash的使用失误,由于Tornado Cash对于资金的混淆能力与其存入资金并持续的时间有关,只有存入足够长的时间,并且在此期间有较多的赎回交易发生,被混淆的程度才会提升。而在攻击发生后的不久,Ahmed将资金存入Tornado后很短时间内,就有赎回交易发生,而且被赎回的资金最终进入了中心化交易所Gemini。而这似乎预示着司法机关是通过与上述两个中心化交易所进行合作,从而定位Shakeeb Ahmed并最终将其在纽约抓获。 

不管怎么说,被盗资金追回是一件好事情,而这也反映两个问题,首先对于DApp开发者来说,资金安全都是必须要着重考虑的维度。其次此类案件至此有了处理参照的蓝本,对于相关行为应该也会有一定的震慑性作用。

金融战转折:从利率战到舆论战

原创:刘教链

隔夜BTC迅速向64k也就是30周均线之关键阻力位迫近。上周的大事莫过于美联储意外大幅降息,以及咱们央行意外没有降息了。周五教链解剖了一些人唱衰rmb的错误论调,并指出美降我不降会有利于引导滞留海外的美元回流国内:

作为外贸大国,企业汇入usd,会形成外储,央妈对等在境内发行rmb,给到企业,这就是结汇。如果企业都贪usd的高息,放慢结汇,那么国内本该发行出来的rmb就少了。」……「现在美联储开始利率正常化了。利差收窄,滞留海外的资本就要陆续回流了。」「usd一回流结汇,央妈就会对等对内发行rmb,国内的流动性就充沛起来了。大家就会感到不缺钱了,日子就会好过起来。

在金融战进行到美联储先投降开启降息的关键转折阶段,某些财经博主迫不及待地罔顾事实,高唱rmb会对usd继续走弱,又或者批评央行此举,乃是出于保银行的“私心”,而不顾及外贸企业、房奴们的利益。真是天大的笑话。外贸企业老老实实做生意,就应该按时正常结汇,拿赚到的外汇去美元资产里面钱生钱,就是搞投机,那叫“不务正业”。搞投机就要自负其责、愿赌服输,这是基本的伦理,有什么资格抱怨?

这就是金融战的转折点和新阶段。当老美有实力干你(比如疯狂加息)的时候,它懒得和你逼逼。只有当它实力不济(比如不得不降息)的时候,它就会开始大搞舆论战、心理战。

所以昨晚教链旗帜鲜明地指出,金融战已经转入新阶段,「大炮不行,嘴炮来补,大搞舆论战」。

不信就骑驴看唱本——走着瞧吧!在美联储降息通道运行期间,一定会不断在舆论战场上折腾出不少幺蛾子,策动大量套着财经大咖、经济达人、高端金融从业人士等闪得人眼睛都睁不开的头衔和名号的、实则不知李逵还是李鬼的各色人物出来,公开场合和央行的政策唱反调,试图鼓动不明真相的、利益受损的群众,比如炒股套牢的股民、房子跌价的房奴、企业破产的老板等等,引导他们把自身经受的苦痛,怪到国家和政策上去,而不是怪到自己的投机行为和大加杠杆上面去。

教链也有股票套牢,也有房子浮亏,也真切感受过企业破产清算的一地鸡毛,但是,教链不会去抱怨环境,那没有任何屁用。懦夫才会抱怨环境,巨婴总是怪罪他人,只有强者敢于承担后果,改变自我,寻求突破。

缺乏这种自我负责、愿赌服输的实力和心态的人,本质上是不适合进入加密行业的。因为在这里,没有任何“妈”,可以在你想哭的时候奶你。这里遵循丛林法则,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里遵从奥地利学派的最佳指导:在杠杆出清的阶段,最佳的办法就是自由放任,自生自灭,应死尽死,死了活该。

正如教链在昨天三季度私董会(闭门会)上即兴发言中所讲的,内因决定外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无论外部环境是好还是差,关键的分野还在于你本身的实力和内心的意志力是否足够强大。

你足够强大,遇到坏事也能变成好事。越大的坏事,一旦转变,反而会变成越大的好事。你不够强大,就算是好事送上门,可能也会变成坏事。越大的好事砸过来,反而会变成越大的坏事。

* * * 

周日(9月22日)下午,教链参加三季度私董会并作了2个小时的即兴发言。发言要点简要回忆列出如下:

* 回顾今年以来加密市场发展态势,重点是从6月份年中私董会到9月份三季度私董会期间,也就是三季度的一些关键变化 —— 呼应2023年12月年终报告中的前瞻:

1、经济数据变差+美股崩溃逼迫美联储降息(验证:就业触发衰退预警;美股接连闪崩;美联储9月降息)。

2、年初ETF通过(已验)、BTC冲到前高(已验)之后关注三大风险:一、过度兴奋后的回调(验证:3月迄今震荡回落洗盘);二、灰犀牛,Mt.Gox和FTX等的清算抛压(验证:三季度德府清盘,Mt.Gox完成清算,FTX正在清算);三、黑天鹅,美衰退,美股崩盘(验证:小幅闪崩,暂未发生黑天鹅)。

3、“以太坊转PoS之后未遭市场认可”,“通过减少使用量来降低gas……反而会导致本该ETH捕获的价值流失到二层……”。(验证:ETH/BTC一路走弱,二层扩容遭遇争议)

4、BTC生态,铭文遭遇质疑,不如搞一条原链之外的L2,专门用于发币炒铭文。(验证:出现了FB链,虽然是侧链不是L2)

5、“收割集团可能就要更加撕裂,内斗会更加白热化。”(验证:特朗普遇刺事件)

* 2024年创新乏陈,加密行业只有两条线:大机构在搞ETF;小散户在炒模因币。

* 不懂不投。只为一个“懂”字,多少努力无人知!……为什么IT技术从业者、金融专业人士反而会更容易怀疑BTC?……比特币的来龙去脉,前世今生,密码朋克宣言,Wei Dai、Nick Szabo、Patoshi和中本聪的大公无私…… 历史几条脉络交汇时刻,比特币诞生的历史必然性……

* 从IMF、巴塞尔协定说到布雷顿森林体系和二战后全球金融新秩序。美联储资产负债表。黄金。罗斯福新政。尼克松冲击。

* 解析BTC周期。两周期大箱体论。注意贝莱德今年的布局,ETF,期权。BTC发展大阶段论,为何现在是SoV阶段不能跨越。萨尔瓦多的验证。

* 宏观周期思考。美联储的动作,央妈的对策。利率博弈。美衰退与否。康波周期。中美博弈的大背景。中债美债的结构性差异和解决路径的区别。金融战的转折。等。强调三点:

1、变量与不变量。

2、内因与外因。

3、不要交易宏观因子。

* 前瞻四季度三大变量:一、美国大选结果;二、美国经济衰退风险;三、美联储停止QT。